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幼儿教育重要的是适应幼儿特点,因材施教

已有 3002 次阅读 2018-7-21 07:07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因材施教

 

幼儿教育重要的是适应幼儿特点,因材施教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8721发布(第19749篇)

  不管哪个阶段的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和那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循序前进,又都需要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标准来限制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的个性发展,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我国过往传统的私塾教育是不分幼儿教育和小学阶段的,有的孩子根本没有上幼儿园照样进了小学。在美国并没有实行幼儿教育国家化,即由国家包办幼儿教育,更没有教育管理部门在幼儿阶段给孩子们什么课能上、什么课不能上的中央规定。在我国近几年在师资、教材条件缺乏足够准备的情况下鼓励全民幼儿教育尤其时公办幼儿教育,于是带来了一哄而上和幼儿教育失范等发展中问题。仅仅靠教育部一纸行政命令防止幼儿教育阶段“小学化”,解决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问题。更何况时下国务院不断出台减少中央行政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怎么连幼儿园上什么课也要由教育部来规定呢,设想这样的教育部能够办好大事、要事吗,能够减少人员编制吗?能够不犯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吗?

近来,我们注意到“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小学化专项工作治理通知要求,坚决治理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同时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包括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笔者以为如果适合幼儿特点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内容有何不可?我们无需禁止或者限制。笔者主张教育主管部门将精力集中在组织力量尽快编写出一套适合婴幼儿特点的相关教材来,不是更号吗?在条件不成熟时一下子要求全部公立幼儿教育不准开什么课用什么教材,,却又编写不出婴幼儿教材来,怪谁呢?如果有孩子智力不错,小学老师教学时发现有些幼儿们已经知晓了,难道还责怪孩子水平太高不成?

 

*********************

拔苗助长该歇歇了 教育部:这些课程幼儿园不能教!

2018-07-20 19:12:0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19 题:拔苗助长该歇歇了 教育部:这些课程幼儿园不能教!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杨思琪、唐弢

  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幼儿园教育呈现出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包括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等。

  幼儿园就要掌握硬性知识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的一家幼儿园门口,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为暑期给孩子报什么补习班相互交流着。

  假期伊始,不仅幼儿园的补课班火爆,幼儿园的课程也发生了变化。家住杭州市滨江区的章女士给记者出示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教学安排表,小班教学活动表里有英语,中班和大班学科计划里包含英语、拼音和数学。

  中班每天都有早读,老师会在早读上检查拼音和珠算,答不出来或答错会被批评。章女士说,背诵10以内加减法、整体认读音节、能用英语问候交流,都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必须掌握的硬性知识

  一名受访教育人士介绍,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采取小学授课方式组织儿童活动、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两方面。例如,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图画很少……此外,一些幼儿园还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

  一些家长反映,不少民办幼儿园还在幼小衔接上大做文章,推出各类培训课程,助推了竞争氛围。各种辅导班、特长班乃至神童班也纷纷涌现。

  此次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小学化专项工作治理通知要求,坚决治理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以及社会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同时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包括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

  小学教材与幼儿园教育存代沟

  针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有网友认为,幼儿园拔苗助长的问题在于小学,一些小学的一年级将拼音一带而过,如果幼儿园不教,孩子根本跟不上。有的孩子6岁要上小学了,结果小学老师说孩子水平不够,被退回来上幼小衔接班。

  面对小学择校压力,孩子进入幼儿园大班之后,家长就做起打算;一方面依赖幼儿园加强识字、拼音、计算的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自己买来各类幼小衔接课本在家教孩子,恶补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河南省一名家长说,当地有一所小学,入学前必须考试,低于95分都不要。

  从根本上讲,这是幼升小压力传导所致。为了上好的小学,家长不得不如此;而为了迎合家长需求,幼儿园也不得不如此。在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看来,家长要成效、学校要绩效,再加上社会培训机构的涌入,合力绑架了正值幼年的孩子。

  同时,不少家长认为当前的幼小教育衔接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推手。上海市一网名为幸运花MG”的家长指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设计存在代沟,小学一年级要求读课文,缺乏从零开始、由浅入深的过程,只能让孩子学前学习,这些教材不是给没有基础的孩子编写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徽认为,幼儿园小学化的深层焦虑源于家长和孩子对升学机制、考试评价体系的不确定、没把握。在幼小衔接阶段,不愿在摇号排位中听天由命的家长,只能让孩子提前学、拼命学。

  受访专家认为,拔苗助长式教育超出了孩子认知、思维、动作发展的同期水平,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给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带来负担和压力。

  让幼儿教育回归快乐本身

  教育部要求,小学应坚持零起点教学,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

  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建立定期督导与报告制度,对办园教学行为不规范、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小学及社会培训机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问题频发、社会反映强烈的,实行年检一票否决制度,并严肃罪责。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韩春红表示,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们不应只关注孩子知识的储备,更应关注孩子内心力量的储备,帮助孩子做好有效的健康心理建设。

  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学前科科长程雪琴认为,以游戏为核心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才能让每个孩子享受到真游戏,提升孩子兴趣,让孩子更愿意主动学习、可持续学习。

编辑: 舒隆焕

http://www.cnr.cn/sxpd/sx/20180720/t20180720_524307436.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25161.html

上一篇:天通苑39楼暖气换管因雨季和水管漏水受阻
下一篇:小议清理200多份名人录邀请信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