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与中国报的芦山 地震的震级不同?》是篇好文章。如果不打着“科普”的旗号就更好了。因为从跟帖者的回应看,稽老师的帖子的说法“欺骗”了不少人。
也许用“欺骗”的说法在修辞上有些过分。但是这个帖子的确是
把个单纯的学术问题政治化了。
Quote
稽老师说:
最基本的震级标度有4种:矩震级MW,近震震级(ML)、体波震级(Mb和MB)和面波震级(MS)。中国地震局系统过去一直采用面波震级Ms(国家标准GB17740-1999),这样做不仅不太科学(见图1)、更不与国际接轨,报出的震级在民众中常造成疑惑。作为体系外的我,不清楚地震局系统为什么要一直或还要继续使用面波震级呢?震级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不宜人为的修改。
按说这个说法也没有什么大缺陷。但是既然是被“戴红花”了,就要评判一下这里的说法,以示正听。作为体系外的人士,在不清楚地震局系统为什么要一直或还要继续使用面波震级的情况下,给国人的做法扣上一个“
不仅不太科学、更不与国际接轨”的帽子,实在是有些过分了。镜某以为,人在做判断的时候需要有两类思考:他人也像自己一样的聪明和他人或许不如自己聪明。显然,稽老师做出了“他人或许不如自己聪明”的判断,与整个行业的做法“为敌”了。
首先,作为一个常识的判断,既然有那么多种的震级标度方法(指标),就意味着都有些各自的道理。并没有后来的矩震级M
W的说法比其他的“更科学”的道理。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国际接轨的问题。
其次,地震的震级,作为一个自然现象的观测指标,与释放出来的总能量成比例的矩震级M
W的说法固然不错,但是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震灾的判断指标显然不合适。因此对地震还有个烈度的指标。而且对应着某一个地震,烈度指标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个距离的、地域的、建筑结构的函数。
第三,对于救灾而言,及时报出准确的震级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把地震发生的大概位置、大概的受灾情况(烈度),
在最短的时间里算出来、报出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反应,调集力量救灾。而作为自然现象的地震的震级,以后有时间再修正、再精确地计算就是了。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汶川地震后约10分钟公布的汶川地震震级为7.9级,自始至终没有再修改过,汶川地震的USGS这个震级得到国际地学界较普遍地采用】只能说明美国人在这方面的技术领先、实力雄厚。国人不能在震后十分钟内算出这个地震震级来可以说是“落后”。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及时报道并且通过震级来推测受灾情况,整合救灾的资源,才选择了比较简便的、省时间的、利用当地的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的振幅和时间响应来推测地震发生的位置和震级的方法。这样选择,应该说是个结合实际情况的十分合理的判断。没有理由受到“不科学”的批判。
美国人为不是为了要测地震按了地震仪。美国人是为了监测地下核试验,在全球的陆地海洋里布下了相当数量的地震仪,并且有很好的解析技术。作为这个系统的“副产品”,美国人可以比较准确地知道在哪里、发生了多大规模的地震。如果说“国际接轨”,单纯的思考就是要具有与美国人同样的仪器设备。冷静地想一下,好像并没有必要吧?穷人过日子不能与富人去比。
如果有人主张为了得到更高的在地震发生后推测震级精度,而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费用的话,恐怕要会被人耻笑。因为花大钱去当
事后诸葛亮的事情并不光彩。
固然震级的大小左右了受灾的程度。但是震级的大小并非是决定震灾规模的唯一数字。完全没有必要去介意美国人的震级标准去决定中国人应该如何救灾,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思考什么“国际接轨”的事情了。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同样的地震释放能量,为什么有些国家的灾害规模就可以小些呢?因地制宜地制定、修改国人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耐震标准,比修改一个震级度量指标的选择方式有意义得多。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第一时间里发出准确的震级有意思么?
日期: 04/21/2013 09:21:09
这时与其要慢的精确,不如选择快的不精确的指标。日后如何“定级 ”,在这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