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警方抓人是根据他们所掌握的证据依法行事,在此阶段并没有什么“冤不冤”的问题。就好比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总要调查一下么。
方博士如果今后可以不再遭受恐吓,这个“破案”当然是个大好事儿。只是方博士的工作属于“高风险”,各类恐吓怕还是少不了。有时候“名人”也会被多数人“绑架”着走。比如说英雄的遗孀是否可以再嫁的问题就是个“两难”的事例。
镜某不主张根据肖大夫在网上的言论、根据警方对他的拘留的事实在现阶段对他“说三道四”的。小吴老师的意见无疑是个理性的声音 [
www.sciencenet.cn]。即便是肖医生被法院宣判有罪,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开博客的权利还是有的。
过去国人的教育中只说“还乡团”是如何残忍,很少提到农民暴力、土地改革中的大众的残忍。从历史资料上看,两者不过都是半斤对八两。国人看自家的事情往往看不清。这个时候不妨看看巴以之间的矛盾就可以理解一些了。打到什么时候算是头呢?总要有个解决办法才好。为此和平就要有作出牺牲的人。而方和肖都是不肯作出丝毫个人“牺牲”的人物。
镜某比较关心的是制度的建设。因此,就很关心如何来“证明”肖医生是袭击事件主谋。这个事情做好了才是第一要紧的。作为“普通老百姓”,镜某自然也关心钱的去向问题。买凶的钱是如何分配的?以及举报的20万是否有了得主?等等的。
据说有种“标准”的举报方式:举报人可以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得到报酬。很是令人感叹的“智慧”。
有钱人多了,诱拐的事情也就令人担心了。出了事情怎么办?有些“好事的人”总是这样问。这的确是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安全总可以成为不做事情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只要一做事情,就要有风险。当然想到有风险,作出预案来也很重要。比如上学也要交保险,为了保证在学校活动中发生意外时的费用。当然由此也会出现“骗保险”的事件。
如果镜某做保险行业,一定要与卖钻戒的拼比一下。都说结婚要钻戒,镜某则主张买承诺一份“生命保险”。男人是“抵押”,发生意外死去时,可以有笔“死亡”契约金留给“遗孀”。这个比买个钻戒什么的划算多了,简直就是男人的“卖身契”。当然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到了年头也可以把集攒的保险金要回来,再来个惊喜。那时候就要改个歌词了:你说我爱你有多深,“保单”代表我的心。
这种“爱心”保单虽然很好,但也让人有些“被绑架”了的感觉。大众的所谓“支持方博士”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绑架”呢?很多时候大众需要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高兴”、要“刺激”。君不见,大众看到肖医生被抓,还没有审呢就“欢呼”起来了。比起事件的“真实性”来,报道的“新闻性”更显得重要。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