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创新:野地里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已有 10608 次阅读 2011-8-8 08:52 |个人分类:空闲时光|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 参天大树, 野地

这几天在内蒙做产品测试,中间空闲看了两部电影。其中有美国经典的大片《钢铁侠》,这个片子应该没什么文化品位,但是里面展示机器人技术的想象力是令人赞叹的。记得有一次道听途说得知,美国做远景规划,请的人里面一定有好莱坞的编剧,我肯定相信。做科研的人就要有比好莱坞的编剧更好的想象力才可能做出好的科研,按部就班的不可能做出特别好的成果。而现实是什么情况?前两天美国的报纸讥讽中国把仿制境界推向了极致。话虽然很难听,但是现实确实不好辩驳,我们的工业领域很难见到独立自主的产品(指的是核心想法,不是小打小闹的小革新)。中国人是够努力的,但是为什么还会这样呢?联想到最近几年发现的科研现象,还是我们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理念有相当的值得反思的地方。在自然界里,野地里才能长出参天大树。在创新领域,一样需要呼唤野地里长出的苗苗。
 
现象一、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多。在北京待了18年,终于知道城里的孩子是怎么受到教育的。小时候,特别羡慕城里的孩子能够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很好的体育设施,很好的音乐美术教育,很多的图书以及很好的老师。但是现在发现,那些最多能阻碍村里的孩子成为艺术家(有时候也还有点机会,但是较少),可是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来说,那些欠缺带来的影响未必就是不可挽回的。而城里的孩子整天参加各种补习班,从小学开始,瞄准好的大学而努力,一切为了升学。这些社会氛围使得学生尽管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并且能够得到很好的考试分数,也能上很好的大学,但是创新所需要的最核心的东西:自由的想象力很早就丧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从很多好大学上来的研究生,基础不是不好,条件似乎也不错,缺少最多的就是创新能力。很多学生最多就是个很好的执行器,就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些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深刻的关联。
 
城里的父母过于关注子女的学习,一切都安排的很紧,小孩子从来没有自己真正的空间。作为弱势群体,小孩子只能照着父母的旨意做。而农村的孩子,由于父母没有文化,或者没有时间,属于散养的,只要能够突破教育的天花板,那保留下来的野性对于后天的科研是非常珍贵的。如果我们的后代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那么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值得怀疑。在《一生的学习》中,作者质疑,律师是需要拿到资质的,法官也需要资质,教师也有,可是作为最重要的教育主体,父母,凭什么就天生拥有教育权?很多父母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断地雕刻自己的孩子,主观上,他们是好意,可是对教育的无知导致他们客观上在伤害自己的孩子。再好的苗子也经不住折腾。折腾到最后,得到的就是个乖孩子,可是乖孩子并不是能够创新的好孩子。
 
现象二、我们教育中提供的信息是非常不完整的。回忆从小上的各种教材,除了数学还算是很成体系外,语文、哲学和历史等课程内容真的不能说好。虽然编写教材的人非常的努力,但是效果的确不怎么好。我们只能听到一个声音,或者是一个说法,不能看到多个互相对立的说法。大人们似乎是为了负责任,生怕把孩子教坏了,所以尽可能的只教所谓好的材料。事实上,没有比较,就没有好坏之分。当我们只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除了记住,似乎没有办法去区分和比较,更不能作分析。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们看到事物的多个角度,否则看似是对他们的保护,其实是伤害了他们的判断能力。所里研究生面试,我们会发现对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所有的学生给出的答案都如出一辙,这不是好现象。创新是要鼓励新思想,新的看法,而新思想是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我们都要在工作之后,或者进入了大学之后,才有机会补充中学以下教育信息的缺陷,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很多时候就丧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现象三、社会氛围缺少宽容。我们的社会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作为普通人,没人要求你什么,只要不违法,只要不违反社会习俗,那就是个好同志。但是作为社会的精英,尤其是领导,或者是所谓的科学家,社会的要求就很高,有时候甚至感觉要高到圣人的角度。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有个性孩子的成长。我们无意中在寻求完美的人。可是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能力有限,完美无缺的人也许存在,但是绝对不是你我。这种不宽容的氛围还使得很多人学会了伪装。因为成长都要犯错误,但是社会不允许你犯错误,于是就需要隐藏自己的错误。长此以往,我们似乎看到了不少比较完善的人,但是那只是表面,我们被表现出来的假象所迷惑。很多时候,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缺点的人,要么是无用之人,要么就是善于伪装的人。其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我们对于别人犯错误都能多点宽容,其实也正是给自己更多的机会。中国人喜欢围观,喜欢看别人的笑话,自己其实就是环境,在笑话别人的时候,也正是挖了一个将来自己也要跳下去的大坑。
 
现象四、社会氛围物质化严重。有时候看电影,听歌曲特别怀念几个特别的年代。文学作品喜欢看上个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前后的作品,那两个时代,人们有许多的理想色彩。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个被物质严重扭曲的时代,缺少了创新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就是理想主义。没有理想主义作为催化剂,我们的知识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所有的人都去追求物质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我,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获得幸福。我们越来越变成了短视的现实主义者。其实真正的现实主义者正需要理想主义作为辅助,才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看着我们的学生津津乐道于公务员,外企,白领。这些都是物质化的象征。也许中国人的记忆中一直是饥饿和战乱,对物质的渴望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这会让我们走更长的弯路。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在往这些方向努力,我们国家所谓的创新还需要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我真心希望,我们能够多点理想。
 
总的来说,导致我们创新性不足的原因非常的复杂,但是社会氛围和教育是两个主要的方面,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做起,不能有效的改善这个大环境,那就不要奢谈创新。什么指标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创新力的严重缺乏。我们呼唤宽容,呼唤理想主义,呼唤野性。让我们的后代生活在空旷的大自然中,接受磨练,接受洗礼,才能真正长出参天大树,不然,都在温室中培养,迟早我们都会后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472890.html

上一篇:从某部评奖归来看中国科研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一篇:科研中的布局
收藏 IP: 123.178.54.*| 热度|

27 许培扬 郑波尽 肖建华 王海辉 张婷婷 刘文 洪昆辉 赵新铭 逄焕东 张玉秀 马国林 曹贺贺 于锋 郭桅 刘洋 王节涛 郭向云 白图格吉扎布 鲍海飞 王启云 吴吉良 kaicn pla adinaliu jlx1969 zzjtcm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6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