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水磨古镇羌藏汉文化一瞥(二)

已有 3447 次阅读 2016-12-3 07:43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10-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水磨古镇羌藏汉文化一瞥(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年12月3日发布

位于汶川大地震区内的水磨古镇是羌藏汉文化的集聚地,29日参观三星堆遗址博物馆让我们对川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10月31日我们又来到水磨古镇参观,对于羌藏文化的有了许多活生生的感受。由于这里距离汶川大地震震中不远,我们也处处感受到这次大地震带来的严重影响和灾后重建的额巨大变化。下面是参观途中随机拍摄的照片(一)26张,(二)26张,(三)26张,(四)26张,(五)26张,(六)26张,(七)26张,(八)31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水磨古镇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水磨古镇

·   位于

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

·   美誉

长寿之乡

·   时称

老人村

简介

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地理位置

汶川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东临都江堰,南倚青城山,西接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北靠震中映秀,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南大门。水磨镇距“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5公里,距都江堰25公里,距成都70公里,都汶高速、213国道、三江旅游快速通道穿越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

自然气候

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小镇图片

旅游景区

春风阁

春风阁“春风阁”是深入挖掘水磨古镇历史文化,提炼结合藏羌汉民族建筑特色精华而修建的景观建筑。建筑构思奇妙,独具匠心,主题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法式,细部装饰具有浓郁的宗教和藏羌文化色彩,是多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体现出各族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性和凝聚力,是民族大团结的有力见证,亦是登临观澜的绝佳场所。

万年台

万年台万年台始建于明万历25年(公元1588年),毁于90年代末。“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经考古调查后依原样进行修复。建筑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86平方米,建筑平面是“凸”形分布,歇山顶,穿斗抬梁式结构,七架九脊檩,素筒瓦屋面,灰塑脊,顶施藻井,并彩绘。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及川西民居建筑结构的简洁、朴实、庄重等特点,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宝贵的实物资料。

西羌汇

西羌汇西羌汇,坐落于水磨镇春风阁脚下,东临寿溪湖,是水磨标志性景观之一,整个西羌汇面积3000多平方米。新水磨以“一湖两岸四区”的全貌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中间这条蜿蜒流淌的河流叫寿江,为更好的保护水资源,在河的西南岸就建了一个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生态湖泊,名叫“寿溪湖”;然后可以看到有南北两岸,接下来我们看到的便是水磨镇的全新标志性建筑之一“春风阁”,这是老人村片区,此区域以禅寿老街为核心,发展商住及旅游产业,地形相对平坦,灾后重建的大型公建也选址在此区域建设,形成滨水的公共建筑与空间带,同时羌城延续禅寿老街的肌理,形成以羌、藏风格为主的示范性安置区;第二个片区是这里(左手边)寨子坪片区:由于良好的地形地势与日照条件,现规划以居住功能为主,并设有小区级公建,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它是经济私有房及居住区;第三个是茅坪子片区(禅寿老街对面):此片区规划功能包含文化设施及大型商业市场配套,是以居住、文化、办公、体育、商业、服务和展览为主的功能区;第四个是马家营片区:工厂及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平坦地形使阿坝师专近万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选址于此,结合校区南部相对平续的坡地设计山地居住建筑,打造山地城镇景观。

寿溪湖

寿溪湖由五条浸百草的穿山泉溪汇流而成,这些山泉溪水具有调节身体肌能,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神农百草而万寿,水磨饮寿溪而万福,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和桃花源诗并序》中记载“……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名溪湖。”

禅城桥

禅城桥是水磨古镇灾后重建的一座步行桥,2009年9月开工,2010年1月竣工。主体采用预制小箱梁简支梁桥,上部为木结构长廊,木材为俄罗斯进口樟子松,桥梁全长87.4M,造型独特,韵味古典。

羌碉

“水磨羌城”碉楼是整个羌城的标志性建筑,高10米左右,雄伟气派,大气磅礴,它蕴含了羌族的千年历史与建筑文化,凝结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羌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千百年来,羌族先民为了避免战乱,世代迁徙,碉楼成了他们防御的建筑。

折叠白塔

白塔藏语音译为“曲登嘎布”,亦称“吉祥白塔”。塔身外形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水磨白塔是古印度教及藏教东渐的实物佐证,亦是历史上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物证,表达了各民族人民对和平、幸福的虔诚祈愿。

飞马寨

飞马寨位于水磨古镇高峰村。历来为走马三江五湖的马帮之源头,古茶马古道的运营总部。飞马寨最早被称为打马寨,由于位于茶马古道必经之关隘,历来为土匪强人聚集拦路打劫过往马帮客商的土匪窝,于清嘉庆十四年被汶川瓦寺土司攻打破寨之后由当时的马帮重建,更名为飞马寨。寨后有水神沟、犀牛池、望山坡等古迹。现为水磨古镇景区的骑马观光胜地。

旅游指南

自驾游

建议走成灌高速,然后转都汶高速,在有“水磨古镇/三江”的出口下高速,再沿国道213线,经漩口后前往水磨古镇,全程约70分钟车程。高速过路费为23元(一类车)。全程路况良好,都江堰至水磨古镇为两车道双向油沙路面,多弯道,要注意车况和车速。

自助游

方案一:坐公交。在成都火车北站坐往都江堰的快铁,约30分钟后到都江堰,然后乘坐8路或9路

方案二:在市区转车至茶店子汽车站,有4路、86路等多路公交车到达。然后在茶店子汽车站乘车去水磨镇。

公交至都江堰客运站,搭乘前往水磨或三江的班车,30分钟后即可至景区

历史文化

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

羌历年

羌历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一般为三天。关于羌历年的来源。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玉皇大帝的幺女木姐珠。因看上人间羌族小伙子斗安珠。执意要下凡同斗安珠结婚。临行前,父母陪奁了树种、粮食、牲畜等。木姐珠来到人间,很快繁衍了人类,所带的树种很快长成了森林,粮种给人间带来了五谷丰登。她怀念父母恩惠,把丰收的硕果、粮食、牲畜摆在原野,向天祝祈。这一天,正好是羌历年十月初一。以后,羌族人民就把这一天作为自己的节日。

http://baike.so.com/doc/5343334-557877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18335.html

上一篇:水磨古镇羌藏汉文化一瞥(一)
下一篇:水磨古镇羌藏汉文化一瞥(三)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