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xuej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xuejun

博文

被作为第二本真人书

已有 3189 次阅读 2015-10-24 19:1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学校图书馆【真人图书.第二期:悦读.建筑.旅行】10月24日上午9:30在共享空间举办。我被组织者拉来,成为真人书。主题也是组织者定的,在活动介绍里,我是一位“怪蜀黍”(刚知道这是网络用语:怪叔叔),不仅是交流有关建筑领域的信息搜索,在建筑学科学习上的引导,还要分享自己身上的故事和旅行中好玩的经历。


   对于一个图书馆员来讲,正如藏书,内容杂多,不好选择主题。但组织者这个题目把握准确且恰当,它验证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建筑在悦读、旅行之间,是阅读和行走的桥梁。

   感谢仅有的3位“阅读者”,一位来自外校的70后男教师,一位来自电视台的技术女达人和一位本校工科女博士。没有来自期望中的建筑学院来宾。因此准备的有关建筑学科信息服务的话题就放掉了,很随意地谈了谈有关属于自己这代人的书,随后信口开河地聊到我在志愿信息服务过程中的经历,最后简单说了一个人在敦煌旅行的糗事。
   感谢组织者给我这样的机会,作家刘震龙《一句顶一万句》讲:中国人其实是一个有话没处说的民族。中国人的痛苦不是生活得很难,而是孤单。渴望有人倾听他、懂他,这是人内心的一种深刻愿望!

   孤独的图书馆,孤单的人生,一个人身体和心灵的旅行,我隐藏了倾述的动机。惟一值得自己骄傲的是我没有选择抑郁,图书馆这个职业还达不到诗人那种“怪”职业的程度,一会被捧上天,一会无人理睬,那样的生活有太多的戏剧效果,自杀是无法忍受的结局。

   

   如果按照事先准备和建筑学“阅读者”的分享内容,我想主要聊的是:

   关于我那代人:
   2003年广州媒体成立“60年代俱乐部”,开始了以年代区分本质没什么不同的生命。60年代人被称为“第四代人”、温和的左派和红色时代的遗民。60年代的气质在于心灵感受而非实际年龄。我是一个成员,心灵的旅行往往比身体的旅行更含义深远,这在许多真正的旅行者身上表现为一种格外的冷静的思考。
   有本书《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说,60年代的人不设计未来,永远生活在边缘。
   有本散文集《我们》是60年代人的一部精神史诗,是关于自己心灵历史的省思:关于我们的未来,注定平庸又何妨。“我们目睹了背叛与不忠,亲历了重利而轻义,但奋不顾身前行的依然是一群不甘放弃最后信念的我们”。

   关于我的师友:
   有本书《图书馆建筑与设备》,是我的老师单行合著的,单行老师是老一辈图书馆学家,他将我的大学和日后的工作连在一起;英年早逝的青年图书馆学专家刘迅老师是早期闯深圳的图书馆人,当时不知道图书馆人去开发区能发挥什么作用,现在深圳成为图书馆之城,我理解了。西班牙的城市课里,图书馆系统是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图书馆事业。与老师们相比,我的一切算不了什么。

   关于我的工作:
   有本书《近百年西方建筑史》是我大学买的第一本书。报考志愿时,第一、二志愿是图书馆学和建筑学。当时报考的学建筑的大学还是二表招生,最终读了免费的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学,然后我与建筑不断发生交集,毕业分配到建筑大学的图书馆,现在又在建筑分馆工作,因此除了图书馆学,还要接触建筑学,图书馆建筑就成为我选择的研读方向,对建筑学科服务有帮助。
   在此次真人书的历史资料里,有建筑学科博客的一些内容,这个博客是我的领地,因此这个内容我有很多话题,包括我作为志愿者帮助校友会和校史馆查询史料的波折,被误解、被质疑、甚至被转岗的警告。
   而对于这次拟定的主题,70后的袁牧老师应该是最佳人选。他对建筑学科信息积累模式的认识让我这个职业人愧叹不如!他给出了建筑信息资源分布图,从实物信息到人脑信息,经文本信息(大规模学术数据库)和网络通讯工具(网站、博客、论坛等)聚集为网络信息。这个图也是本期真人书主题的一种旁白:旅行是获得建筑实物信息重要途径,阅读是获得文本信息的主要方式。而人脑信息,是教学。
   他独特地解读,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的是“问答”,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是“社区”,两者相加就是问答社区了。他积极投身“知乎”问答社区,将“知乎”模式视为共同参与的论坛形式——建筑即问答。他把“知网”推进到“知乎”。知网对应大规模学术数据库,知乎对应网络通讯工具,两者构成了“网络信息”。
   他讲,信息从来都不缺乏,缺乏的是精细、精读和最终的消化吸收,所以才有“唐诗三百首”这样的工作;对于专业学科而言,信息的精选和有序积淀才是最重要的;比较理想的建筑学科信息积累模式不是书籍期刊能承受的,只能通过共同参与的论坛形式来积累。目前最流行的社交网络(微信、微博等)过于偏向时间轴的信息流动,有利于交换信息而不是积累知识
   我自作多情把它理解为对图书馆的赞扬!把它解读为信息策展的王道。建筑学科博客就是展示馆员策展能力的平台。
   我想让听者理解,学科服务不仅是数据库培训,除了信息搜索,即使像“书海明灯”想用基因搜好书。也还需要信息浏览,正如武夷山老师比喻的逛街,带来发现的乐趣。对于图书馆看不到自己想看的书,读者别陷入埋怨之中,也许在你不经意之时,会有新的看法,有本书《建筑画100年——1900-2000年的经典瞬间》刚入馆,推荐人说这本书是他认定的2015年的5本书之一,文章的标题却是“满山遍野的垃圾,但你总能找到珍珠”。
   有本书《建筑师的非建筑阅读》是2007年世界读书日活动中,建筑师们的会话集,2010年读书日,建筑师们在“建筑师茶座”里又有了“什么是适合建筑师的阅读”话题,为的是增加理性、艺术和交叉学科的阅读。我在今年的读书节活动中组织了“藏书票设计竞赛”,最多的反馈是疑问“什么是藏书票?”,有种来自都教授书房的断代感。博尔赫斯不是错了吧,图书馆不是天堂,乌托邦才是。
   有本书《七日:建筑师与信息建筑师》设想了一种新职业:信息建筑师。信息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概念就是来自建筑师,却是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在武夷山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关注设计科学范式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意义。建筑师掌握图书馆设计,馆员掌握图书馆家具,需要合作。1991年我和建筑学院研究生一起参加全国图书馆未来与建筑研讨会,他的老师这个星期荣退。我做馆员26年了,还在坚守!建筑学院很多老教师让我敬佩,有位建筑史老师,退休后出版了数本专著,我因为咨询图书馆建筑史方面的资料曾写信给他,他手写了3页阅读书目,感动久久!
   我在办理毕业生离校时,有学生没有借过一本书,这虽然不影响毕业,但会影响人生。
   我26年的服务生涯也有瞬间幸福时刻。比如结识建筑师与画家的双料怪杰许石丹先生,比如前几天一位学生看到墙上的图书馆老照片说道好美呀,我把这些老照片已挂在墙上5年了,终于有了“读者”!    

   关于我的梦想:
   我同学和学长都达到馆长级了,我很羡慕,因为那个级别可以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了,比如建设一座图书馆建筑,写一本图书馆建筑史的书。
   阅读不是积极的表达方式,写作才是——怎样写自己这本书,这也是梦想!我已不是白纸一张!“历史会误解一个人,但要误解一个写东西的人也不是很容易的!”
   如果把人视为一本书,那世界也是一本书,你不旅行就只看到当前的一页。在途中,也会偶遇另一个孤独的灵魂。走吧!一个人总要长大,走吧!一个人总要有个梦想,最好是一本好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901-930661.html

上一篇:与许石丹先生的一面之缘竟是永远!
下一篇:【真人图书·第二期·悦读.建筑.旅行】读者感想
收藏 IP: 202.118.248.*| 热度|

4 武夷山 王启云 刘欣 周春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