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课堂要结合学科前沿是个荒谬的说法 精选

已有 10812 次阅读 2020-6-26 11:4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曾几何时,现代化教育技术成为课堂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你的课如果没有使用多媒体,那就是跟不上时代,不合格。我是国内比较早涉足多媒体的人,但也是最早摒弃多媒体的人. 虽然学术交流少不了多媒体,有些课程借助多媒体可以适当提高效率,但就数学课而言,尤其是数学专业高年级的数学课,多媒体有害无益. 最早领导们不认同我的观点,强制推行,但若干年的实践表明,我的观点是对的. 领导由必须使用多媒体到不强制使用多媒体,再到数学课不适宜使用多媒体,终于和我有了一致的看法. 问题是,几年的折腾所带来的后遗症并未消除,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些老师偷懒的重要工具. 要验证我的这一说法并不难,分课室停电即可. 有人或许会抗议,我的课就是按照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而设计的,停了电自然就上不了. 我弱弱地问一句:“大学的这门课开设了多少年?是因为有了多媒体才开设的吗?如果不是,在没有多媒体的时代如何上课?人家的制图课都可以徒手上,你的课为什么不可以?”课堂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强行要求做什么,文明时代宜文明做事.

现在又刮起另一股风,课堂要结合学科前沿, 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提出这样的建议. 少林寺的师傅教徒弟绝世武功前既要看徒弟的慧根,也要让徒弟从基本功练起. 例如,先让徒弟干些扫地担水的活,练好体力接着教点基本功,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待到时机成熟后再传授拿手绝活. 你现在要人家师傅刚收徒弟便要结合盖世武学教基本功,这徒弟能安心练基本功吗?基本功还没练好呢,心里便惦记着学那绝世武功. 

大学教育与练武的道理一样,学习要循序渐进,还没学会走路就告诉学生怎么飞,你是要学生先学会走路还是要学生直接学着飞?就不怕学生摔坏了啥也学不成?大学课程千差万别,有些课程充当了扫地担水的角色,有些课程担当了站马桩的角色,甚至直到研究生阶段才会初步接触到真正的武功绝学。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最本质的差别在于前者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技能的培养。

数学是教人如何思考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思想。以微积分而论,这门学科不仅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创造,而且对后续数学及自然科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微分几何中的“切丛”、拓扑中的“向量丛”,还是代数中的“导子”、微分方程中的“广义导数”,无不受到微积分思想的恩惠,这就是“线性代替非线性”的思想。如果没有对微积分深入的理解与一定的数学洞察力,又如何能理解后续理论的深刻内涵?现在的学时本已大大压缩,再以一些不痛不痒的所谓前沿充斥于课堂,学生还如何强化基本功?如何领会微积分的精妙?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伊索寓言中那个父子抬驴的故事,故事大意是:“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不骑!’于是父亲便让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路遇另一拨人,有人骂道:‘真是不孝顺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路.’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没过多久又有人指指点点:‘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儿子累死.’父子俩只好一起骑到驴背上. 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上,是不是驴是借来的.’父子无所适从,便把驴子四只脚你绑起来,用棍子抬着驴赶集.

有单位请了一位据说经常当评委的专家给准备参加讲课竞赛的老师指点迷津. 专家认为某些课不适合参加竞赛,现在竞赛完全按照金课的标准评审,声称要强调学科前沿以及应用云云.看起来金课还是很挑食的,有些课天生就成不了金课,因为按专家的逻辑:‘按金课标准评审,这课不宜参加竞赛’,不就是说这课成不了金课吗?

幸亏廉颇老矣,再也不需要去参加讲课比赛了,也没人逼我去申报天生就不适合做金课的金课, 我这老头子的课肯定也不适合参加竞赛. 因为它太抽象了,抽象得可以肯定非行家不可能听得懂,专家更不可能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学科前沿,至于应用,那只会比课程本身更抽象. 

不过我也纳闷,据说往年专家眼里不适合参加竞赛的课程也经常得全国一等奖,是不是让这课程得一等奖的那些专家搞错了?或者时代变了,标准也变了?不过我要告诉专家的是,这门课程是全世界所有大学所有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重要到什么程度?没有它,别的课就不必学了,这门课就是:微积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1239427.html

上一篇:我教学生教书—为什么我不喜追潮流?
下一篇:我教年轻人应付竞赛与评课的一个妙招
收藏 IP: 125.88.24.*| 热度|

63 武夷山 黄永义 卜令泽 李东风 刘世民 刁承泰 宁利中 马红孺 杨正瓴 姬扬 程高明 杨顺华 郑永军 张勇 杨顺楷 褚海亮 刘庆丰 范会勇 苏进 孙雪 王超杰 王鹏 曹俊兴 王德华 周忠浩 毛善成 朱志敏 李陶 王茂清 衡孝庆 吴斌 胡大伟 田灿荣 刘博 冯大诚 王崇臣 史仍飞 陈日祥 吴嗣泽 李毅伟 王安良 信忠保 梁洪泽 张江敏 王中任 陶涛 姚伟 苏德辰 李庆祥 左宋林 丁克强 段含明 杨金波 刘全慧 王林平 郁志勇 李双双 许培扬 孙学军 梅志平 代恒伟 谢力 chenbaoq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