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实、评说、缅怀与祭奠----读黄安年教授的《道钉》系列【《进入公众视野的道钉》(2017)】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10月25日发布(第22822篇)
8月5日-9月16日,笔者在纸媒报刊上发表的个人文章总共364次篇(GWH101-464,截止2008年),陆续发布在个人博客上。“次篇”表明某篇文章有可能在不同纸媒被发表或转载。个人在纸媒图书上文章目录78种(GWH001-GWH078)中的近百次篇未计在内。部分个人报道和论文打印稿、纸媒对笔者的书评和报道、个人译校文章也未计算在内。此前2019年1月6日-4月2日笔者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US001-US538号)。4月5日-5月28日发布个人论著收藏图书书目(GH001-GH041)、《黄安年文存选》目录。
为保障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的完整性,便于自己和读者查找,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改革开放以来在纸媒报刊的个别文章暂不发布。个人藏书书目工作自今年初以来已经整整八个月多了。书目力求穷搜,目录检索是我国固有的学术传统,也是学术传承和历史记载的必要平台,个人藏书目录的完善将为集成为一个微“数据库”创造条件。
9月16日开始发布纸媒评论个人论著文章(GWH501起编号)、|个人部分论文稿(GWH601起编号)、个人撰写的部分报道(GWH701起编号)、发表的个人译文(GWH801起编号)、发表的个人校文(GWH901起编号)
这里发布的是陈李沣撰写的“史实、评说、缅怀与祭奠----读黄安年教授的《道钉》系列”,载《进入公众视野的道钉—从沉默的道钉到沉默道钉的足迹》2017年华艺出版社,第71-77页,收入黄安年文存2017年卷。
照片11张,拍自“史实、评说、缅怀与祭奠----读黄安年教授的《道钉》系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史实、评说、缅怀与祭奠
-----读黄安年教授的《道钉》系列
李 沣
150年前,成千上万的珠江三角洲农民远涉重洋,历经风险,九死一生,到了万里之外的美洲,成了北美太平洋铁路建设的主力军。当连接美国东西部太平洋铁路开通,美国的西进运动和工业现代化突飞猛进时,太平洋铁路的开路、铺轨者,推进美国现代化和大国崛起的这些先行者,却被种族岐视传统下的市场竞争挤压排斥,在社会底层受尽经济、种族和文化的折磨、岐视、丑化、盘剥乃至政治的迫害,有些人艰难地活了下来,但也有很多人孤独、悲惨地客死他乡。对世界近代化进程中中美关系的这段历史,拟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这段插曲,后人,尤其是史学家,不能无视,更不能让岁月抹去记忆。在众多太平洋铁路华工史的寻觅、整理、研究中,黄安年教授的《沉默的道钉》(2006年版,中、英文版)、《道钉不再沉默》(2010年版)、《道钉不再沉默》(2014年繁体增订版)和《沉默道钉的足迹》可以说是对建设北美铁路华工史研究的最新、也最为全面的鼎力之作
一、 本书是对北美铁路华工史研究成果的汇总、提炼和升华。
对修建北美铁路华工的史实、评说、缅怀和祭奠,民间一直不断地、零零碎碎地进行着。近些年来有些学者也推出了些很有价值的研究论著,如在本书“华工著作”一节所列。但把目前所知的最为重要的涉及修建太平洋铁路华工的历史文献、学术专著、华工文书等,一一列出,并对有关资料的内容要点,做了简要介绍者;把大量有关华工的官方文书、方志族谱、回忆口述、绘画照片等原始资料,编成索引注释者;对北美铁路华工历史资料的汇总、提炼的集大成者,目前来看,恐怕非黄安年本书莫属。这本书可以说是华工史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它不仅囊括了目前民间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是他的《道钉》系列的概括、提炼和升华。
在前两书弄清史实和是非的基础上,我觉得本书的视野更为深远、胸怀更宽阔。举例来说,书中有这么两段话:
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航空、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迎来了高速铁路时代,“如今中国成了引领世界高速铁路时代的火车头,当年华工修筑近代铁路的经历显然给这一发展潮流的中国因素和作用做了最好的注脚。150年前华工能够做到的,今天发扬道钉精神的华人,相信会做的更好。”
这一观点内涵着对中华精神的深情缅怀和乐观展望。如果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的高铁由中国修建成功,华人修建美国铁路的这个题目的今昔对比,是对人类在发展、文明在前进、中国在崛起的最生动有力的证明。
“从历史长河看,中美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互惠、友好和交融,而不是排斥、对立、敌视和孤立。”
在中美关系处于非常时期的眼下,这一论点尽管非常脆弱,但从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人类文明进程大势看,这仍是个值得关注,甚至于应持积极、乐观态度去面对的问题。
华工在美国的劳工历史上,确实遭遇过被岐视甚至于被迫害的悲惨境地。《沉默的道钉》和《道钉不再沉默》两书对此已经做过全面的考证和论述。但书中也列出了太平洋铁路的巨头、学界、国会及政治家对华工的客观评价。如:
“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被称为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的忠诚和勤劳。”(太平洋铁路 四巨头之一的克劳克语)
“中央太平洋铁路工程告成后,铁路公司没有做任何事情来庇护曾经为他们出力的中国人。”“美国对华人的历史,是美国人不能引以为荣的事情。”(莎白拉•勃莱克:《美国劳工与中国移民》)
“本委员会听到这些证词后,认为可以这样说,加利福尼亚和太平洋沿岸的资源,曾经由于得到中国人民的廉价劳动力,而获致比没有这一因素更为迅速的发展。”(1877年国会两院的调查报告)
“在努力执行排除华工的政策时,我们国家过去对中国非常不公平。而且已经做错了事。” 并要求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废除了排华令。(1905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致国会咨文)
“通过废除排华法,我们就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错误。” (1943年10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现任总统奥巴马在提到亚裔对美国的贡献时也提到了“越过悬崖峭壁,铺设枕木构筑横贯美国本土大铁路的中国劳工”,并说:“你们在美国走过的历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一定经常得到应有的承认,许多美国亚裔和太平洋诸岛原住民都了解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极大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
在铁路华工问题上的美国态度和美国政策,表明了美国资本主义由野蛮到文明的发展历程,早期的排华和贩卖黑人奴隶、种族歧视一样,体现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醒和野蛮。但上述的美国言论表明,总体上说,美国已经由野蛮走向了文明。
综观今日世界,美中已是引领世界的最大经济体,两国经济的交流和融合,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赢中发展,成为互相依赖、互相支撑的经济伙伴,这已是不以政治家个人意志转移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在此历史背景和现实关系面前,强调“中美关系主流是合作、互惠、友好和交融”,既是客观的判断,也是善意的期盼,是对中美关系发展的一种冷静和宽容。
二、 图文并茂,彰显本书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厚和形式的精美。
在人心浮躁、金钱至上、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网络信息爆炸式传播的今天,如何让严肃、正规的历史书更吸引读者,能让更多的人阅读,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本书的创新之处就是多处用今昔的影像对比,来述说历史,述说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历史。有意识地、系统地用今昔影像对比的方法来述说历史,是历史影像研究爱好者李炬先生的创意、追求。这种表现历史的方法,比在图书馆里查阅文献资料要复杂、困难、艰险的多,但这种方法对表述某些历史问题,却具有惊人的视觉效果和独一无二的表现功能。李炬先生编辑的“开路先锋“这一章的很多场景,阅后让人浮想联翩,心灵震憾,同一场景150年,记载着一代人对大自然的征战。
1、布鲁诺深槽
布鲁诺深槽的三组照片,让我们想到当年像蚂蚁啃骨头似的华工们用铁锹辟山。我们不知道那些留着辨子的华工来自哪个村庄,他们魂归何方?但深槽入口处的那块异国石碑上的文字,仍给后人精神上以巨大安慰,碑文为:
“这项艰巨的工程由一群勤勉耐劳的华工完成,他们用凿子、铁锹和黑炸药,一寸一寸地挖开┄┄,布鲁诺深槽被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唐纳关“中国墙”
本书《唐纳关》这一节,选了十几组珍贵的对比照片,今昔唐纳关,在人工改造和大自然的蕴育下,昔也壮观,今更灿烂,那堵“中国墙”,是血汗的凝聚,力量的象征;那乱石穿空的隧道象地狱,那黑洞洞的隧道入口象地狱之门,开凿隧道的3000多华工就象鼹鼠一样日以继业地在黑暗的隧道里工作,因为当时华工地位“卑贱”也无安全生产之管理, 因此很多华工死于非命,“发现在铁道工程在凿山洞时,每天有二、三十人伤亡。”(黄安年:《道钉不再沉默》第131页,华艺学术出版社2014年版。)
“B71 唐纳关8号隧道东口外送水的华工形象,是当年摄影师哈特留下的仅有的几张华工特写照片,拍摄于1867年夏季。据记载,来自广东五邑地区的华工们组成一个个班组,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自己作饭和供水,当时他们用开水泡荼喝,很少生病。而爱尔兰劳工喝凉水和威士忌,有了戏称太平洋铁路是用荼和威士忌造就的。”不仅如此,挑水工身后的山上有一棵孤松。李炬先生将这棵孤松的今昔照片(B73)做了特写对比,然后说:“150年来这棵松树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见证了多少华工英勇顽强的形象。150年后这棵松树好像是低下头向沉默的道钉们致敬。”照片是场景的真实写照,内涵着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所以你怎么观看、理解、想象,都不能复原当时的全部内容。这是历史影相比较法的特殊魅力,也是文本历史无法企及之处。
3、瞭望家园的印地安人
在诸多生动的帕里塞兹峡谷的今昔对比照片中,B174特别有震憾力。李先生如是说:“高山峡谷里,一条铁路与清澈的溪流并行,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印第安人正在俯视着不再安宁的山河,不再属于自己的家园。”夸张一点说,这张照片能引申出一大本书。这里原本是印第安人千百年来捕鱼狩猎的生命场,一条铁路的贯通,工业化、城市化的跟进,这里迅及改变了模样,不再属于印第安人的天下,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印第安人走向了何方?他们还有未来吗?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美国印第安人整部历史。所以李先生说这张“照片非常具有震憾力,内涵极其丰富。”
综上所述,今昔影像对比的历史叙事,是史学研究和史学论述的一个崭新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方法,是本书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档案查寻和野外寻觅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今昔影像比较的历史叙事法,对表现一些特殊的历史领域,例如中国知青史、“三农”史、“文革”史,用这种方法能取得独一无二的功效,因此这种方法应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分支,应该有组织的去开发利用。
三、 本书为北美铁路华工史研究的深化做了全面的和可操作性的规划
150年前的广东华人远涉重洋,与美国人一起修铁路,然后淘金开发西部,成为美国早期历史的重要书写者,和中美关系、东西方交流融合的奠基人。因此对北美铁路华工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实际情况如作者所言:“总体说来,中国大陆的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滞后于美国,基本上处于分散性的个别研究上。”本人对这方面的情况虽然不了解,但从书中看到,美国顶尖学府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有北美铁路华工研究的立项,恐怕中国的高等学府至今还没有这种立项。这就必然使这一课题的研究处于分散的、无组织状态,民间研究尽管热火朝天,但没有权威的学术团体主导,形不成合力,就必然影响研究的深化和科学化。
对北美铁路华工历史研究的课题和方法,作者在本书中作了系统地阐述和说明,如书中说的:“深度研究的难点不仅在于需要继续发掘现有图书馆或民间收藏的文献资料及遗物,而且还包括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如华工陆续到美国加州的完整资料;华工参加太平洋铁路建设和艰苦生活的系统数据;华工在建成太平洋铁路后的去向如何?华工建成设北美铁路死亡人数的确认,他们的遗骨都在何处的权威统计资料;中国北美铁路华工的遗物数据系统收集等等。”
这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由于事件发生在美国,由于华工的身份地位处于当时美国社会的底层,有关华工的文字资料确实很少,因此这项研究“需要中美学者之间、学术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及大批志愿者之间的有效合作。”而这种跨国性的学府、民间的合作,更需要权威部门的牵头和协调。令人欣慰的是如书中说的:“广东省启动了多卷本的首部《广东华侨史》编修工程,其中就包含了北美铁路华工的项目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先后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等学术机构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如果广东的这项工程和中美学府的合作协议,能够付诸行动,那是再理想不过了。但无论哪个学府和学者在统筹领导这个项目研究,黄教授在本书中提供的设想、思路和各种文字照片资料及其原始出处,都是这项研究的雄厚基础和最有利条件。
四, 在北美铁路华工史研究的这项工程中,民间史家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在本书《序》中强调,开展美国铁路华工的基础性研究难度很大,要有顶层设计,立项、资金和人力要到位,更需潜心治学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些年铁路华工史的研究,其主力军可以说是民间力量,像黄安年教授的《道钉》系列,并不是北京师大的研究立项,而纯粹是退休学人自己的道义追求和无私奉献。本书另一位作者李炬先生,虽不是史学队伍里的成员,但参预书写的部分,依然光彩夺目。因此,对华工史的研究,我们期待有顶层设计,期待项目、资金和人力的落实,但更期待出现更多像本书二位作者一样的民间学者。
关于历史科学的研究,著名旅美学者张光直先生有一个惊人论断,他说:“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代社会,并没有什么本行和外行之分。任何工具都可以拿来利用。目的是把可以利用的事实以及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能挤出来的信息都挤出来。如书中说的,要充分利用文献、报刊、家谱、方志、文物、照片、口述、传承、绘画、影像等等工具,把里面“能挤出来的信息都挤出来。”而这项工作单靠专业学者是无论如何也能以做好的,因为专业学者有专业的局限,必须调动民间的力量。
北美铁路华工史,在学院派的大历史、大叙述那里,是个偏题和局部,很难引起足够重视;北美铁路华工史,不仅需要宏观叙事,更需要有血有肉,有活生生的人物,这也是经院学派不善长的短扳。有鉴于此,这项工程应吸引更多民间人士参预。两位作者的这本书就是写照,华工史的研究需要这样的人。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正规的学术研究队伍之外,有一种民间力量破土而出,如张承志先生说的:“他们或身在文明遗址之外,也并非由于薪俸和职业使然,而是出自天然的气质,从对文明的深爱抵达对于文明的忠诚,出于爱好与天性而导致一种宗教式的、文明之子的发现。”我们当下社会中尽管追逐金钱名利成风,但也确有追求真理和正义,视金钱名利为身外之物的民间人士,很多重要的历史不是学院里的史学家写的,而是学院外或者与历史专业不相干的民间人士写的。如叶永烈的政治人物史,岳南的《南渡北归》等。希望在本书的启发、激励下,在北美铁路华工史的研究队伍中出现更多的叶永烈、岳南、黄安年、李炬式的人物。
(李沣,1958年入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9年退休。大校军衔、教授。本文提交11月29日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沉默道钉的足迹》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1月28日首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quickforward=1&id=939351。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同步联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