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国家水工研究所的需要》及《水功研究所设立之必要》刊登情况查考

已有 1838 次阅读 2023-4-14 12:15 |个人分类:水利水资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家水工研究所的需要》及《水功研究所设立之必要》刊登情况查考

——标题含义上,《国家水工研究所的需要》系译作,《水功研究所设立之必要》是中国原创

——《河海周报》《河南实业周刊》1925年已发表《中国水工研究所计划(画)书》

陈昌春  张保祥  胡晓江

       《沙玉清文集》称,沙玉清先生1931年3月23、24日在《大公报》连载发表《水工研究所设立之必要》,但未提供更多的信息。那么,其背景与变化可能有哪些?

      胡晓江经过查找,发现刊登于天津《大公报》。《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19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1902年(壬寅年)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办,是中国迄今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36年4月10日上海版发刊。版本包括:泰兴《大公报》 、重庆《大公报》、香港《大公报》 、天津《大公报》、上海《大公报》。

       胡晓江发现此译文最早发表于1930年的中央大学工学院的《工学》刊物。 张保祥接着找到了该刊发表《国家水工研究所的需要》的目录及全文。张保祥还发现,《工学》只出过1期,创刊即毕刊,另有国立北平大学发行的《工学月刊》,创刊比《工学》还早。

     

        根据上图之“本校”,也证实出自中央大学刊物。不过,“中国水工研究所”,此前在河海工科大学时期已有具体的设想。《河海周报》《河南实业周刊》1925年已发表《中国水工研究所计划(画)书》

       关于《《国家水工研究所的需要》》的可能作者Blake Ragsdale Van Leer,据介绍(https://finding-aids.library.gatech.edu/repositories/2/resources/445),他1915年获得普渡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加入了加州大学的教员队伍。1917年至1919年,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驻法国的美国陆军第316工兵部队服役。战后,在法国卡昂大学学习了一年后,Van Leer从现役中退役,回到伯克利,继续担任教职。1920年,他在伯克利获得了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两年后的1922年,他获得了普渡大学的第二个硕士学位。(他后来获得了两个荣誉博士学位,一个来自华盛顿和杰斐逊学院,另一个来自普渡大学。)1924年9月6日,Van Leer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与Ella Lillian Wall结婚。1927年,他获得了美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弗里曼旅行奖学金,前往德国学习,并在慕尼黑大学就读。回国后,他被任命为华盛顿特区美国工程委员会的助理部长。1932年,Van Leer成为佛罗里达大学的工程系主任。五年后的1937年,他被任命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程系主任。

        追溯《国家水工研究所的需要》,一个顺带的收获,是该文作者是推动美国女性工程教育的功臣。他还不限于推进“女性工程教育”,还是“女性科学教育”的坚定支持者(A History of Women's U.S.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4)。

            

       陈昌春发现《建设月刊》转载过《水功研究所设立之必要》:

        沙玉清先生之子沙际德在回忆(见本文第1幅图)中指出,是李仪祉先生倡议成立水工试验所,他父亲1931年在《大公报》发表文章呼应。看来,是用1930年的译作未换内容、但改换标题作为呼应。李仪祉先生喜欢用“水功”,这是德语词汇的转译。沙玉清先生自己,或许更喜欢用“水工”。

       关于《建设周刊》,上海、浙江、安徽与湖北似乎都有自办。遗留的问题包括《国家水工研究所的需要》的英文,以及到底转载于何处主办的《建设周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1384204.html

上一篇:物理前辈霍秉权、李国鼎留学剑桥大学的学业回顾与探析
下一篇: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著名地理教育家李特尔,应无中国旅行经历
收藏 IP: 120.242.54.*| 热度|

1 张保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