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人脑处理信息意识论

已有 1461 次阅读 2019-4-14 13:1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8%84%91%E5%A4%84%E7%90%86%E4%BF%A1%E6%81%AF%E6%84%8F%E8%AF%86%E8%AE%BA/2843068?fr=aladdin


  • 人脑处理信息意识论

     编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人脑是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是与身体感官和神经系统相连的神经中枢。现代医学证明大脑(意识)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据《中国脑病网》介绍:大脑的表面由一层薄膜(平均约2.5mm)所覆盖,如果把这一层薄膜铺开,约有一个报纸版面(约2600平方厘米)那么大。这层薄膜叫“大脑皮质”,由150亿左右的神经细胞构成,是信息接收和发放的庞大机构。而大脑髓质主要是由进出大脑半球和联络两侧半球的纤维构成,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 所    属

  • 生物科学

  • 包    括

  • 神经细胞

目录

  1. 1 人脑功能

  2. 2 形成信息

  3. 3 形成意识

  4.  意识的本质

  5.  意识层次

人脑功能

编辑

神经细胞是脑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把外来的刺激通过膜电位的变化转变为神经冲动并沿着胞突传递,再经过“分析”或“贮存”,然后发出调整后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或效应细胞。

形成信息

编辑

广义信息是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联系,狭义信息是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联系。一切生物都能接收、处理和反馈信息,本文只讨论人类信息。信息(人类信息)是由事物状况、媒介传递、人体感官接收、神经系统处理、状况反馈五个环节组成的系统存在。其中,事物状况是指事物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性质和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等等。媒介传递是指光、电磁波、空气分子、神经通道等这些能够传递事物状况的介子。人体感官是指眼睛、耳朵、鼻子、嘴和皮肤五种器官。神经系统是指人体内的神经通道和神经中枢(大脑和脊髓)。状况反馈是指人接收、处理事物状况后做出的反映。

例如,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特别是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出仓活动,人们激动的热泪盈眶,奔走相告。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形成过程。其中,神舟七号飞船和宇航员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电磁波把他(它)们运动状态的信号传到地面接收设备,由地面接收设备转变成电视画面,电视画面上的影象和声音是由光子和空气分子传到人的眼睛里和耳朵里的。电磁波、光子和空气分子就是空间传递媒介。看到神舟七号飞船、宇航员的影象和听到他们的声音是人体感官接收的。神经系统把这些状况输送到人的大脑里进行处理,大脑处理的过程就是事物的状况在人脑里存储、记忆、识别、整理、比较、重组、构建和创新的过程。人们激动的热泪盈眶和奔走相告的行为就是信息表述和信息反馈过程,同时又是发出新信息的过程。构成信息必须有五个环节:1、事物状况。2、传递事物状况的媒介。3、人体感官接收。4、大脑对事物状况进行处理。5、事物状况反馈。这五个环节缺一不可。

信息不是实体,没有时间、空间、质量和能量概念,自己不能运动,它只能由一定的媒介来传递。例如,神舟七号飞船和宇航员出仓活动的信息,是由电磁波传到地面接收设备,由地面接收设备转变成电视画面,电视画面上的影象和声音由光子和空气分子传到人的眼睛里和耳朵里的。其中,电磁波、光子和空气分子就是传递神舟七号飞船和宇航员出仓活动信息的媒介。

信息与事物有关,但信息不事物本身。信息与传递媒介有关,但信息不是传递媒介本身。信息与接收终端的人体感官和大脑有关,也是构成意识的原材料,但信息也不是人和意识本身。例如,人们看到了烽火,经过大脑思维做出敌人来了的判断,然后做出准备应敌的反应。烽火是事物的状况,烽火的影象是由光子在空间传播的,烽火的影象是由人们的眼睛接收的,然后由大脑对烽火影象进行处理,处理后由大脑发出指令(人)用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向外界传播。其中,光子传播的是烽火的影象而不是烽火本身,人们眼睛接收的也是烽火的影象而不是烽火本身,进入人大脑里的也是烽火的影象而不是烽火本身。所以,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信息是由事物状况、媒介传递、人体感官接收、神经系统处理、状况反馈五个环节组成的系统存在。

形成意识

编辑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一种(主观)信息;是人体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接收事物的状况,通过神经系统输送到人的大脑,然后由大脑细胞对其进行存储、记忆、识别、联想、比较、重组、构建和创造所形成的(主观)信息。信息存储和记忆在人的大脑中就是意识,表达出来还是信息。意识形成后由大脑储存、记忆或发出指令,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感知、认识客观外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发明新的客观事物等等。

例如,人们点燃了烽火,烽火的形态和颜色由光子作为媒介向空间传播,被人的眼睛接收,烽火的形态和颜色通过眼球玻璃体和瞳孔在视网膜上留下了一个缩小的倒影(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视觉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转换为生物电讯号,由体内神经通道输送到人的大脑,然后,大脑对烽火的形态和颜色进行存储、记忆、识别、联想、比较、重组、构建和创造,这一过程就是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存储和记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识别、联想和比较属于理性认识阶段,重组和构建属于创造性认识阶段,重组、构建和创造可以预测未来,属于超前性认识阶段。因为,人脑能对信息进行识别、联想和比较,从烽火的影象可以联想到敌人来了,从敌人来了可以想象到战争的状况。所以,接收烽火影象信息的人做出敌人来了的判断,由意识支配和指导人体活动,向同伴发出信息,准备应敌。这一过程就是事物状况通过人的大脑处理形成意识的过程。

同样道理,古人类看到了锋利的石片能够割开一些物品(如划破皮肤),石片割开物品的影象,由光子作为媒介传递到人眼底的视网膜上,然后由神经系统再传递到人大脑里进行影象处理,人脑细胞用新接收的影象和原来储存的石头可以打造成型的影象进行识别、比较、联想、重组和构建,形成石头打造成石刀、石刀割开动物皮肉的新的影象,处理后形成的新信息就是意识。这个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原来外界所没有的,是人的一种创造。意识形成后支配人体行动、寻找石头、打造石刀、准备割开动物皮肉等等。这就是人脑处理信息形成意识的过程。

意识层次

意识分为多个层次:1、感性认识。人们在生活中看到了各种事物,例如外界的大山,白天在阳光的漫反射作用下呈现出一定的形态和颜色,这些形态和颜色由光子作为媒介向空间传播,被人的感官(眼睛)接收,然后由视觉神经系统传送给大脑,大脑细胞对大山的形态和颜色进行存储和记忆,留下了感觉和印象,这就是认识的感性阶段。2、理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阶段,在人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事物的感觉和印象,由于人脑具有处理信息的功能,对这些感觉和印象的各种信息和原来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识别、比较、整理和联想,发现了其中各个信息片段的共同点和因果关系,并从新构建和理顺各个信息片断之间的联系,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这时候就产生了突变或“飞跃”,从而达到理性认识阶段。3、创造性认识。由于信息不是实体,没有时间、空间、质量和能量概念,自己不能运动,它只能由一定的媒介来传递。意识是存储和记忆在人脑中的信息,所以,思维活动本身不受外界直接制约。外界事物的影象可以在大脑内任意分拆、组合、构建和创造,从而组成新的外界没有的影象。例如,古人类看到了锋利的石片能够割开一些物品,然后用新接收的影象和原来储存的石头可以打造成型的影象进行处理,结果形成了石头打造成石刀、石刀割开动物皮肉的意识,这个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原来外界所没有的,是人的一种创造。创造通过实践获得成功,结果就成了发明。再如,建筑师根据客观规律设计了蓝图,然后,进行加工制造,通过实验获得成功,这些都是创造和发明。4、指导性认识。有了设计蓝图就需要按蓝图要求施工,有了行动计划就要求按行动计划行动,有了作战方案就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些都体现了指导性认识。5、反馈性认识。建筑师设计的蓝图是否合理必须通过实际施工来检验,合理的坚持下去,不合理的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合理为止。领导者制定的行动计划是否正确,也要通过实际验证。作战方案是否成功也要看实际结果。这些都需要信息的反馈。6、超前意识。预测就是一种超前意识。预测是根据人大脑中存储的各种信息片段,经过识别、联想、比较、重组、构建和创造所形成的新的意识,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判断。7、无控制意识。人做梦就是一种无控制意识。人的睡眠是由浅度睡眠到深度睡眠,然后再到熟睡状态,由熟睡状态再到深度睡眠,由深度睡眠再到浅度睡眠,最后醒来。在熟睡状态大脑细胞都休息了不能做梦。在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状态下容易做梦,特别是在浅度睡眠状态下有些大脑细胞还没有休息,但是,控制这些细胞的神经系统有一部分已经休息了,这时候无控制细胞里存储的信息片段就出来活动,进行无序重组,结果,出现了梦境中的“光怪陆离”现象。当人们醒来时,神经系统又恢复了对脑细胞的有序控制,一切恢复正常。另外,还有一种是潜意识。在这些意识当中,创造性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本质。

词条标签:

  • 科学  医学术语  医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173207.html

上一篇:[转载]大脑的左右半球各管理什么功能
下一篇:[转载]“生命是什么”——薛定谔对DNA的启发
收藏 IP: 123.113.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