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未必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表达

已有 34336 次阅读 2014-11-17 21:46 |个人分类:水文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河有水小河满

                                         —— “大河有水小河满”未必表示“违反自然规律”

                                 ——“河”的二义性是造成各路人马自说自话的原因

                                 —— 貌似自然天成、实则整容出场的“水到渠成”

                                 ——所谓谚语“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最早出处在哪里?

                                 ——不少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怎么办



                                                      “大河有水小河满”场景示意图1

(摘自:《石津灌渠放水啦!如此生命之水令人高兴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363cba0100hewn.html



                                              灌渠放水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场景示意图2

    (摘自:《惊蛰时节之云中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a5c0ef0100h3e9.html


                             

                                                   “大河有水小河满”场景示意图3

                                    (摘自:《电排站24小时抽水灌溉保春耕》  

                http://www.fswater.gov.cn/xwzx/fxkh/bsxx/200902/t20090212_1185190.html


                             

                                                    小河没水啦!—— 大河有水小河满”场景示意图4

                                      (摘自:《白莲河水库“毛细血管”不畅 大兴水利成遥远的回响(图)

                                                http://news.163.com/11/0530/07/759KUKI100014AEE.html


                                   

                                             “大河有水小河满”场景示意图5

    (摘自:《都江堰放水节上的歌舞表演》http://epaper.uschinapress.com:81/qiaobao/html/2013-06/05/content_850858.htm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口号曾在中华大地响彻多年。

     最近,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俗语,“大河有水小河满”忽然被普遍指斥为违反自然规律。比如,《“大河有水小河满”-一句宣传几十年的错误口号》一文就认为“‘大河有水小河满’违反自然规律。一时之间,应者如云。“小河有水,大河才会满”成为新的图腾。

     在我的眼里,以上两种说法似乎都是局部真理的化身而已。

     有人提出了所谓“小河汇聚成大河,小河无水大河枯干”的见解。

     据我的研究,自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将“天然河”与“人工渠”分别进行阐述之后,即使将中华历史翻个底朝天的文化大革命也没有打破这个传统,书面语汇中河渠是迥然不同的。至于民间,不少地方习惯将“渠”称作“河”、“沟”的都有。所谓谚语“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应当产生于这种语境。

     我认为,从天然河流形成的规律看,“小河有水,大河才会满”表达了大小各级流域从小到大的汇水过程。

     依据水利建设的实践看,“大河有水小河满”可用于描述水利工程中的“人工河”总渠与其下属的干渠、支渠、斗渠、毛渠构成的供水系统。历史上人工开挖用于航运、灌溉的“运河”、今日之南水北调与各地境内的灌溉工程、调水工程、供水工程概属此类。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农田水利建设并未受到太多的冲击。相反,冠以“红旗渠”、“胜利渠”、“丰收渠”的各种水利工程却遍地开花,大渠与小渠的渠道输送关系十分清楚。有过知青经历的朋友们对所谓”出河工“可能并不陌生,此处之“河”主要指农村的灌排水系建设。我想,此种口头上的、非正式含义上的大河、小河类比是可能存在的。

     如果将“大河有水小河满”严格界定为“天然河系”之间的关系,那么,它们的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然而,将“大河有水小河满”理解为人工河的输水工程,它是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的。

     依水文学而言,天然河流中,小河与大河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关联,部分小河满(如暴涨)就可能导致大河,泛泛的、以偏盖全式的“小河无水大河枯干”也是不科学的。

     关于貌似自然天成、实则整容出场的成语“水到渠成”的进一步阐述,可见本人已发表的论文《跨学科视角下的“水到渠成”新释》(见附12)。至于所谓谚语“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最早出处,我觉得初仁的《“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来路与谬用》(见附8)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总之,造成“瞎子摸象”、莫衷一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河”的理解出了偏差,不知“河”有“双面”!

     至于各种政治上、经济上的联想与延伸,此处不多作讨论。真理跨前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不过,简言之,引申至人文社会时,大河与小河之间的关系更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谁先谁后这么简单。


附1:http://news.163.com/06/0220/16/2ADTI2GD00011247.html(图片另取自百度文库)

                               

                                         “大河有水小河满”-一句宣传几十年的错误口号

                                                             2006-02-20 16:28:23 来源: 炎黄春秋

   在中共“十六大”期间,中央电视台请专家讲解“十六大”精神,在讲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讲了家富才能国强,其中提到一句“只有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这使我十分感慨。 

  1961年春天,当时新华社各省分社同时是《人民日报》的记者站,我作为山西分社的农村记者到《人民日报》实习当半年编辑。那时为了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让农民热爱人民公社,稿子里常出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话,意思是只有把人民公社办好了,公社社员家才能富裕起来。当时有六个分社的农村记者在《人民日报》农村部实习。我就听到一名分社农村记者向一位农村部副主任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话不对。天下哪有大河有水小河才满的事呢?不都是小河有水大河才满的吗?以后不要这样说了。”那位副主任说:“你说得好。”但是以后,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地报纸、广播上,在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在广大农村的群众会上,仍然不断地在向农民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话讲起来上口、好记、形象化,说来说去,使它在当年的普及率之高是少有的。它的生命一直持续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人民公社在改革中散了伙,才消失掉。但是公开反过来讲“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我是在“十六大”才听到。 网易历史

附2: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60517/23442575860.shtml

                    大河有水小河满之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23:44 新浪财经

                                徐迅雷

  知道“大河有水小河满”吗?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吗?相信“大河有水小河满”吗?这句名气大如天的著名口号,终于有人予以指谬了,2006年5月15日出版的《大家文摘报》摘登了原新华社记者冯东书的文章,终于让人明白了“倒灌的河水”是怎么回事。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前后宣传几十年,蒙倒公众千百万。这句口号是1956年全国“合作化”以后,“在当时的政治需要下应运而生的,很快就成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中的经典比喻”。尽管过不久就有新华社农村记者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话不对。天下哪有大河有水小河才满的事呢?不都是小河有水大河才满的吗?以后不要这样说了。”但是,那个时代真理战不胜谬误,常识赢不了荒诞,你说那话儿“不对”,可没人理你这个茬。

  下雨,总是人人都见过吧?雨落到屋顶,滴下屋檐,流进阴沟,淌入小溪,汇进大河,奔向海洋,这不就是“海纳百川”嘛?没有百川,哪来大海?没有小溪,哪来大河?硬要说“大河有水小河满”,那是长江抗洪抗不住,决堤溃坝了,滔滔大水倒是能够把条条小河给灌满的。如果“大河有水小河满”成立,那么“大海有水大河满”也就成立了,那不就是印度洋海啸吗?

  “大河有水小河满”为何敢于对抗人人可见的常识?是因为“政治需要”、“宣传力量”太过强大。那个时代,当“集体”膨胀成无穷大的时候,“个人”就可有可无了。似是而非的解释其实也很迷惑人:“我们是社会大家庭的一个组成细胞,只有国家的大碗里有了饭,我们的小碗里才有饭吃;国家的大碗里没有了饭,我们的小碗里哪来的饭?”只是不想一想“国家大碗”里头的“饭”是哪里来的,就算天上不下雨而专门掉馅饼,那也得一个个“人”去把馅饼捡到“大碗”里啊!

附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17af10100e1u3.html

                                  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

                                            (2009-07-20 02:50:51)

错误说法: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建议改为: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改正理由:“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一说法是违背客观规律和自然常识的,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是非颠倒的谬论。

我们认为,它只能蒙住那些没有看过水、没有见过河,同时也没有读过书的人,因为这些人没有看见过大河和小河,不知道水是怎么流的,所以也就弄不清楚大河与小河的关系。如果真是这样,还情有可原,但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那么,此话的广为流行就确实使我们无比惊异了。


附4: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20410-1.shtml

作者:mamimima 时间:2012-11-21 18:45:18
  小河汇聚成大河,小河无水大河枯干
  ——————这句话粗听有理,但是细细分析下,是有逻辑问题的,大河的确是无数小河汇聚的,但是汇聚成这条的大河的所有的小河无水的现实可能性有多少?答案是几乎没有,因为‘所有的小河汇聚’本身=大河,因此所有小河都无水几乎不可能发生,因此‘小河无水大河枯干’不仅事实几乎不存在,而且就语义关系而言,等于在说一句废话,几乎在说“因为小河无水所以小河(所有小河汇聚成的大河)无水”或,“因为大河无水所以大河无水”

  相反,“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话符合事实的逻辑关系,按照语义分析,是你从大河有水就能推论出汇集大河的小河都满了(这是事后可以经过事实检验的),大河无水,自然汇集成大河的小河也是无水的。


附5: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2007-08/29/content_10994485.htm(依然有人时常引用)

                                                                大河有水小河满

                                                   ——港口区大力配合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侧记

                                               2007年08月29日 12:00:16  来源:防城港日报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也许不是真理,但却意味深长。近年来,港口区突出的区位优势、海岸土地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交通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战略投资者,成为了自治区重点部署的广西沿海主要的工业集中区。市委市政府更是把一批又一批重点大项目部署在港口区。大港口、大通道、大工业的建设,给港口区带来了配套项目建设,带来了物流,带来了就业,繁荣了商贸,搞活了服务业……港口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市大项目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深深印证了“大河有水小河满”这句老话。


附6: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8838817

“小河”与“大河”新悟
                             圣水湖畔一俊才

2008年10月10日16:09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在“小河”与“大河”之争的问题上,人们曾批评“文革”前的一段歌词:“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认为这两句歌词是错误的。因为在批评者看来,如果没有小河的汇流,又何来大河?
其实,歌词所描述的情况也是有的。譬如运河引水,从干线送到支线,如果没有干线作为大河引水,也就没有支线作为小河的水流了。

所以看问题还是辩证一些为好。

附7: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aac09b0102drky.html

                                           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

                                          荣华平平(2011-08-21 05:46:29)
   长期以来,“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大河里没水小河里干”就像是真理一样被人们常常说起,一些教育人的单位和作品也经常把这个貌似真理的说法搞成通俗易懂的戏剧或者小说来宣扬,当然这秀儿们的用意是很明确的,就是教育人们要放弃个人利益,放弃自我,只有那条所谓的大河里有水了,你的小河才有保障,才会水流不断。

   而当人们自己的小河长期处于干涸状态,甚至危及到生存时,不免就会对那个“大河小河”理论产生怀疑,当他们经过痛苦的思考和生活的艰辛还是不能解释真理为什么不能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不能给他们的小河注满流水时,心理的叛逆和矛盾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动,甚至是一种冒险,用他们简单幼稚的行为来打破这种不正常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小岗村以及很多的小岗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签了生死状的。

   虽然事实证明这个理论是不正确的,却没有被实践所抛弃。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大河小河”理论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一个小岗村的证明而被历史遗弃,还是能够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被改头换面的用来用去,而且屡用屡爽,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部分人相对于大众群体来说,正所谓大河小河的关系,这次是倒过来用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无异于就是先让小河的水满起来,按道理讲小河里的水终究是会流向大河的,我们的立意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但当那些小河们自己筑起堤坝蓄水养鱼乐得逍遥时,人民大众这条大河就傻眼了,所以就会出现“嫉富仇富”心理,而那些个得益于大河小河理论的既得利益者们则会靠了理论的支撑而大行其道,到这时,小河就变成大河了,但大河里的水很少会回流到小河里去的。所以说大河和小河也是经常变换的。

   当这些原来的小河要变成大河时,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河道,如果继续走你那条河道,那就等于给你注入了河水,他是永远不会成为大河的,只有另辟蹊径,新开河道,才能显示他们的存在,也才能证明小是可以变大的。而当他们泄洪开道时,是不会考虑哪高哪低的,只能是随顺其流,淹没好多的良田和居所,这就有了“征地”“强拆”“开发”“高新”等等新的用以替换大河小河理论的理论的诞生和发育,以至于到兴旺发达,成了洪水猛兽,国人无不谈之色变,唯恐被“开发”被“高新”,只有背井离乡的份了,大河东流去,就是不入海,新的名词又诞生了,什么“盲流”什么“高危”什么“农民工”,不一而足。

   其实当初发明那个“大河小河”理论的人,不知懂不懂涓涓细流汇江河的道理,只有小河里有水,大河里才会有水的,并不是大河里有水才有小河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是这些小河是大河泛滥的结果,因为很少有大河水回流小河的,那个貌似真理的“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是荒谬的,有时候你还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美好的愿望经常被残酷的现实打的头破血流,让历史老人感到既可笑又悲哀。

   生活中大河小河的故事从来就没有间断,可以说是此处唱罢彼处和,一直都是在上演着的。我们只能祈愿,只能向往,祈愿小河流水潺潺,向往大河水畅其流不要泛滥。


附8:http://ww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1072540915.html

初仁:“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来路与谬用
发布时间:2011-07-25 19:11 作者:初仁 字号:   点击:234次

  笔下,我用搜狗拼音输入法敲下“daheyoushuixiaoheman,dahemeishuixiaohegan”这十四组拼音,字符栏上马上一口气显示:“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一溜十四个红色汉字。这说明,它已是一句熟语,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而被预置。我颟顸少年时,也是这句话的信奉者,曾卑微地相信,它所譬喻的国家与个人、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联,千真万确,毋庸置疑。及慢慢长大,有了些游历和地理知识,始识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的说法根本与自然法则不符,是一句本末倒置的混帐话。但问题是,这样一句完全颠覆了人们日常经验的谬论,何以发生,何以流布,何以以讹传讹,对此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百寻不得其释。

  一九七六年十月,我从黑龙江建设兵团转插河南尉氏县邢庄公社良种场,继续我的“知青”生涯。那时,虽然“四人帮”集团已被清算,但“农业学大寨”运动方兴未艾。我要一天三晌跟随社员上工,要么平整土地,要么兴修水利,挥锹抡镐,推车担筐,对我来说,都是挑战生理极限的重体力活。我生性好强,之能坚持下来,除了没心没肺,全靠有一副在北大荒还没有垮掉的身子骨。

  平整土地不讲,虎头山是削峰填谷,我们那儿是移沙丘填坎壑。兴修水利这活计,具体到我们那儿,应该叫“修灌溉渠”,扩大水浇地面积。就像我在东北时,数九寒天乘地冻三尺人能站得住之机要挖“排水渠”,以期来年水落“地”出,把原始湿地整成现代田亩。但当地河南人不这么说,他们管“修渠”叫“挖河”。他们是认为“既生河,何生渠”“渠”字纯属劳什子,还是认为“渠”字读音乌涂不利于亮嗓故弃而不用?谁知道呢。反正他们管“渠”叫“河”。“引黄(河)干渠”、“引黄X支渠”,等等,大牌小牌写在那里,大字小字嵌在渠堤上,但他们不吃那一套,依然故我,叫“河”,叫“挖河”。几个月“挖河”下来,不由得恍然大悟,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之“大河”“小河”,之“满”之“干”,一笔糊涂账的账底在此!我后来曾向朋友调侃说,河南人果然了得,历史上不独贡献了“人民公社”这一半吊子体制,还贡献了这样一套足令心智正常人喷血的半吊子学说。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当是时,人际竞相比傻,省际竞相颂圣,光把板子打河南,光出河南人的窝囊,也是不公平的。大约“藤儿越壮瓜越大”就不是河南人制造。至于“锅里有,碗里才会有”之强说,似乎也与河南人无涉。况且,这些玩意儿大抵是无良文人之所为,那些打着所谓“深入生活”所谓“采风”旗号,靠矫假民情,塑造大众糊涂观念谋进路的丑类现在都在哪里?

  末了再啰嗦一句:“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没水大河干”,它是自然的、逻辑的、同构的、自洽的,作为自然现象,它对社会生活具有“可譬喻性”;而建立在无心人指称口误、有心人上下其手基础之上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对不起,它不是自然的,它不是逻辑的,它不是同构的,它不是自洽的,它没有资格作为自然现象来比拟社会生活,它对社会生活不具有“可譬喻性”。

附9: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10/30/content_5265506.htm

            成思危谈物权法草案:小河没水大河也要干(图)
                   2006年10月30日 08:44:20  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常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反过来想,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小河没水大河也要干。只有国家和个人的财富都增加了,国家才能强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国富民强和民富国强是互为条件的。

附10: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465640&PostID=48329116

                                             大河有水小河真的满吗?

                                               2012-11-19 17:07 星期一

                                                         .文友.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这句口号是1956年全国"合作化"以后,"在当时的政治需要下应运而生的,很快就成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中的经典比喻"。这句话想说明的是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泉。

   1966年,国家体制完全社会主义,农村更是大集体——人民公社制度。为了歌颂这一制度,当时有支赞颂人民公社的歌,叫做《大河有水小河满》。一天,同学们在唱这支歌的时候,班里有个尹同学笑着说:“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小河有水有大河满,小河没水大河干!”哇,在那样一个舆论一律、气候严寒的政治环境下,他居然敢于逆着来,说反话,可谓“政治达人”。这一说,不要紧,可给大家树立了一个批斗对象。于是,全班同学开展对他批判。

   我们问:“请你说说,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尹说:“没什么意思,自然界本来就是如此。小河没水,大河哪来水?”

   我们说:“大河没水小河必定干呀!”

   他说:“不竟然。大河有水小河也会干!”

   我们说:“大河没水呢?”

   他说:“大河有水小河都会干,大河没水,你想想看,会是怎么样?这话,你们还用问吗?”说得我们面面相嘘,哑口无语。他看我们无话可说,接着补充说:“其实,大河有水跟大河无水对小河来说,意义都差不多!”

   这一下,又为我们找到了反攻的内容。我们说: “大河无水跟大河有水,怎么会是一样的呢?”

   他不说。

   我们不跟他兜圈子,单刀直入地问他:“你是不是对人民公社有看法?”

  那时不像现在,什么都可以讲。如果有谁胆敢说人民公社半个“不”字,可以结束你的政治生命。重者,判你是个现行反革命分子!尽管他胆子很大,在面对这个要他命的十分严肃的问题时,他也不能不含糊地说:“我可没有这样说,这是你们的演绎。”

附11:http://baike.baidu.com/view/1205437.htm?fr=aladdin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胜似一年。 ”
   也有人说成: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黄河河床较高,泥沙淤积严重,在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常泛滥,所以黄河经常改道,每次改道后,一个村子以前在河的西岸,后来就变到东岸去了。所以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附12:如有余暇者,请欣赏本人的跨学科视角下的_水到渠成_新释_陈昌春.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844162.html

上一篇:曾有气象学家试图抛弃meteorology,另创一词aeronomy取而代之
下一篇:建议水文国标中“flash flood”简称定名为“骤洪”,扬弃“山洪”
收藏 IP: 58.240.143.*| 热度|

1 蔡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