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hai

博文

论结构

已有 452 次阅读 2024-5-16 22:45 |个人分类:工作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09-05-30 07:36:46)

     吾始终认为结构是宏观事物的本质表象,是事物品质的宏观显现,是经过挤压、拉伸和扭曲之后不变的东西。虽然从组织力方面来解释存在诸多困难,但是结构仍然是人类试图解释自然过程的有序性而首先使用的手段。

    文章如此,人生也是如此矣。也许就是所谓的结构主义吧!其实,这个世界既是唯结构主义的,也是非结构主义的。由于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用来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所以吾辈不得不将结构看成是生命活动有序性的主要基础。

    首先,无论是怎样的生命现象,都将发现有扰动,并且在其扰动后能够进行调整的可能性。吾始终认为世界是混沌的,混沌是由于宏大而复杂所致,宏大而复杂则不能够稳定,非稳定之平衡就是生命了。然而,固定的结构只能对某些确定的事物变化做出反应,而不能恰当地对其任何“一种”变化做出反应。也就是说,机器永远是机器,计算机是机器,所以计算机永远不是“人”。

    然后,机器结构与生命结构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机器结构总是由同样的成分而构成的,也就是吾常说的”精确复制“,而生命结构则不同,生命结构在其自身构成物质不断分解和替换的连续流动状态中能够得以保持其稳定性。生命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有序过程的表现,过程是其存在的形式,并且也只有在过程之中才得以保持。

    也就是说,生命结构的本征有序性必须在生命过程本身中寻找,而不可能从先前确立的结构中找到。

    最后,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汝不难在个体或者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看到,极其多样的生命现象中存在作仅固定一种功能的现象,或者叫做“逐渐机械化”。从具有较少机械性的和较多可调整性的状态,到具有较多机械性和较少可调整性之状态转变。

    生命过程是由整个系统中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或者动态有序所决定的,这也是以有机可调整为基础的。其次,逐渐机械化发生地过程,既是原初整体的行为分化为受固定结构控制的各自分离行为之必然。如同人生道理,大善前提下的小恶,大恶前提下的小善,所以,不可以恶小而为之,也不可以善小而不为之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434413.html

上一篇:生虽偶然死却必然
下一篇:论答辩
收藏 IP: 175.164.1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