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狂犬病毒不存在隐性感染

已有 56854 次阅读 2014-3-5 10:55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国, 美国, CDC, 狂犬病毒, 隐性感染

狂犬病毒不存在隐性感染,中美狂犬病专家如是说

 

狂犬病毒是否存在隐性感染?即宿主动物是否可能长期携带甚至排出狂犬病毒但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目前相关学术界对蝙蝠中是否存在狂犬病毒的隐性感染还有争议,而对狗和人体内狂犬病毒的隐性感染则基本一致地认为并不存在。

健康狗能传播狂犬病没有充分的证据,但是在狗感染的前驱期病毒可能通过唾液排出,这解释了推荐对疑似疯狗实施十日观察法的原理。

此前半个世纪以来所有支持存在狂犬病毒隐性感染的证据都不可靠,而且都未得到近期的重复或相关实验的证实。

 

2009年,美国CDC吴贤福博士等中美狂犬病专家(Xianfu Wu, Rongliang Hu扈荣良, Yongzhen Zhang张永掁, Guanmu Dong董关木, and Charles E. Rupprecht)共同在专业杂志EmergingInfectious Diseases158):11591164, 2009 上发表论文“Reemerging Rabies and Lack of Systemic Surveillance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其中第一部分专门讨论了狂犬病毒不存在隐性感染的问题。此文的作者们对蝙蝠中的隐性感染也持否定态度,更不用说狗和人了。

 

现将该文中与隐性感染相关内容编译如下:

狂犬病毒的携带状态或无症状的狂犬病

(Carrier or Asymptomatic Rabies)

超过半世纪以来,来自世界各地所有累积的有说服力的数据,都质疑狂犬病的带毒状态所有支持存在这种状态的理论和相关研究的质量都很值得怀疑。

其他病毒的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virus infections)通常都发生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通过病毒规避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功能来实现。

在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和人巨噬细胞样细胞系的实验中,狂犬病毒能够复制,似乎表明该病毒也能以此机制发生持久性感染(22)。然而,野生型狂犬病毒是高度嗜神经的。如果狂犬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发生在神经元,这些研究结果与目前了解的狂犬病毒发病机制是相矛盾的。已知的事实是,狂犬病毒感染虽然只引起神经元轻微的形态学变化,但可能会导致神经生理机能的严重障碍。

此外,病毒持续感染通常能在受感染的宿主中终身存在。但在狂犬病毒感染的宿主中却无这样的证据。曾报告过的一例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狗最长存活期总共也只有16个月。在这只犬,能分离到病毒的唯一器官是扁桃体(14)。没有可用的数据说明此类所谓携带病毒的狗在检测到病毒后又生存了多久。

曾有报导,在健康的吸血蝙蝠,在以非常高的剂量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从唾液排出的时间可达长690天(8)。通常,持续感染的特征是存在过量的病毒或病毒抗原;而游离抗体,即不与抗原结合的循环抗体,是难以检测到的。然而,在有关携带病毒的狗和吸血蝙蝠的实验中,报告称在很大比例的血清样品中检测到了病毒中和抗体(8,14)。(这显然是违背与狂犬病毒相关的常理的,所以原文的结论很难让人相信。)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携带病毒而又行为正常的狗不会造成其体内寄生的病毒的生存优势,因为狂犬病毒传播唯一或最主要的途径是经由疯动物咬伤,即依赖于动物的大脑变成病态的攻击性的大脑。动物行为的这类改变对狂犬病毒的生存/传播是必要的。因此,如果有带毒的不会咬人的狗存在,对于疾病的传播,这样的狗不如疯狗有优势,这样的病毒也会被淘汰。

张永等在中国的研究报告(17),是中美两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少有的合作的结果。用ELISA法检测唾液诊断为阳性的15只狗由标准直接荧光抗体(DFA)方法被证实为阴性。6个月后,用RT-PCR测试确认病毒抗原不存在,对于死后脑组织的检测亦是如此。这一证据驳斥了在中国健康狗能传播狂犬病毒的说法。导致这些错误说法的原因,可能是混淆了感染的狗,可能由于使用的是质量不高、适用对象并非唾液的ELISA试剂,也可能由于检测是在病程前驱期的早期(在感染后经过潜伏期后,病毒会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这些现象,并不能证明有隐性携带病毒的宿主的存在。由此可推测,较早文献中曾经有过的一些关于无症状的狂犬病的报告,可能都是由于类似的原因而并不可靠。

 

References

(8) Aguilar-Setien A, Loza-Rubio E,Salas-Rojas M, Brisseau N, Cliquet F, Pastoret PP, et al. Salivary excretion ofrabies virus by healthy vampire bats. Epidemiol Infect. 2005;133:517-22. DOI:10.1017/ S0950268805003705

(14)Fekadu M, Shaddock JH, Chandler FW, Baer GM. Rabies virus in the tonsils of acarrier dog. Arch Virol. 1983;78:37-47. DOI: 10.1007/BF01310857

(17)Zhang YZ, Fu ZF, Wang DM, Zhou JZ, Wang ZX, Lu TF,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role of healthy dogs as potential carriers of rabies virus. VectorBorneZoonotic Dis. 2008;8:313-9. DOI: 10.1089/ vbz.2007.0209

(22)Ray NB, Ewalt LC, Lodmell DL. Rabies virus replication in primary murine bonemarrow macrophages and in human and murine macrophage-like cell line:implication for viral persistence. J Virol. 1995;69:764-72.

相关博文: 蝙蝠中不存在狂犬病毒的隐性感染 2014-03-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73192.html

上一篇:科技报告: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及新型诊断试剂研究
下一篇:狂犬病毒G基因序列测定三种策略的比较
收藏 IP: 60.55.9.*| 热度|

5 蔡小宁 严少华 易景娜 赵理 usa99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