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博主黄佶老师发布博文--《我心目中的数字化学术发布和交流平台》,建议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学术论文。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做个践行者,尝试将自己尚未发表过的教学研究论文放在博客上发表,借此与同行交流。鉴于科学网的影响,在这里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也许比某些纸质杂志影响更大,交流更方便。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开卷考试更加全面地检查教学效果、杜绝作弊的方式方法,以求让学生考出尊严与水平。本文的认识是我自己的经验之谈,为原创成果,不当之处欢迎同行批评指正。希望借此互相交流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在这里每个读者都是评审专家,都可以发表看法。
本文初稿两年前就完成了,先后两次投往某杂志教学研究板块,但两次均被遗漏而毫无反馈信息,因此决定不再向该杂志投稿。因博客上发布尚未被看做发表,可以当做预览,故其他杂志若想刊载本文,可与作者联系。
=====================================================正文如下
《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开卷考试分析*
吕洪波
(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266580)
摘要:本文作者在《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中率先尝试开卷考试,经过五年的实践检验,效果良好。在介绍了考卷特征、考试规则、考试效果及反馈情况之后,作者对这种考试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可以获得四点好处:一是考试本身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二是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三是改变“考前背重点”的片面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课程内容;四是更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这种考试方式鼓励学生考出水平、考出尊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值得在性质类似的课程中推广。
关键词:双语教学,开卷考试,杜绝作弊,良好风气
在二十多年的地学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类似于《地球科学概论》这样的综合性地学专业基础课,本科教学中的考试环节考的是什么?是考学生对教师所划分“重点”的死记硬背还是考对课程的全面理解?答案显然是对课程的全面理解。然而,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考题篇幅有限,无法覆盖各个章节,因此讲课结束后往往需要教师对课程划分重点,而学生考前则对所划重点死记硬背。这样做的结果是:考试成绩不能真实而公正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易养成“猜重点”、“押题”等不良习惯,更因题量有限剩余时间较长而给作弊者提供了机会。
事实上,让学生对整本教材或讲授内容全部死记硬背显然不现实,而且也没必要。
我自认为对地学常见现象的基本概念理解已经很清楚了,但也不能完全记住各种地质现象的文字定义与描述。然而,我在地学实践中却将这些原理运用得很好。为了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准确的分类与命名,在撰写地学论文中我总是经常查阅地质词典、经典文献以及最新进展等,而不是仅凭当年学习相关课程的记忆。既然教师自己都不能“背诵”定义,那为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呢?反过来看,即使靠死记硬背答题获得了高分,也不一定反映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就高。
既然如此,为何不改进考试形式,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全面地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呢?为此,我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是考试题目面广量大,覆盖全书,全面检查学生掌握各个章节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与特征等。
其次是开卷考试,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泥潭中解脱出来,转而关注对基本原理的全面理解。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改进,也从根本上杜绝了作弊之风。学生们体会到:没时间作弊,不需要作弊。教师也体会到:不怕你作弊,没办法作弊。
本文作者自2006年开始在《地质学专业英语》中实行开卷考试,效果良好。两年后在地质学专业《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尝试开卷考试,至今已经进行五个轮次。现将考试方式、效果以及引发的思考与同仁们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一、开卷考试特征与效果
(一)考卷特征:
以英文为主,重要的专业词汇后面标注相应的汉语注释。考题面广量大,用5号字以A4纸印刷共9页。题型为:选择题、填充题、读图题、作图题、小问答等。虽然试卷用英文出,但考的不是学生的英语词汇。除了在专业词汇后的括号内加注汉语外,考生可以任意用中文或英文回答问题。虽然题多量大,但考生要写的东西并不多,因为教师出题时已经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力求做到内容覆盖全书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而学生不需要写多少字,只要大家对课程内容比较熟悉,就能比较好地完成答题(图1)。倘若掌握得不好,虽然有教材做参考,考生也无法答卷,因为平时不读书可能连教材中描述的地方都找不到。面对这样的考卷,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写”,而是阅读、理解并迅速给出正确的判断。
图1《地球科学概论》考卷片段(答题不需要写多少字:重在理解)
(二)考试规则:
规则一:考试过程中唯一的参考材料是本文作者编写的《地球科学概论》英语教材(吕洪波,2006)。不准带电子词典等其他参考材料:以示公平,便于考场管理。
规则二:学生对考卷中任何英语单词不明白均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负责告诉考生该词汇的中文词义。此目的是尽量消除因为个别单词掌握不好而造成答题失误。当然,假若某同学一直问老师单词,那他就浪费了答题的时间,就无法完成答题了。因此,总体上掌握好的同学答题快,成绩自然就好。即使英语水平稍微差些,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英语太差,连最基本的词义都不知道,那影响就大了,不过能进中国石油大学的同学都不存在这个问题。
规则三:两个小时准时交卷,无论回答完毕与否。只有极少数同学能轻松完成所有答题,绝大多数同学即使基本完成答题也没有剩余时间,而掌握不好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答题的。最终成绩采用浮动计分法,将总成绩优秀者的比例控制在25% 以内。
(三)考试结果及情况反馈
计算方法:标本测试(30分) + 期末成绩 ´ 70% +(浮动幅度)= 总分。
五年尝试结果比较满意:一般情况下两个班共六十多名同学,十几名优秀,绝大多数良好,极个别的六十多分。由于同学们答题都比较好,四个轮次考试最终成绩都是下浮几分,目的在于控制优秀(90分以上)人数。
每次考试批改完考卷后,我都将考试情况在学校BBS的《师生交流》、《教学建议》等栏目发帖通报,并利用这种窗口给学生分析试卷,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考试后还能有一次学习的机会。这也算作我给每届学生主讲这门课程的最后一堂课,学生反响不错,效果良好。
二、双语教学课程开卷考试方式分析
(一)考试本身也是极好的学习过程
考试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途径,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是平时学习过程的延伸,因为考试过程中翻阅教材获得的信息印象会特别深刻。由于考题面广量大,涉及课程的各个章节,答题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全面复习的过程,因此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过程。遇到掌握不好的地方,答题过程中若因为英语单词不会而问老师,估计印象特别深,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忘记了。若某些答题不满意,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或者查找教材相关部分来核实,也是个不错的补救过程。
(二)从根本上杜绝作弊歪风
这种考试方式另一个优点是:几乎完全杜绝作弊歪风。因为题量大且单个题目分值小,要获得高分必须多答题。考试时大家都忙着回答自己知道的内容,没时间光顾别人的考卷(当然,监考教师至少2人,也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内容没把握的地方可以查阅教材中的叙述或示意图等相关内容,即使某些题目没有完全对应的答案,但毕竟基本概念有助于回答问题,比抄袭别人的要有把握。当有个别英语单词不明白时还可以问老师,无疑强于看别人的。假若掌握得太差,即使抄袭别人的点滴也不起作用,因为9页试卷太多了。抄袭不如问老师,谁还去作弊?结果,考场秩序良好,没有任何作弊行为(见图2、图3)。
(三)改变“考前背重点”的片面方式,形成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良好学风
高校学生考试已经形成一种不良习惯:考试之前学生想方设法向教师打听重点,而有些教师则给学生划定重点章节、重点内容。学生在临考前几天拼命背诵重点,但考完后就再也不看教材或笔记了。这种习惯使得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全面掌握各个章节,表面上已经掌握“重点”了,其实没有全面掌握一门课的内容。这也造成学生平时不注意听讲,甚至经常旷课,等到临考前抱着侥幸的心理突击背诵别人整理的笔记等现象。考试成绩好的,往往是能“猜重点”或死记硬背的人,这是不公平的。
本课程尝试的开卷考试,面广量大,覆盖全书,没有所谓的“重点”。学生不得不浏览全书。尽管没有将“重点”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但却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知识。学习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由被动变主动,对知识的理解重于背诵,有利于延长记忆的时效,更有利于今后在科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工作中不断更新自己的地学知识。
(四)消除紧张情绪,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
以前闭卷考试,划重点后学生有选择地“背诵”某些内容,很多学生则习惯于“猜重点”。但由于猜测的水平不一,猜中多的多得分,猜中少的就少得分。但猜中多的不一定是掌握多的,有时仅仅是幸运而已,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一门课的真实水平。更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同学考场紧张,一看没猜中的题目就慌了,将本来已经“背熟”的东西也忘掉了,大大影响了答题效果。
本文所介绍的开卷考试从同学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紧张而不慌乱,放松但仍认真。这就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达到测试的根本目的: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我曾经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讲: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良好的考试风气,考出水平,更要考出尊严。这样的开卷方式不仅客观地检验了教与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在高校形成良好的考试与学习风气。
图2:考场秩序井然(吕洪波摄)
图3:教师在黑板上将学生问的英语单词写出来,供大家分享(吕洪波摄)
参考文献
吕洪波,2006. An Outline of Earth Sciences(地球科学概论)。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山东东营,367页。
黄佶老师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75&do=blog&id=65265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