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时空的回响
———纪念150年前美国铁路建设中的华工展开幕
推荐人民政协报记者郭海瑾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年9月11日发布
(按现在推荐发布的是《人民政协报》记者郭海瑾的报道,题为《跨越时空的回响——纪念150年前美国铁路建设中的华工展开幕》《人民政协报》2017-09-11期10版。)*******************8
9月4日是美国劳工节,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北京时间9月5日上午在京举行“跨越时空的回响——纪念150年前美国铁路建设中的华工”展开幕式,遥致为美国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华侨先辈。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多位高校教授及美国铁路华工后裔、积极推进铁路华工宣介的侨领等近百位嘉宾出席开幕式。
移民北美建铁路
19世纪中叶,中国人大量移民北美,为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众多方面提供了劳动力。跨洲太平洋铁路是连结东西部各州、促进美国的统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大铁路,1869年5月10日,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在美国犹他州奥格登的普罗蒙特利合龙,来自中国广东地区的数万名华工,以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与聪明才智,克服极端恶劣地理环境下的多种艰难困苦,逢山开路,砥砺前行,比预定的14年工期提早7年完成,使纽约至旧金山的路程从原先的6个月缩短为7天,他们也因此被誉为“美国开路先锋”。
第一条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的建成,不仅推动了美国交通运输的变革,并且加快了西部社会的经济发展,对于美国加速西部开发并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意义重大,筑成了一条美国走向世界大国之路。然而,当华工以勤劳的汗水乃至宝贵生命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换来的却是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禁止自由移民的《排华法案》,大部分华工因此成为美国经济危机和排华政策的牺牲品,他们的功绩也随之被遗忘、淡化。
拂去历史的尘埃,华工们当年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无法磨灭的贡献得以再次受到关注和尊重。中美两国领导人曾多次公开赞扬他们所作出的巨大贡献。2014年5月9日,美国劳工部举行纪念仪式,正式将曾经参加修筑铁路的1.2万名华工载入荣誉榜,成为他们作为美国建设者的国家记忆。2015年以来,美国华人社会为纪念他们,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界也开展了一些研究项目,有识之士还认为应将这段历史写入教科书,影视界的热心人士正在筹备拍摄相关影视作品。
期望客观、公正地评价铁路华工,官方、民间各界也发出越来越多的声音去纪念这些沉默的“道钉”,这段历史也永远留存在中美历史当中。
展现华工历史功绩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以90余张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沿线新旧照片作为对比,向广大观众介绍世界第一条跨洲铁路的历史与现在。第一部分“漂洋过海异域拼搏”,讲述华人赴美建设铁路的背景;第二部分“艰辛历程竭智尽力”,介绍在缺乏现代化机器的年代,华工如何仅凭人力与简单的工具,开山凿路,攻克了一个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东西两条铁路的会合;第三部分“沉默道钉流传后世”展示社会各界对华工的评价,部分铁路华工及后代,以及世人对铁路华工的纪念与追思。其中不乏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和个人获得的珍贵老照片,以及中外学者研究铁路华工的著作,不仅展现了华工当年修建铁路时的工作场景,让观众感受当年华工们的艰难困苦,领略他们的聪明才智,还展现了中美两国学界对铁路华工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安年从事该领域研究数十年,他高度评价此次展览,在他看来,“这是一次高水平的集中反映华工参与建设美国第一条太平洋铁路,推动美国近代崛起伟大工程的影展。”“高水平”主要表现在:“展览依托的学术含量高、展品具有很高的摄影水准、展出的作品是摄影者多次成果的展示。”他希望通过展览让沉默道钉们作为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最艰巨工程主力的光辉事迹,进入更多的公众视野,让道钉精神深深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同时,还希望组织方不断丰富和充实展品,除了电视电影、雕塑画作,还有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更多反映美国铁路华工的故事,以实际行动迎接2019年5月10日太平洋铁路建成150周年的到来!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在向这些华工先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外,也呼吁各界关注美国铁路华工,关注华侨华人历史。他希望本次展览与此前及今后的一系列活动和作品,成为纪念这些华工的、跨越一个半世纪和中美两国巨大时空的共同回响,更希望这共同的回响,演绎出中美两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的协奏曲。
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7-09-11&verOrder=10&banzi=9&paperType=rmzxb,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