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转载]3=22永威学校的“先学后教”与“四清制度”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择选22520

已有 1467 次阅读 2020-5-22 21:40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教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3=22永威学校的先学后教四清制度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择选22520


本文来源:校长教师之家 32


永威学校六大教育特色一、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努力教好每位学生。二、坚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课堂高效,当堂达标。三、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教师乐于奉献,不搞有偿家教。四、坚持四清的过程管理,扎实补差,夯实基础。五、坚持成才之路激励法,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激励机制。六、坚持岗前培训,常年赛课,快速建成家长满意的校长、教师队伍。
在这6大教育特色中,可能大家最熟知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四清制度这两种教育方法,前者为后者提供制度保证,后者为前者提供实施保证。六种方法相辅相成,不仅涉及学生,也涉及老师,共同缔造了永威升学率年年攀高的教育神话。永威中学的教育神话是从蔡林森校长接手之后开始展现的,从此每年的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均排名焦作市第一。 
在优秀的教育成绩下,迄今永威学校累计接待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新疆、甘肃、四川、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海南、山西、山东、贵州、安徽、云南、江苏等28个省、市的来宾120万人次,很多单位参观回去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四清教学法,让更多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也让更多老师体会到工作成就感和价值感,可以说效果非常明显,那么这两种方法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带着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问题作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先学这个环节一般包括学生看书和检测自学效果两个小环节。
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差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又是培尖。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后教一般包括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数学课上学生板演后,就进行更正、讨论两个环节。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堂训练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处理。
第一清:堂堂清夯实基础下苦功,当堂知识要背诵,记准方能巧运用第二清:日日清更正错题堵漏洞,当天作业不拖延,积累知识能力增第三清:周周清温故知新不放松,老师督导严查问,以点带面无差生第四清:月月清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培养知识树,归纳整合显奇功四清制度保证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紧张高效地学习,达到教学目标,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知识是有连续性、系统性的,记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当堂记住的知识点,一天以后是否还记得,三天以后呢?一周以后呢?一月以后呢?
想要把知识真正掌握需要一个过程,要把每天所学的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真正学以致用,就必须同遗忘作斗争,必须优化学习过程的管理,所以说永威中学四清制度的出现,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科学性,为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树立制度层面的保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1234465.html

上一篇:一、学导式生活方式核心定义 学导式生活方式研发中心 专家组 刘学浩 整理【10520】
下一篇:[转载]69=3人生三度-好在适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人生三量--度量胆量心量620学导式生活方式探究者 学导创 择选
收藏 IP: 111.41.1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