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平凹说,天气就是天意。国庆黄金周,本该是出门远游为他人贡献黄金的日子,但今年的黄金周,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从电视报道来看,出门人数较往年大幅下降,若干多国人把国庆节变成劳动节了,或劳动改造,或闭门思过。天意呀!
我也算得上是国庆节中的劳模,忧国忧民,趁2011年度诺贝尔奖即将揭晓的前夕,翘首期盼屠呦呦渺茫的获奖希望变成现实的同时,还在苦苦思索咱偌大中国为何就出不了诺贝尔奖。
这几天,我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在认真学习科学网的每一篇相关博文。今天早上读到的几篇博文让我灵光一闪,感觉答案找到了:中国的研究人员太多,鱼龙混杂,诺奖难出!
读了王鸿飞老师的博文《青蒿素的成就应该给相关研究者带来更多实际利益》,使我想起了我在科学院读博士期间的一件真人真事。大凡到科学院去读博士的,基本上是奔着要去做研究的目的去的,少数心不在研的博士生很容易鹤立鸡群,这一点与高校不一样。我的一位很要好的博士同学就很鹤立鸡群,别人都在图书馆查文献、看文献,他却在同样地点专心致志于自修计算机(那时计算机好找工作、好找好工作)。一日,他可能是实在看大伙不顺眼了,很神秘地对我说:“老文呀!你说你们这般家伙是不是太无聊了,成天拿着那些个脏兮兮的大部头杂志(注:过刊合订本)翻来翻去,有啥意思呀!毛病吧!”我说科研本来就是无聊的人做的事。他后来终于说出了他看破“红尘”的想法:他说他这一辈子是肯定不会搞科研的,因为他认为他怎么做也是不可能做到他导师那样的水平,即使做到他导师那样的水平,又能怎样呢?看看导师都是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呀!
回到鸿飞老师的博文:“科学家和教授,本来是值得年轻人追求的职业和效仿的榜样,而现实中他们的生活和遭遇却是那样地狼狈不堪。没有多少利益,却只有一堆虚名,大概也是不少老科学家非要老骥伏枥,不给更有潜力的年轻人让路的原因。”中国的研究人员极多,不是科研本身有吸引力,而是各有目的,各有所需,最终结果:科学研究成为一个酱缸,鱼龙混杂。
读了曹俊老师的博文《科学的公众参与之中美比较》,我得出的结论是:做研究的中国人,兴趣不在诸如“超光速的中微子”的科学问题,而在院士、经费等“国计民生”大问题;不做研究的中国人,想要学一点科学知识,但没门也没教的人。何以至此?大家都看得明白,中国的科学家跟中国的官员一样,眼光都是向上的,官员的眼光死盯着上级领导,因为搞掂了上级领导就搞掂了一切;科学家的眼光死盯着国家大奖和牛B SCI,有了大奖和牛B SCI,幸福的日子是万年长。
其实,中国公众参与科学,不是比美国少,而是比美国多,不同的是,中国是直接参与的多,而美国是围观的多。窃认为这才是偌大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有个至少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发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也许是没有解释清楚研究结果:什么鸟都有了,林子会怎么样?我非常赞同吴昌维博主《诺奖路,仍遥远!!》中的观点:“不断鼓励全民科研,让很多该做其他事情的人投入于科研之中,而不是让该做这些事情的人做好这些事。这种政策,只会让科研成为‘功利性’的工具,而不会出现很多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正确的科研政策应该是:让该做科研的人,有义务、有兴趣、有条件做好科研。”
天气就是天意。科学研究表明,人口爆炸导致全球变暖,影响天气。看来,天意也并不是不能改变的。中国人历来有人定胜天的豪情壮志,不妨先改造天气,让今后的每一个国庆黄金周都阳光灿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