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推荐报道: 博导们的“黑五月”

已有 4322 次阅读 2009-6-10 16:53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博导们, “黑五月”

推荐报道: 博导们的“黑五月”

  □

  黄安年推荐张梦薇 金辉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610日发布

  

:52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张梦薇编辑来电话采访有关博士论文答辩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在她们的报道中将引用我的见解。62,张梦薇编辑传来发表在院报上的文字稿,69日收到院报。现发布在我的博客上,下面是文字稿内容。附影印照片2幅。

 

  *********************************************8

  博导们的“黑五月”

  本报记者 张梦薇 金辉

  

对于每一个设有硕士、博士点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而言,进入五月份就意味着忙碌的开始。依惯例,这段时间是论文答辩的密集期。学生们忙于答辩的“冲刺”准备,紧张程度自不待言。而博导似乎比学生们更加忙碌,除了指导学生参加答辩外,他们还要兼任各个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负责评审论文。有博导感叹,每年的这个时间自己都异常繁忙,难以安心教学与科研,“这是个黑色的五月啊”。一场博士生答辩会,往往要经过审读论文、现场提问、答辩决议等多个步骤。且生论文大都在十万字以上,不经过仔细研读,很难切中要害和给出中肯评价。每位博导要参加的论文答辩会远不止一场,有的要参加十多场,一个月下来,要审阅上百万字的论文。因此,有学者称这段时间为“农忙”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博导和高校行政部门都会形成共识:自觉将时间表错开,专门为博士论文答辩留出档期。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昌乐教授五月上旬就进入了“把关人”的角色,接受采访时,他正在参加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蔡曙山今年参加了4场博士论文答辩会,因为太忙没有时间,此前,他已拒绝了一些外地的博士论文答辩邀请。

  显而易见,答辩学生数量众多,是五六月份博导忙碌的直接原因。在时间有限,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变的情况下,一场答辩会博士生数量越多,答辩委员留给每位博士生的时间就越少,答辩走过场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一些毕业生较少的院系,五位答辩委员同时面对一、二篇博士论文,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更为从容,更有可能抓住论文的要害问题。

  另外,即便减少一场答辩的博士生数量,但是如果参加答辩的学生总数不变,博导们的忙碌程度也不会降低。五月份以来,周昌乐教授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评审了8篇博士论文,平均每天大约看4万字,这还不包括他自己门下要参加答辩的5位博士生以及部分硕士生的毕业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认为,仔细评阅一篇10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大概需要一个星期,三四篇则需要近一个月。他说,同行专家对论文质量的判别能力和对论文的熟悉程度有关,若时间紧论文多,就只能加快阅读速度。这样一来,评议专家大多只能读下论文的开头和结尾,再看看中间结构,成为“从理论到理论”的评审,必然对评审的一些论文了解不够。黄安年的看法,部分地得到了其他受访学者的印证。

 

(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62日第一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37448.html

上一篇:张大千作品欣赏(二)
下一篇:破浪前进航行在黄海
收藏 IP: .*| 热度|

1 向峥嵘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