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有感于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分组发言一瞥

已有 3043 次阅读 2017-11-22 15:13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感于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分组发言一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1122发布

2017年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1118下午1400—1800,分两组各两场发言、点评、讨论。


按照会议手册,第一组地点:银湖会堂

1400—1600 第二场发言

主持人:刘永良评议人:潘知常

发言人:孟宝跃任晓辉 雷广平 李明新 管恩森 张乃良 朱萍 李晶 向彪 张惠 李奎 刘名扬 何红梅

1600—1610 茶歇

1610—1800 第三场发言

主持人:任少东评议人:陈岗龙

发言人:梅桐生徐乃为 王富鹏 裘新江 赵云芳 张胜利 王金波 任显楷 张同胜 蔡芷瑜 萧凤芝

第二组地点:一层多功能会议室

1400—1600 第四场发言

主持人:邹玉义评议人:刘继保

发言人:韩洪举张志 樊志斌 向前 胡文炜 李祝喜 张麒 顾斌 胡联浩 兰良永 郝新超张桂琴

1600—1610 茶歇

1610—1800 第五场发言

主持人:郑铁生评议人:饶道庆

发言人:胥惠民王祥夫 郑秀琴 轩中午 李永泉 朱志远 崔川荣 周宝东 郭征帆 马经义 朱永奎

笔者主要参加第一组旁听。偶尔到第二组拍照。会议发言踊跃,准备充分,评点到位,时间紧凑。美中不足,跳不出国外“规范模式”弊端,报告人都有机会表达,但难以充分说明白;评议人蜻蜓点水,难以重点突出;争议问题难以会上交锋。笔者今年9月下旬参加纪念杨生茂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天津南开大学)和11月初参加中华美国学会年会暨“从美国华工谈起”学术研讨会(江门五邑大学),均有此感觉,并非此会独有。

此外,在正规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包括公开使用的PPT视频均应被视为可被在公开场合引用的发言,然而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某些学者并不希望自己的学术论文或报告在纸媒或者本人受权发布的网媒上发布前被他人引用。这就造成了如今许多媒体报道或者评论的学术含金量不高,空谈泛论之风盛行。笔者在这里仅仅发布自己所拍的发言程序,不涉及学术评估,请于理解。纸媒具有滞后性,有时差一两个月,热度已过,这一点是无论如何无法与网媒抗衡的,如果刊物的公众号不能十分充分有效及时如实报道,将是一个巨大损失。

笔者是红外线人,博文只代表个人寸见,所拍照片叙述为先,难以面面照顾,敬请原谅。照片27张是笔者随机拍摄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86346.html

上一篇:2017年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一瞥
下一篇:部分女红学研究者合影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