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n 同济大学数学系,风险管理研究所

博文

《淌过博物馆》一书的引言

已有 6616 次阅读 2012-7-23 09:25 |个人分类:淌博物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物馆

       这本书由我在科学网上发表的 “淌过博物馆”系列整理后出版。当初写这个系列的初衷是为了呼应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将我的一些淌博物馆的经历和大家分享。虽然写作期间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没有想到的是该系列在科学网上大受欢迎,很多资深的学者、老师都鼓励我整理出书。一时有点惶惶然,因为我毕竟是学数学的,淌博物馆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从没有写过这样的书。还有就是因时间较早,受当时条件限制,图片资料很少,又多次搬家,很多照片流失,博文附的图片很多从网上下载不符合出版要求。最后我还是鼓足勇气将它整理出来。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科学普及出版社苏青社长的热情鼓励,郑洪炜、张敬一、李洁等老师付出大量心血的编辑,也感谢武夷山老师帮我作序,还有很多帮我收集照片的朋友闫瑛、张克威、林仲文、林颖之、周薇、佟新、闫征、谢玢以及科学网博友孟津、刘立、祖乃甡的奉献,丰富了我这本书的图片。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母亲王妙娟女士和我已故的父亲梁孟箴先生,他们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这里有不少照片还是父亲的遗作。

  

博物馆,自然紧系,收藏了各种好物、老物、奇物、贵物、证物、例物等,因其不同的主题,粗略可分为文物类、艺术类、科学类、宗教类、皇宫类、综合类、专题类等。一个城市文化水平的高低,只要看看这个城市的博物馆就可以大致判定。重要的是博物馆所赋有之功能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项。 然而博物馆的意义远不只是收集了一些物品,而是刻录社会发展的脚印,记载人类获得的成就,展现自然神奇的奥秘,揭示历史复杂的矛盾,最终增长参观者的知识,激发访问者的反思。毫不夸张地说,博物馆是集中人类智慧的地方,淌博物馆就是滋润心灵的过程。

 

想起过去的几十年,因为喜欢博物馆,每到一处就去当地的博物馆溜一圈。虽涉馆不深,回首一看,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竟然也泊过上百个,说淌应该不过分。我自知学识浅薄,没有资格高谈阔论博物馆的厚重沉淀,但却可以和大家分享淌世界部分地区博物馆的种种经历。

 

因为不是写教科书,所以本书涉及的一些博物馆可能并不全面,但本人认为是比较有特点而且有代表性的。本书还涉及一些并不能严格称为博物馆的访地,如“大学篇”、“事态篇”所记录的地方。特别是最后一篇世博会,几乎集中了我所写的各篇的特点:科学、艺术、文史、专题、综合、巡回、杂类等,在我看来这些地方具有博物馆的特征和功能,姑且称之为广义的博物馆吧(我的选择原则是以商业为目的的各种展示会除外)。

 

我淌博物馆的经历,应该从我12岁时参观上海工业展览馆开始。

 

那一年,我独自一人,坐了两天三夜的小船,沿京杭大运河从当时所在的刘老涧到镇江,然后深更半夜从镇江码头走到火车站,再搭上去上海的火车,来到上海的爷爷奶奶家。当时的大上海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大博物馆,满眼都是新奇。我一下子泡进了大街小巷,身揣5元钱,舍不得坐4分钱3 站的公交车,成天在南京路、淮海路上野。那时最渴望的就是去文化场所。可是去图书馆没有借书证,为一张电影票可以在电影院门口站半天,书店的书一本要好几毛,所有的钱不够买几本。后来听说原来的中苏友好大厦改名为上海工业展览馆,正在进行展览。于是我便杀到了静安寺,来到工业展览馆。

 

但到了展览馆门口,人家不让进,说是要单位介绍信。我从农村来,哪来的介绍信?莫不是要按手印?或再坚决点,按血手印?我绕着展览馆转了几圈,试图寻找可钻的洞和可爬的墙,未果。只好掏出张纸,慢慢地把手指放进嘴里……忽然,我看到了一批中学生在一个老师带领下正向另一个入口走去。我定了定神,整了整衣服,快步走上前,大大方方地跟上了队伍,昂首挺胸地走过门卫,混进了展览馆。

 

工业展览馆展示了当时我国工业和科技的最高水平。现在想来,当时的展厅里没太多展品,水平也不高,但对于我这个乡巴佬来说,还是大开了眼界。直到现在还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国产设计的1/3大小的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模型。这个缩小了的模型仍然占据了一个大展厅,让当时的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个模型的说明不多,我的物理知识也很有限,我缠着工作人员问个不停。除了工业展品,还有各种工艺品,有刺绣、牙雕、漆器、景泰蓝等,漂亮得不得了。我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地转,流连忘返,直到闭馆,被工作人员轰赶出来……

 

 

前天的中苏友好大厦,昨天的上海工业展览馆,今天的上海展览中心

 

也许有了12岁那年的经历,博物馆对我而言很神奇,每到一地,我总要打听当地的博物馆并去淌一淌,更何况大多数博物馆很友好,参观免费,更不要介绍信。然而,前不久路过的我心目中博物馆圣地 已更名为“上海展览中心”的原中苏友好大厦正在进行房展,商业气氛浓烈……
 
——————————————————————————————————————
补记:非常感谢有读者对“淌”的质疑。“淌”是个中性词,没有不敬的意思,恰恰相反,反应了淌者的谦卑。博物馆博大精深,水深不可测,集中了人类集体的智慧和记忆,没有个人敢说可以将其掌控于股掌,有无数资深而睿智的学者穷其一生也只能在某一小方面有所造诣。但博物馆却是对全民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学识和水平去感悟去学习去收获。我一个外行也只能涉水不深,湿鞋淌过。但我却有很多心得和大家分享,这种心得一定会有共鸣者,事实上,科学网博客的反应也证明了这点。听说国内不少很好的博物馆门可罗雀,国人出国热衷于奢侈品商店而不是博物馆,这些都让我很痛心,我愿为推动博物馆文化出一点点绵力。这就是我出书的原因。博物馆不会因为我的淌而变得浅薄。就像大海不会因为海边有那么多捞小鱼小虾的淌海人而不再伟大、深邃和神秘。运气好的话,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好奇心像牛顿那样得到大海的馈赠捡到几个耀眼的贝壳。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46-594820.html

上一篇:西藏 — 离天最近的地方(7.纳木错)
下一篇:参加讨论:如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收藏 IP: 222.66.175.*| 热度|

32 刘旭霞 宁佳 陆俊茜 曹聪 吉宗祥 陈湘明 邸利会 谢强 赵宇 卫军英 武夷山 陈小润 廖晓琳 丛远新 柏舟 张伟 王春艳 张天翼 李志俊 苏德辰 周可真 王芳 武京治 李泳 翟自洋 黄锦芳 俞立 王修慧 张洁 anonymity wwxxmm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