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艺学双璧 文献至珍

已有 2880 次阅读 2017-1-25 07:20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style, color, maroon

艺学双璧 文献至珍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125发布

(按:这是吕启祥20161230接受青岛出版社采访时录像讲话的文字稿,现在受权发布。青岛出版社为出版冯其庸精钞庚辰本石头记线装本制作宣传视频片,采访了李希凡、吕启祥和柴剑虹,当天傍晚出版社在冯先生家呈上样书,先生的助手高海英说,视频片中的钤印是冯先生钤的最后一枚,也是这次印的书里唯一一本先生亲自钤印的。


20161230已临岁末,依其庸先生嘱咐,青岛出版社总编刘咏先生及二位摄像师光临寒舍,为该社影印出版冯其庸精钞庚辰本石头记线装本进行采访。

此前,我知晓冯先生自己珍藏了这一钞本,并且在本世纪初见过先生所著《论红楼梦思想》的书首彩页和他的大型书画集中刊出的钞本局部;还在2012年无锡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之日,有幸看到了整个钞本的展出。如今,青岛出版社以高度仿真的先进技术,不惜人力和财力,将此钞本全部拆页以滚筒扫描仪器扫描后再装订,仿照原书样式,全部影印,共二函十六册,由金坛印制厂承印问世。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有多重价值的本子,除了原有的版本价值而外,同时具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首先,所据钞写的庚辰本以“庚辰秋月定本”得名,庚辰为乾隆廿五年即1760年,这是学界公认的石头记早期钞本之一。原本80回,中缺6467两回,实存78回,是早期钞本中今存回数最多、相对完整的一个本子。其中保留双行批语七百多条。冯钞本依原样用朱墨两色将原文和批语包括其错讹残缺忠实地过录下来,因而保有其原始版本价值。而且这个本子也正是现今人民文学出版社普及本的底本,足见其版本的影响。

其次,由于经冯其庸小楷精钞,使此本叠加了书法名家的艺术价值。作为书家,冯先生的作品具有多种面貌,行书是其常格,而其楷书,尤其是小楷十分精妙,如此数十万字的小楷巨作更是珍贵。书法史上,小楷名家不多。小楷最不易工。冯先生书法有童子功,勤于临池读帖。他自幼习灵飞经、文征明离骚经,以后上溯至晋唐小楷,追二王神韵。观此钞本的小楷,结字略现扁平,与其偏于修长的行书异趣,笔法真率挺劲。而整篇看去,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批语间顾盼照应、浑然一体,其分行布白于严谨之中显示出空间把握之妙,使页面上回荡着一股疏密有致的流动气息。冯先生自谓开始阶段还有些生疏,到中间熟练自如书风大进,后来因要下干校,改用行书小楷直至钞完。冯钞本大不同于那些庸常抄手过录的早期钞本,这是学问家和书法家相结合的产物,且所用笔墨纸张也有讲究,用先生素藏的徽墨、湖笔和专用的抄书纸。可谓学术和艺术的珠联璧合。

复次,尤其应当看重的是这个钞本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抄录的动因是痛心于“文革”高潮造反派抄走了家中的“红楼梦”,先生在人身不自由、日间挨批斗的情况下,于夜深人静之际,冒险秘密抄录借得的石头记,有时抄到次日凌晨。从196712月至19686月间,整整七个月。当时人民大学两派武斗正炽,有学生武斗中被对方长矛刺死,先生十分痛心,以隐晦之语用小字记在装订线外。这样的批语有多条,如“以上五月十二日抄,昨夜大风撼户,通宵不绝,今日余势未息。”全书题记共数十条,抄毕题一绝曰,

“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

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词。”这里包含了多少辛酸血泪,悲愤感慨。这是一个历史的记忆,不可复现,后人可以借此认识和感受那个荒诞狂暴的年代,也感受到了先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传统文化的珍爱。由此可以见出这个钞本独特的历史价值。

正由于上述诸多方面的价值,使得这个钞本成为一种文献,纪录了学术、呈现了艺术,保存了历史。它是一个实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成为一个文物,弥足珍贵,独一无二。笔者虽拙于书,仍给出版社写了“艺学双璧,文献至珍”一幅字,以为纪念。

照片7张,拍摄于天通苑家中采访现场。

1艺学双璧 文献至珍

2,采访现场

3,赞青岛出版社

4

5

6

7.吕启祥和陪同采访的冯其庸助手高海英合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29760.html

上一篇:几次在冯其庸家中与先生的合影照
下一篇:韩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崔溶澈沉痛悼念冯其庸先生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