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文

漫谈知识与“反智” 精选

已有 15337 次阅读 2015-8-22 13:23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 反智主义

漫谈知识与“反智”

古希腊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美德”。英国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法国作家左拉说:“只有知识才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这些是历代人们都铭记的格言。就是说人们的美德、力量和财富都与知识相关。知识的积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我们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无不是和人类所获得的新知识有关。

儒家经典《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话就说得不到位。固然,饮食和性,是人类的两大欲望,但世界上的哺乳类动物,或者说,凡是要使它的物种绵延的大多数动物,饮食和性也都是它们的两大欲望。所以这话没有把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要把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我看“人之大欲”除了饮食和性两样之外,“求知”乃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所以应当说人类有三大欲望,《礼记》的那句话应当改为“饮食、男女、求知,人之大欲存焉”。有人把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定位为“劳动”,说是劳动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其实,会劳动,并且是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动物还有一些,蚂蚁、蜜蜂、白蚁都是会劳动,而且有社会分工的动物,但是它们,都没有像人类那样的社会进步。其关键就是它们没有求知和知识的积累。富兰克林说,“人类是会使用工具的一种动物”。其实,使用工具的实质就是一种知识。工具的产生和改进都是基于知识的积累。

人类不仅能够探求和生产新的知识,而且能够将已有的知识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和逐渐积累扩大,并且通过语言和文字传递到后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人类社会便分化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知识的生产、整理和传播传授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现今专门从事研究、教学、编辑出版等工作的人们,就属于这一群人。

不过,在人类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相反的思潮。这就是“反智主义“的思潮。”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概念,是由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提出的。不管这位美国人怎样说,其实它是在历史上早就存在的一种思潮,或者说是一种势力。

 

什么是反智主义呢?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简单说来,它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它憎恨知识,认为“知识即罪恶”。春秋时代的庄子甚至连先进的杠杆也不屑于应用,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到了瞿秋白笔下则称“知识是脏物”。前些年“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近年的“读书无用论”、“书越读越蠢”、“理科无用”都是反智主义造成的结果和反智主义表现的各种不同形式。

其次,它仇恨知识分子,煽动对知识分子的仇恨。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春秋时代韩非子把“士“(即读书人)称为“五蠹(蛀虫)”之一。元代把知识分子列为仅比乞丐略强的下等人,“九儒、十丐”。近代乃至认为知识分子和资本家一样,是以知识为资本剥削别人而“不劳而获”。

最后,在极权统治之下,要让老百姓无知,便于统治。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反智主义的主张,是与极权统治者的需求是合拍的。历代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一部分文人又为反智主义呐喊,他们一唱一和。这恐怕也就是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中国在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远落后于欧美的根本原因。

看了以上的文字,也许有人会反问:“你不是说求知是人之大欲之一吗?为什么会有人出来反对求知,反对知识呢?”

不错,反智者也是在求知的,反智主义者都是知识分子,而且都是大知识分子。反智的人并不是愚不可及什么知识也不具备的人。反智主义能够流传的背景是,知识多的人与知识少的人之间存在差距和隔阂,反智主义就是利用这种差距和隔阂来做文章。近代反智主义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方面歌颂农民和劳动者,一方面贬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他们正是收集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别。(捕捉这种差别,也是一种知识。)利用这种差别扩大矛盾,歌颂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挑起他们对脑力劳动者的仇恨,再利用部分群众中盲从和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性,以扩大他们的影响。我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反智主义达到了顶峰,那时所有学校、研究单位都停止正常工作,普遍揪斗有知识的“反动权威”。结果造成一场全民的灾难。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口号下逐渐回复正常。

既然咱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反智传统,又有“文革”的反智发疯。虽然经过拨乱反正,反智主义的影响,到现在绝不会不留痕迹的。克服反智主义仍然是我们思想战线上十分艰巨的任务。在科学技术领域,至少应当注意以下两种偏向。

第一种偏向是对已有知识的继承注意不够。在知识上,创新和继承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形式是在高等学校里只注重发表论文不重视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削减基础课的学时而增加专业课的学时。尊重知识,首先的要尊重已有的知识,尊重掌握已有知识的专家学者。在科学研究上,过分强调创新,而对掌握现有的知识注意不够,就是藐视知识表现的一个方面。其实,基础知识没有打好,对已有的知识掌握不够,不仅谈不到创新,连在已有知识的应用上,也会出问题。

记得在若干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两位工程师闲谈,问及他们的工作。他们说是在对一项技术问题攻关,已经干了两年。又问及攻关的题目。他们说,是要用铣床铣一条模板的曲线,在给定模板曲线时,要求铣轮中心所走的曲线。因为在铣床上人只能操纵铣轮中心的行进曲线。这两位工程师都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的,显然他们的基础课没有学好。我顺手把铣轮中心曲线的表达式给他们写出来了。如果这两位工程师把大学的基础课理论力学学好了,就不至于白花两年的光阴。而学好理论力学,在专门学这一门功课的条件下,充其量大约半年的时间就够了。学好基础课,可以举一而反三,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可见对已有知识的牢固掌握有多么重要。

没有扎实的基础情况下,就像前面那两位工程师一样,去创新、去攻关,去撰写论文,要么白花时间,一事无成;要么重复已有的知识;要么由于基础不够,能够解决的是一个不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国现今发表论文的数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一,但论文的质量和重要性实在还处在很落后的地位。特别是其中很大一个比例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拼凑出来的垃圾论文。

我们在建设和城市规划中,对历史上遗留的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设施和建筑没有注意保护,随意拆毁,轻率消除,也是一种对已有知识不尊重的表现。我们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上,没有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走了许多弯路。由北京拆毁城墙带头,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城墙几乎全部拆毁。只有西安、山西平遥少数城市保留,结果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墙的价值又显示了出来,但是拆掉的却没有办法回复了。北京永定门拆了又建,就是一项很值得记取的教训。

第二种偏向就是对基本理论的发展没有留有足够的空间。

中国历史上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的态度上,是有很强的实用传统的。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19072000说得非常直白,由于过分注重实用,科学未能充分发展。1976年他在台湾淡江大学讲演说:我国有些人士以为科学我国古已有之,看了李约瑟的大著《中国之科学与发明》而大喜,盖其列举许多技术发明,有早于西欧数世纪的,足证超于西欧也。然细读该书,则甚易见我国的发明,多系技术性,观察性,个别性,而……弱于抽象的,逻辑的,分析的,演绎的科学系统。举例言之,我们有机械的发明,而从未能建立抽象的动力学原则;我们的光学有凸凹镜影之观察,而未有物理光学(光波之观念);我们的数学有应用性的代数,而无逻辑演绎的几何;我们有磁石的应用,而从未达到定量性的磁作用定律;我们的哲学中心是伦理,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无西欧的哲学。一般言之,我们民族传统,是偏重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这也是清朝时期我们和西方接触败迹后,很易受西方物质文明的表面(机械,武备),而不知这些物质文明表面之下,还有科学的基础的原因。”这种情况是历代反智的必然结果。因为,指导做学问的最高原则“学以致用”就是反智主义在对待科学技术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认为凡是不能马上“致用”的知识都是要反对的。吴大猷所说的那些基本理论所以在中国没有发展,就是这种反智主义直接结果。

“文革”中,“理科无用论”的流行,就是这种传统的延续和放大。那时,凡是主张搞基础研究,或基础理论教学的,都被批判为脱离实际故弄玄虚。例如,微分方程的存在定理,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故弄玄虚和脱离实际,各向同性湍流的研究,被认为是脱离实际毫无意义。在综合大学中理科被批得臭不可闻,教职员中已到了“谈理变色”的地步。

现在,是不是一切都正常了呢?不是,这种遗毒还在发挥作用,一样是基础理论研究得不到重视。在全国八十多个力学专业中,针对基础研究和教学的力学专业竟一个也留不住,一律与工科结合来教学。国家、研究单位和学校大力号召“创新”。但仔细考查号召所需要的“创新”大多是限于“自主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要求去占有市场的商品,都是限于技术层面的创新。而对于基本理论的创新,还是没有地位的。基本理论只有在能够为工程服务,帮助工程制造出能叫能跳的商品时,才被认为有存在的理由。这种情况,还是在继续如吴大猷先生所说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也就是“我们需要发明和技术,不需要科学。”

在这种“实用”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之下,甚至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也是要被改写。例如,把航空事业的发展,说成仅仅是由于莱特兄弟两个卖自行车的创新。而不谈在他们之前大批力学家对空气动力学和航空的研究,更略去有力学家对他们的直接指导,他们更把现代力学说成是由于有了航空工程才开始的。本来近代工程包括航空工程,是力学的产儿,但是在反智主义那里,在“急功近利”者那里,一切都要颠倒过来,要说成力学是工程的产儿。也就是说要说明科学是技术的产儿。不错,近代工程提出了不少力学课题,也推进了力学的发展,但是作为力学学科的整体而言却是远在近代工程之前形成的。他们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无非还是“学以致用”为指导思想在指导一切,无视和故意抹杀基础理论对发展现代工程的指导作用,从而突出劳动创造人的主题。这种思想不仅渗透到教科书中,也渗透到科普著作中。一句话,它仍然指导着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后还会是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

记得周培源先生在“四人帮”最为肆虐的时候,在“理科无用论”甚嚣尘上的时候,曾经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到底是先有核物理还是先有核工程?你们说一切知识都是生产实践中来的,微积分并不是由当时生产实践需要产生的,而是由研究函数的变化率和曲线的切线产生的,三百年后的今天的工程实践能够离开微积分吗?

周培源先生的发问,值得我们永久回味。要知道,反对基本理论、反对科学是反智主义表现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至今也没有泯灭。一个国家要想处于科学的顶峰,必须向反智主义开战,必须给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留出一片自由的领地。否则我们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永远落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915063.html

上一篇:不以成败论英雄
下一篇:陆启铿先生千古!
收藏 IP: 114.250.91.*| 热度|

68 杨正瓴 谢力 周健 霍艾伦 郑波尽 武夷山 李建国 闵应骅 杨顺楷 刘金义 张士伟 张金全 文克玲 李霜文 秦志远 曹聪 邹烨 胡业生 曹则贤 高召顺 冯大诚 牛凤岐 蔡小宁 李兆良 王先恺 朱志敏 杨建军 姚攀峰 姚伟 李超勇 黄永义 汤茂林 史晓雷 王安良 李健 王涛 郝文涛 董焱章 田云川 赖毅维 晏成和 沈小伟 梁洪泽 吕喆 李宇斌 张能立 刘世民 白图格吉扎布 韩枫 wliming cym42 ybybyb3929 fumingxu aliala fishmanHit brns biofans yangb919 L843185006 mbnl Kexuerenwu crossludo nm chengjianchue zhanghongyan zhyzh lrx copi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