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犬病疫苗在患者尚未发病前接种都可能有效,接种完了还未发病就肯定有效。不仅现代生产的高质量的狂犬病疫苗是如此,100多年前最原始的狂犬病疫苗也有如此效果。
被疯狗咬伤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当然是越早效果越好。
但在中国,某些“专家”却将“越早效果越好”的概念,想当然地歪曲为“狂犬病疫苗24小时后接种就无效”的谬论,误导了一大帮人。
有的人在被狗咬后过了24小时还未接种上疫苗,误以为再接种无效,就放弃了接种,结果冤枉丢了性命。
可见歪理邪说常常害死人。
其实狂犬病疫苗在患者尚未发病前接种都可能有效,接种完了还未发病就肯定有效。不仅现代生产的高质量的疫苗是如此,100多年前最原始的狂犬病疫苗也有如此效果。
回顾历史记录,能证明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病疫苗在人体确实有效的最初的成功案例,都是在延迟接种的情况下得到证明的。
1885年,巴斯德首次治愈狂犬病人的案例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当年7月4日,9岁男孩迈斯特尔(Meister)被疯狗咬得很厉害,共有14处伤口。直到7月6日,即在被咬伤60小时之后,男孩才被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从当晚8点开始,巴斯德在11天的时间里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13次。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迈斯特尔后来当了巴斯德研究所的看门人。
巴斯德在1885年10月救活的第二位病人是15岁的牧童朱皮尔,朱皮尔在抢救被疯狗袭击的另5名同伴时被严重咬伤。现在记述着该少年的见义勇为和巴斯德丰功伟绩的雕塑就坐落的巴黎巴斯德研究所院内(见下图:此照片摄于2002年。本博主1996年、2002年、2003年曾3次到巴斯德研究所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而朱皮尔是在过了7天后才从外省辗转到达巴黎并开始接种疫苗的。
当年的另一个典型案例:1885年12月,美国纽约有4名儿童被疯狗咬伤。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们渡过大西洋到巴黎来找巴斯德求救。因路途遥远,他们延误的时间更长,但最终也全部成功。此事曾在美国全国引起空前的轰动。这4名小孩回纽约后被作为奇迹的见证安置在纽约鲍厄里大街的玻璃橱窗中供人参观,有40万好奇者掏钱观看!
结语:
正确认识狂犬病疫苗的延迟接种,不是鼓励延迟接种。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数都在1个月以上,所以延迟接种也可能有效。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潜伏期短于一个月,所以被疯狗咬伤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越早效果越好,不要心存侥幸。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 2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