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挂科率”与“前三名” 精选

已有 7929 次阅读 2011-1-16 17:45 |个人分类:谈点正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大学, 老师, 期末考试

    时下正值期末考试,学生紧张,老师也不轻松。据说,在某些高校,尤其是二本和高职院校,如今期末考试已不完全只是学生的头等大事,更是任课老师的政治任务:任课老师必须想方设法确保所教课程的“挂科率”低于某个点。

    一位教学型大学的老师说,为降低“挂科率”,老师们基本上都要在考前划重点,甚至透题目,但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降低“挂科率”,因为有些大学生别说去复习那些所谓的重点,就是连背标准答案都不愿意,“他们只要工分不要出工”。他举了个例,他曾在考前以工分形式给学生划重点,希望引起学生的重视:“同学们,请翻到x页,这里有一个劳动日(从前生产队出工,一个劳动日记工分10分)。”同学们并不兴奋,无动于衷,好象真安排他们去出一个工似的。老师哀求学生:“求你们千万记住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就请再翻到y页,这里有两个劳动日,千万记住了,这里有两个劳动日!”老师将10个劳动日都安排妥当了,但考毕,还是没几个学生完成6个劳动日。

    考前的措施不能降低挂科率,老师就要在阅卷和评分环节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位老师说,阅卷时,老师们要挖空心思为学生找得分点,要尽量高抬贵手,卷面实在是胡说八道,也要给点墨水分。这样下来,如果还是不能降低挂科率,就只好直接操弄分数了:给每位加一个分数、给每位的分数乘以一个放大系数,等等,不一而足。

    听了几位教书匠朋友的苦衷,老文大开眼界、深表同情、深感庆幸!老文虽然长期在高校工作,但这几年很幸运,一直没有“挂科率”的压力,因为近几年老文基本上跟本科教学隔绝了,一方面是为了科研事业,另一方面是为了不抢别人的饭碗(想上课的人太多)。老文甚至还对“挂科率”一词感觉好新鲜,只是偶而听说过而已,以为是类似于网络词汇的非正规说法。如今一打听才知道,现在的教学管理上,“及格”和“及格率”已普遍被“挂科”和“挂科率”替代了。何以至此?老文考究了一番。

    “挂科”虽从“不及格”发展而来,但内涵比“不及格”要广泛和深刻得多。其一,“不及格”比“挂科”定性严格、严厉。“不及格”相当于对这门课判了死刑,定了性,很难翻案;“挂科”就很有弹性,所谓挂,就是悬而未决,得个零分都还可重来,权当这门功课暂时挂着。其二,百分制的考试,低于60分就“不及格”,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很难改变。这对老师为确保及格率而降低及格线是个很大的束缚,于是“挂科”一词应运而生,低于60分属“不及格”,但不一定属“挂科”,尚无硬性规定低于多少分就定为“挂科”。其三,“挂科”一词非常人性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来说,考试不及格是一件丢脸的事儿,而挂科虽说不上光彩,但也只能说明暂时尚未通过考试,最终可能会将挂着的取下来的。等等。

    总之,“挂科”一词比“不及格”更人性、更弹性、更懂政治、更讲政治。及格”和“及格率”分别被“挂科”和“挂科率”替代,这是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听了几位教书匠关于“挂科率”的现说,我又想起了新月先生讲的一个关于“前三名”的传说:

    前清时,为了体认对人才的重视,曾规定,童生考试,每县至少要录取三名。某县地处偏僻山区,教育文化非常落后,有一年全县报考的,却只有三人。

   考试完毕,主考官把试卷收上来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来三人中一个抄了题目,只写了“且去”二字;另一个只抄了试题,什么也没写;第三个考生,干脆连考题也没抄。

   主考官无可奈何,只好大笔一挥,把抄了题目并写了“且去”二字的那位考生,取为第一,并批道:“但观‘且去’二字,必定满腹经纶。”又把抄了试题那位,取为第二,批道:“誊写毫无差错,足见其才可造。”再把交了白卷那位,列为第三,批曰:“不轻易下笔,可见其行事慎重。”

    由此看来,今之“挂科率”其实是古之“前三名”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无论是今之“挂科率”,还是古之“前三名”,都说明一个道理:任何事情,只要政治挂帅,就好办了,就会做得很好,各项指标都能完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404808.html

上一篇:井蛙与海龟:渺沧海之一粟
下一篇:斗地主:看不清就戴副眼镜嘛!
收藏 IP: 222.247.53.*| 热度|

13 武夷山 廖聪维 武京治 张宏剑 王晓峰 袁贤讯 刘全慧 吴明火 张光明 毛宁波 王林平 bridgeneer ncepuztf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