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课堂教学竞赛中你看得到和看不到的东西以及竞赛的意义 精选

已有 14119 次阅读 2020-7-3 15:56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曾经有人邀请我担任微课比赛的评委,被我谢绝了,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事实上,很多教学竞赛已经不是教学,而变成了实际的演讲比赛。这就注定了你看到的是打了“折扣”的教学,不可能看到教学过程的全部,因为现场没有学生。

对我而言,如果课堂没有学生,我会感觉很别扭,不像是教学,更像是在演讲。观众能看到的是教师的学术素养、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以及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看不到的是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是完整的教学。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参加了几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点评与观摩。让我开心的是,青年教师的素质还是很不错的,从形象气质、表达板书、教案设计到教学方式都可圈可点。例如有一位教医学的小姑娘,教案设计非常精彩,从问题引入到层层分析,虽然只有短短20分钟,但把几个知识点讲得非常透彻。也许与学科的性质有关,以新冠病毒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使得评价指标中涉及的几个方面一个不拉地得到完美体现,还顺便把川普损一下😄。如果有学生参与的话效果一定会更好。数学课也颇有新意,小伙子根据光学定律推导出一类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而不是像大多数微分方程课程那样从数学到数学。微分方程是一个特殊的数学分支,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搞清楚方程的数学理论,还需要清楚方程的实际背景,这是方程与其他一些数学课程很不相同的地方,这一点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可惜只有20分钟的时间,如果是40或45分钟的一节完整课,一定会非常精彩。20分钟的时间里不仅要从实际背景出发完成方程的推导还需要求解,时间就显得很紧张了,必然会头重脚轻。

虽然教学竞赛不能完全反映教学的全貌,但只要不流于形式,对于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确有着重要意义。这种竞赛不仅对于选手自身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其他人也有帮助。例如华工采取云直播的方式非常好,可以让更多的教师一览那些年轻教师的风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有帮助的。更重要的是,单位采取多次“彩排”、请专家反复点评的方式对于提高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具有很大帮助,这样的方式比请专家作报告好得多。

在我看来,目前的模式不是最好的,从准备过程到竞赛模式都有可以改进之处。例如,老教师协助年轻教师准备的过程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参赛选手,可以通过云直播的方式要求其他年轻教师和有兴趣的资深教师一起观看,无论点评是否到位,对大家都具有参考价值。对参与点评的专家也是个考验,胡说八道会让观众不齿的😄。竞赛的模式可以改成随堂现场录像,选手提交若干教学实况录像,这样参赛选手既不会感到紧张,又能反映日常教学状况,还可以节约组织部门的成本,可谓一举多得。评选过程可以由打分改成打分与点评并举,点评在完成打分之后进行,点评的目的是对选手与观众提供教学建议与参考。现在几乎所有大学的课室都具备摄录条件,操作起来应该不会太难,为什么不充分利用那些资源呢?督导组何不换一个角色,通过听课发现教学能手,看到好苗子就着意点拨一下。如果把竞赛过程变成提升教师们教学技能的过程,我相信这种竞赛的意义更加重大,这从不同学校不同重视程度带来的不同结果很容易看出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1240481.html

上一篇:不要误会我对“课堂与前沿关系”的观点
下一篇:你的文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高度
收藏 IP: 125.88.24.*| 热度|

27 黄永义 王安良 王林平 刘立 杨正瓴 谢力 安海龙 武夷山 赵志宏 王勇 胡华明 周忠浩 吴斌 刘世民 杨小军 梁洪泽 曾荣昌 田灿荣 杨金波 李久煊 李毅伟 褚海亮 焦飞 晏成和 张珑 张培昆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