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cl2822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英雄死得好冤枉——记中国共产党著名卧底英雄钱壮飞

已有 10777 次阅读 2009-2-8 23:1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钱壮飞, 金沙县, 大渡河, 地方武装, 钱壮飞, 金沙县, 大渡河, 地方武装

钱壮飞(1896-1935):寿40岁(虚)。 中国共产党著名卧底英雄。 曾任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机要秘书. 1896年生于浙江吴兴(今湖州市)。本名钱北秋,又名钱潮。早年就读于湖州中学,后考入北京医专。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上海考入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主办的上海无线电训练班后,日益得到徐的信任。1928年秋,徐恩曾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后,就将钱壮飞留在身边,担任该局秘书。后任徐恩曾的私人秘书。 所谓无线电训练班和无线电管理局,实际上是国民党的特务机构。1929年12月,徐恩曾正式出任南京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中统前身)主任。就任前,他特意把原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私人秘书钱壮飞也一块儿带了过去,并任命钱壮飞为机要秘书。 1931年4月,中 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和特务机关连续向蒋介石、徐恩曾发出顾顺章叛变的电报,但均被钱壮飞截获。钱壮飞立即派人赶到上海向中 共中央报警。周恩来、陈云等领导采取紧急措施,才使得中 共中央领导人、中 共江苏省委以及共产国际在沪机关全部迅速地安全转移,使党组织避免了一场特大灾难,对保卫设在上海的中 共中央机关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1931年,钱壮飞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二局副局长。1935年,在红军长征南渡乌江时,遭敌机袭击牺牲。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曾经多次谈到钱壮飞和李克农、胡底打进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后对党作出的巨大贡献。他曾说,如果没有“龙潭三杰”,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存在了。[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85年5月2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息烽县委向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报送了一份{关于钱壮飞烈士牺牲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说: 据查,中央红军于1935年3月29日夜,从金沙县沙土.后山一带南渡乌江;30日晨,大部队进入息烽流长一带.31日中央纵队和红一.二.五军团的部队在九庄遭到四架敌机轰炸扫射,有100多红军指战员殉难.当时钱壮飞所在的中央纵队虽未在九庄,但在此期间因各种原因掉队而流散在流长一带的二十九名红军干部.战士中,现经查明,已有十八人系被当地地主土顽杀害.其中有位自称"夏树云"的"营部秘书",在红军大部队离开流长乡的第二天(即1935年4月2日),来到流长乡的客户寨.宋家寨一带.据尚健在的当时目击者回忆,这位红军干部的脸色很不好,走路很吃力,好象有病;年约40岁左右,瘦高个,留分头,外省口音,身上背有一个包袱,手拿布雨伞.当天晚上,他就被国民党的反共"清乡委员".区长宋子祯及其爪牙罗绍安等人(全国解放后,宋.罗二人已被人民政府镇压枪决)密谋,骗说愿带路追赶红军部队,在宋家寨右侧约一华里的山脊上,将他强行推下一个叫"没良坑"的约有五六十公尺的山洞,并用大石头砸向洞底,当即将其害死.前些年当地曾组织人员下洞去寻找过这位红军烈士的遗骨,但因事隔几十年之久,什么也未能找到.这位红军干部随身所携带的物品,均被凶手掳去,书籍.印章等当即被烧毁,只有一床黄绒军毯,现尚存遵义会议纪念馆内,编号八四五. 息烽县委的报告最后认为: 经过反复调查和综合分析上述遇害红军干部的身材.年龄.口音.行李,以及目击者回忆其相貌,可以较有把握地断定:1935年4月2日在息烽县流水乡没良坑殉难的自称夏树云的红军干部,即当时担任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遵义会议后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的钱壮飞同志. (引自http://hi.baidu.com/wjackfootball/blog/item/6851ff1ff0f5dc0b314e1521.html) 2008年12月中旬,我到过贵州省的金沙县,那里地形起伏不很大,农田较多。据县领导和有关人员介绍,钱壮飞家条件较好,投身革命,工作出色,立功甚多,但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却在红军长征途中被金沙县地方武装杀害。 闻之心理很难过,一代英雄,死不知葬身何处。痛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59-213693.html

上一篇:千秋国宝,九鼎何在?
下一篇:最牛的汉字组合——一二三字组合
收藏 IP: .*| 热度|

1 王铮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