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冯其庸先生庭院中的古梅奇闻

已有 2847 次阅读 2017-2-13 06:44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09)|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冯其庸先生庭院中的古梅奇闻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年2月13日发布


近些年春天每当我们造访冯先生家,在庭院中欣赏奇树异花时,先生总要带我们在园子里细数几棵从安徽深山中运来的古梅树,这些古树运来北京已属不易,要在北京通州成活,且在先生精心培育下竟老树新芽,奇闻叠现,先生说起来像打开话匣子似的,叙述不时的新发现,认为这千年古梅时他平时追踪考察的兴趣点之一。

2013年4月16日,我们来到冯先生家,古梅树自然也是话题。一年后的5月25日看到《光明日报》上刊登了先生所写的散文《古梅新奇》,把他的发现都抒发出来了。可以看到先生的生活中充满2好奇和想象,有诗人般的想象,也有研究家的求证。

照片16张中前13张是笔者2013年4月16日拍摄于先生的庭院中,后三张是2014年5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古梅奇记

推荐冯其庸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5月25日发布


冯其庸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25日  11 版)

奇梅 冯其庸摄

雪骨冰枝(中国画) 冯其庸

  我喜欢梅花,在我的小园里,十多年来,先后从远处深山里移植了六棵树龄在四五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古梅,至今这六棵古梅,每到春天,都是花开满树,春色无边。
  可是这六棵古梅,有多种令人不解的奇处。
  我最先种的一棵古梅,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老干直径粗约不足一尺,高约一米左右,主干已枯,旁生新枝,每年开极深的朱砂色花,所以大家都称它叫朱砂梅。但是,今年却出现了奇事,奇就奇在年年的朱砂梅,今年却开出满树白花,没有一朵是朱砂色。这种花色的突变,真是闻所未闻。是不是我们把花的颜色记错了呢?一点也没有记错。我有一幅国画梅花,就是画的这棵古梅,画上的古梅干,还可以与实物对证,而画上的梅花却是朱砂色,这幅画曾多次印在我的画册里,大家可以查证。
  我种的古梅中,第二个奇点,是“缠枝”。所谓“缠枝”,是直径七八寸粗的古梅枝,却相互纠结缠连在一起,有的部分竟缠长成一体,但仍可十分清楚地看到是两棵古枝缠结一体,而不是无形无迹。我的这棵缠枝古梅,是连理并生的两干,并生到近二米高处才开始纠缠绞结,而且连缠两遍。它开始缠结,当然是在初生时期,后来愈长愈粗,所以才成现在的样子。
  我园中的缠枝古梅共四树,其他三树皆缠枝而不连理,连理缠枝古梅仅此一树,至为可贵。
  这些古梅的第三个奇点,是一棵树开红、白两种颜色的花,甚至有在一枝上开红、白两色花的情况。梅花盛开的时候,这种红、白两色一树并开的奇景,引起了亲朋好友都来参观,都为之啧啧称奇。
  这些古梅的第四个奇点,是原先这些古梅上白花都只有一二枝,全树主要是红梅,如不细看,有时会忽略这一二枝白梅的存在。但今年却出现奇迹,有一棵古梅原先主体全是红梅,白梅只有极小的不显眼的一两枝,今年却变成白梅成主体,红梅只是在树的中心部位有两丛,红色鲜艳,但周围却都是白梅。明明去年这棵梅树在一些主干上开的是红梅,今年开的却都是白花,真是匪夷所思。
  前些年,我曾就缠枝问题请教过梅花专家,承他告诉我,梅花在原生状态时,是缠枝的,经过极长时间的衍变,梅花就不缠枝了,他说现在还有缠枝古梅,那无异是活的文物了。
  关于红梅树上开白梅的问题,有的专家曾说这是花农嫁接的。但后来有专家告诉我嫁接说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几百年的古树上,不可能再嫁接新枝了。我的连理缠枝古梅的新生枝开红、白两花和另一棵古梅原开红花的老枝,今年忽开白花,它们都未嫁接,这就是最现实的证据。何况还有我的一棵长了十多年的朱砂古梅,今年忽而变成纯白雪梅的事实摆在面前,可以证明红梅树上开白花,不是嫁接的,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植物现象。
  我园中的六树古梅,只有一树是独干,其余都是从二干、三干直到四五干合生,而且每干直径都在六七寸以上或近尺,所以有人称它是千年古梅,此话虽有过誉,但用它来形容它的古老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这些奇事,我是第一次遇到,以前有点熟视无睹,那时白花极少,未引起注意,直到今年一树朱砂全成白雪,而其他几树红梅的白花忽然增多,才引起我的特别注意,也希望得到高人的指教。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5/25/nw.D110000gmrb_20140525_1-11.ht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976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33243.html

上一篇:记冯其庸先生赠秋风图
下一篇:今春首次穿越积水潭医院风景区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