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Michele Pagano最近在《自然》发表观点:不要把生物医学研究当成生意,科学研究不在于发表多少论文,更重要的是研究质量。
回头看看我们周围,学术商业化的趋势绝对超过美国,而且非常过分。论文可以买卖,论文可以分享,只要有钱,就有论文,代发论文和申请基金的培训班也成为某些公司的盈利模式。希望这个文章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刚看到科学网昨天刘老师已经介绍过这个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068076.html
https://www.nature.com/news/don-t-run-biomedical-science-as-a-business-1.22366
白宫和美国国会继续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预算进行讨价还价,科学家又要担心研究经费不足。但是,更多经费不等于更好的科学,有时候科学本身就会因为对研究经费管理不善出现问题。
Pagano有20多年的学术研究经历,先后承担过许多研究项目。1993年,Pagano从意大利来到美国,因为他当时认为美国是世界上从事生物医学研究最好的国家。他亲历科学逐渐走在错误的路线上,现在关于科研经费争论的时候,也应该好好讨论如何扭转学术研究态度和文化,我们丢失了哪些宝贵的东西,如何重新构建这些宝贵的东西。
1998年到2003年期间,美国NIH年度预算几乎翻翻,从137亿增加到272亿美元。这似乎应该是鼓掌欢迎的好事,让人们预期能减少科学家申请经费的时间,并获得更好的研究工作,但是结果事与愿违。
增加经费投入会增加科学家队伍规模和论文等科研产品数量,但并没有在科研品质上有太大意义。有数量没有质量正是科学的对立面,这助长了把科学研究变成一种生意的趋势,这需要每年持续追加投入才维持这种趋势。商业化的科学过分强调增加就业机会和学术可转化性,会因为追求表面成就破坏自由思想,自由思想才是促进不可遇见的巨大科学进步的关键因素。
1993年到2007年,美国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增加了3倍,为了增加经费资助数量,研究机构在这方面积极性很高。研究中心越来越多,学术队伍越来越大,试验试剂和仪器公司盈利颇丰。令人遗憾的是,美国生物医学大学排名一个主要标准是NIH经费总额。某些情况下,这种繁荣可能稀释科学的质量。总体结果导致人均基金资助数量下降和申请失败率增加。从2003年以后,经过通货膨胀率调整后的NIH资助规模开始下降,导致研究生和博士后收入的下降。
繁荣-萧条周期是经济领域的典型特征,往往稳定性也不够。快速扩张会导致过度竞争,这将鼓励人们关注数量或投机取巧。繁荣-萧条周期也刺激新的不必要商品出现,紧随其后是贪婪地像一群鬣狗的试剂公司,大量出现的在线期刊为赚取出版费用积极接受明显缺乏科学性的论文,虚假的学术会议反复在一些风景名胜大肆宣传,各种为成功申请基金进行的专门培训班也反复上线。总之,所有人都把科研当成了盈利的工具。一笔笔科研经费,散发出一股铜臭味。
这种状况鼓励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精力都放在如何申请更多研究经费,而不去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本身,每一项研究都是为申请更多研究经费,每个会议都是为认识更多可能的评审员。这也促使经费机构和学术职位评论委员会把判断一个科学家水平简单用科研产出作为标准,只要有学术论文,只要有高影响因子期刊的学术论文,经费职务都不是问题。到底这是商业,还是科学?
商业化已经席卷整个学术业界,包括学术出版领域。由于声称膨胀,每篇论文都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和具有立刻转化的能力,就是说要有理论和应用的双重意义,这往往是不可能的。学术的Study“研究”更多被杂志的Story“故事”代替,这是科学媚俗化的典型表现。
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出版商希望发表更多能吸引眼球的论文。为了申请更多研究经费,及随之而来的就业、晋升和加薪,研究人员则想尽一切办法把论文出版在著名学术期刊上。买方和卖方共同努力下,这形成了一股学术出版的狂热。也必然产生对科学有危险的利益冲突。出版成为学术研究的唯一驱动力,这就决定了成功比正确更重要。当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业务,重要的已经不在是高质量的产品,重要的是能否买出(出版)以及买个好价钱(好杂志)。
重建科学品质不是很容易的事,政客们必须明白,增加NIH的研究经费目标绝对不是为增加几个就业那么低端,基金分配应该根据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而不能用地缘政治和利益作为基础。研究机构需要调整心态与学术使命,减少不必要的简单为增加经费设置的学术职位。出版商应该关心学术论文如何更多更有效传递坚实的科学。科学家应该强调卓越和严谨的学术贡献,而不是越来越长的论文和经费列表。
科学不是商业,但高质量的科学能让商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品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