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超过20年前发表的有关狂犬病的研究报告,都应采取置疑的态度。
狂犬病与其他典型的病毒病相比,潜伏期较长,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缓慢,因此狂犬病毒的检测和鉴定相对而言更加困难,相关技术在过去20年才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国际上20年前发表有关狂犬病的研究报告,目前相关学术界通常采取置疑的态度:如果以前的结论未得到后续实验的验证,或与后续实验的结果有矛盾,通常不采信以前的结果。国内有关狂犬病的研究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大,对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可能对十年前发表的都应当更多地采取置疑的态度。
狂犬病的潜伏期最长可达6年的说法从未得到完全肯定
美国在1991年曾发表全球人狂犬病最长潜伏期的首份病例报告。澳大利亚曾在1992年发表了类似的第2份报告。对这些20年前报告的病例,国际上一直存有争议,并不认为已得到充分证明。而且此后再无此类长潜伏期的可靠的报告。
现在将美国在1991年报告人狂犬病最长潜伏期首份病例报告的原始论文进行节译(见下一篇博文)。
这篇论文的题目就是:“无法解释的……狂犬病病例”,说明作者本身对类似病例的可靠性的信心就不足。
其中2个病人是已在美国生活6-7年、分别来自老挝和菲律宾的移民。由于美国已基本消灭了狂犬病,在美国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推测这2个病人是在移民美国(6年)之前在来源国感染了狂犬病毒,该病毒保持潜伏状态达6-7年,最后病人在美国发病死亡。
从病例的具体介绍看,其中的疑点从一开始就很多。病毒的直接来源并不清楚,病人或家属报告的咬人的狗其实都是健康狗,肯定不可能是病毒的来源。报告提供的所有证据都属间接证据。
作者在讨论中自己就提出置疑:存在这种可能:与在这些病人脑内发现的变种病毒相同(不能区分)的病毒在美国存在,但是在本次调查中未能检测到。另一种可能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些病人在美国居住期间,曾非法去过美国之外的狂犬病流行地区,或曾返回到他们出生的国家。
国内学术界要倡导对科研报告的置疑态度
国内的许多所谓狂犬病超长潜伏期病例(例如有声称潜伏期达数十年的)报告,通常无法证明在近期未曾发生非典型(非咬伤)的2次或多次暴露,因此均不被国际相关学术界承认。
对国内的所谓超长潜伏期病例,居然有那么多人相信,甚至被写入教科书,被当成当然的真理,这说明整个中国社会对现代科学思维的训练还相当欠缺。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