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5)

已有 1552 次阅读 2023-3-25 14:52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5)

言:

人类的狂犬病99%是由狗传播而来。为了实现全球在2030年消除经狗传播的人类狂犬病的宏伟目标,必经之路就是通过给狗普遍接种疫苗消除狗群中的狂犬病。狗群中的狂犬病消除了,人的狂犬病也自然就消除了。但要给狗特别是流浪狗通过打针接种疫苗是一项艰难而危险的工作。如果能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口服(食饵)疫苗,则将带来极大的便利。口服(食饵)疫苗通常都是减毒活疫苗,欧美国家将口服减毒活疫苗用于控制多种野生动物的狂犬病,曾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若要将口服减毒活疫苗用于家养动物狗,则在安全性方面要求更高,因为口服活疫苗用于狗以后,与人和其他各种家养动物直接接触机会更多,必须确保对人和家养动物有更高的安全系数。而且许多在野生动物中有效的口服疫苗对狗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符合更高标准的口服疫苗用于作为家养动物的狗。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的狂犬病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进行适用于狗的口服狂犬病疫苗的研发工作,德国的研究人员多年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今年1月30日出版的世界最著名的疫苗学专业杂志《Vaccines》上,德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见参考文献),介绍第三代口服狂犬病疫苗应用于家犬的最新研究进展。

适用于狗的安全有效的新一代口服狂犬病疫苗也是中国非常迫切需要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包括一些实验细节,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参考的,所以以下分数次较详细地译介这篇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

3. 结果(1)

所有的狗都在10分钟内接受了提供的疫苗诱饵,并在接受此疫苗后28 dpv,接受疫苗后天数)发生血清转化,且在整个研究期间,用ELISA检测均保持血清阳性。与此同时,所有对照动物在观察期间均保持血清阴性,仅在病毒攻击感染后,10只对照动物中有6只发生血清转化(ELISA检测)(1和表1)

还从备用动物中采集了血液样本,但由于这些动物不包括在最终的病毒攻击研究中,因此结果没有纳入接下来的分析中。然而,所有提供了疫苗诱饵的3只备用的狗都发生了血清转化,而对照组中的备用狗都保持血清阴性(ELISA检测)

在接种疫苗的狗中,在病毒攻击后观察到PB(percentage of blocking ,阻断百分比)增加;此外,10只对照动物中有8只在感染后被安乐死的当天血清检测呈阳性(PB>40%)

1. 根据ELISA检测的结果,疫苗接种组的犬(V)对照组的犬(C)在接种后特定日期的血清转化率 (n/N) n-发生血清转化(PB40%)的犬的数目,N-处理过的各类犬的总数。dpv--days postvaccination(疫苗接种后天数)

image.png    * 样品编号为B10的血液是在病毒攻击感染后第11-91天收集的,这取决于安乐死的日期。在第二阶段,病毒攻击的时间延迟了14天。因此,B10收集到的日期是290 dpv而不是276 dpv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Bobe, K.; Ortmann, S.; Kaiser, C.; et al. Efficacy of Oral Rabies Vaccine Baits Containing SPBN GASGAS in Domestic Dog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Vaccines 2023, 11, 307. https://doi.org/10.3390/vaccines11020307 

相关博文:

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1) 2023-03-17

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2) 2023-03-19

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3) 2023-03-21

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4) 2023-03-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381787.html

上一篇: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4)
下一篇: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6)
收藏 IP: 76.33.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