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chengzhi 社会热力学、相对论和宇宙学、暗物质、地外文明

博文

难以消除的人类灭绝因素——短视

已有 4712 次阅读 2012-5-22 07:58 |个人分类:博客大赛|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动物, 能力, 如何, 影响

  大凡动物都是短视的,也就是说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对以后的情况如何,则并不会给予太多的注意力。
  与动物不同,如果是今后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人类会有一定的预见能力,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了解到自己在今后的几天或几个月,甚至几年中可能发生的灾难,则会出现忧虑的情绪,并开始为今后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各种准备和安排。灾难发生的时间越近,这种忧虑会越严重。而如果灾难发生的时间越久远,则这种忧虑的情绪就越少。
  可以合理地进行推测,对于一种生物来说,其智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对未来的忧虑的能力。智力水平越高,值得其忧虑的事情越久远。这可能是为何学历高的人士容易得抑郁症的原因。
  不过这种忧虑也还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自己,涉及到他人,则这种忧虑水平又会有所区别。
  如果是自己的子女、家人等,如果涉及到可能发生的灾难,则虽然自己本人不会受到影响,但还是会增加自己的忧虑水平。
  然而这还是有个限度的,如果是子女的子女,则这种忧虑水平又会更低一些。至于若干代以后,则基本上就形同路人了。这还是表明了这样的规律,就是离自己越久远的事情,跟自己的关系就越小,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可以值得自己去忧虑的了。
  这就是很多研究探讨人类、地球灾难的学说难以获得人们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几百年以后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
  如果按照前面的分析,这是符合常理的,或者说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反倒是一个人为了几百年、甚至几万年以后人类可能遇到的灾难而忧虑不堪倒是很有问题。至于过去以为宇宙会出现“热寂”现象而自杀的,则更是走了极端,说明这些人心理方面有毛病了。
  虽然这种源自动物本能的情绪让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事情上,但是自然规律又是不可违背的。既然人类已经探明了很多的自然规律,为何属于其中一种的“灾难”学说就不可以引起更多的人的注意,并在当前做好准备工作,让人类能够在地球上延续更长的时间?
  于是一些“灾难”学家们尝试着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跟当前的一些事情联系在一起;或者采用借古讽今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学说;又或者借用其他的学说来警醒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学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然而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当年古巴导弹危机。当苏联人将导弹部署到了美国人的家门口的时候,人们特别关注到底核弹轰炸了美国以后会发生什么。于是人们借用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学说来说明,核武器的爆炸就具有当年小行星相同的威力。这应该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学说得以获得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而到了现在,全球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化石能源的消耗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时候出现了古生代以来地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其实这些成果无非就是想说明,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最终都可以导致地球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现在人类再不加以节制,恐怕会落得跟恐龙一样的结果。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尽管这样的分析很有科学道理,也有很多实验数据。但是人的忧虑水平会随着灾难可能发生的时间而有所不同,如果灾难不是马上发生在眼前,这些理论无论说的多么严重,也只是博得一笑而已。试想一下,如果需要几万年人类才灭绝,很多人还是觉得有点不耐烦了——怎么需要这么久?
  当年小行星撞击地球学说能获得广泛关注,并提升人类的忧虑情绪水平,原因在于有一个很现实的核战争的问题,再结合令人紧张的美苏两大阵营的各种冲突,其效果就如同好莱坞大片那样令人心潮澎湃。现在的温室气体效应虽然比当年的“撞击说”更有依据,但可能产生的效应还是久远了一些,故目前在国际上基本上就被当作是一个消遣的话题来谈论,真的到了要收税的时候,就开始翻脸了。
  更糟糕的是,科学家们的糟糕的表现令艺术家们也颇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既然科学家们找不出能够引人关注的焦点,那我们就在艺术作品中给老百姓们描绘一下这些情景吧。于是各种灾难片应运而出。像当年的有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影片、外星人入侵地球影片、大陆沉没的影片、生化危机的影片等。不过这些似乎都还是久远了一些,现在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电影《2012》了,这总够近了吧?该忧虑了吧?据说还真有人相信了,辞掉工作,把所有积蓄都花光了,只是到了没钱的时候才想到日子还是得继续过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477-573622.html

上一篇:可怕的结论
下一篇:我的青年博客大赛文章归类
收藏 IP: 116.199.85.*| 热度|

4 骆小红 杨秀海 武夷山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