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tt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itty

博文

学术评价还是要回归以人为本 精选

已有 8382 次阅读 2021-1-14 19: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介绍学术报告人的海报上,只能看到各种“帽子”和一串杂志名称,完全看不到这位报告人的学术贡献信息。进入报告会场,主持人对报告人的介绍也大多罗列“帽子”和杂志名称,鲜有提及报告人的学术贡献。此外,有人向我们介绍某位学者时,也每每只是提到这位学者在哪些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常常不讲学术贡献。为什么会觉得这个现象奇怪呢?因为我一直以为学术贡献才是学者最核心的标签,因而最值得被隆重介绍。我心中理想的介绍场景是这个样子:这位是爱因斯坦先生,他创立了相对论;这两位分别是沃森先生和克里克先生,他们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这位是屠呦呦先生,她发现青蒿素可以有效治疗疟疾,等等。通过简短介绍,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哪些杂志上发表过多少论文,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学术贡献。反观前面提到的介绍场景,我们听到了一串杂志名称,就是不知道这位报告人的学术贡献到底是什么。

       那么,会不会是主持人对于报告人的学术贡献不甚清楚才会导致无法介绍呢?我想应该不会。因为学术报告的主持人常常也是报告人的邀请人,一般都是研究领域内的小同行,对于报告人的学术贡献应该非常清楚并且具备比较充分的判断力。那么,会不会是报告人没有学术贡献可以被介绍呢?我想更不会是这个原因。虽然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可能有大有小,但是既然能被邀请作学术报告,那么报告人的研究发现肯定对研究领域有所贡献。排除了这两种可能的原因后,我猜测,主持人不介绍报告人的学术贡献,而是重点介绍报告人的“帽子”以及发表过论文的杂志,可能是出于一种“惯例”,即重论文发表杂志、轻论文发表内容。通过杂志排序来给论文质量排序,进而评价学术水平,再据此给出相应的“帽子”,这种“惯例”俨然成为当前学术评价的通行做法。破“五唯”里提到的“唯帽子”和“唯论文”指的正是这个“惯例”(如果能将“唯论文”调整为“唯杂志”可能更准确)。试想,倘若学术圈内的学术活动尚不能做到抛开“帽子”和“杂志名称”,回归客观的学术评价,那么破“五唯”又谈何容易。

       我还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好多高校教师招聘都有这条隐形规则:没有主持过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不具备教师岗位的聘任资格。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支持是维持实验室良好运转、推进研究进行的重要资金保障,这个好理解。令人费解的是,假如某项研究不需要申请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也可以顺利推进,那为什么还要求必须拿到国家级项目呢?有人说,能拿到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证明你的学术水平高,也证明你在同行里竞争力强。这个角度貌似很有道理,其实却忘记了申请科学基金的根本原因,掉进了破“五唯”的“唯项目”里,为了需要项目而申请项目。为什么要申请基金?根本原因很简单:做研究缺钱了,需要基金支持。笔者所在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以实验为主(生物信息也需要有实验数据供分析),做实验需要仪器、试剂、耗材等等,这些东西都要花钱。可见,科学家为了有钱开展某项研究,自然而然就会主动申请科研基金。因此,申请项目是实际科研活动的内在需求,与学术水平并没有直接相关性。

       破“五唯”归根结底还是学术评价的问题。如何进行学术评价?笔者显然不具备足够的功力给出很有价值的建议。这里,笔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引出真知灼见,有破有立,形成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

       记得有一位学者评上院士后说,他的学术水平不会因为评上了院士就突然变高。由此可见,对学者的学术评价既要坚持关注学者本人而不随“帽子”发生改变,也要根据职称变化而有所调整。所谓“有不变也有变”,不变是指坚持对学者自身水平进行评价而不是以所获得的“帽子”作为衡量指标;变化则是要根据职称改变而制订对应的学术评价标准。如何做到不变中带有变化?我认为关键是回归以人为本的学术评价原则。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是充分信任学者的原则,相信学者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相信学者会履行入职承诺,相信学者能自愿自觉尽力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

       回归以人为本的原则,该如何进行学术评价?我这里打一个尚显幼稚的小样。对于助理教授/讲师,可以关注其学术潜力。年轻人是否具有学术潜力,主要体现在他是否能给出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理念,以及是否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对于副教授,应该考察其学术显力。副教授应该做出了被同行认可的教学成绩或者科学发现,并且在同行内建立起一定的学术名声。对于副教授的显力,可以因人而异从以下三个维度中择其一做出评价:跟跑速度、并跑质量、领跑能力。对于教授,重点强调其影响力。这里的影响力可以分为同行影响力和公众影响力,择其一或者二者并重皆可。同行影响力,主要看教授的学术观点被多少同行讨论和引用,以及教授被邀请进行学术报告的会议层次及频次;公众影响力,主要看教授的研究发现被公众所认知的程度。

       学术评价不仅仅是大学对教师的单向作为,也应该是大学和教师的共同作为。我理想中的大学和教师是这样的关系:大学充分信任教师,努力改善评价机制,使教师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教师充分施展才华、奉献知识力量;教师身披大学战袍不忘初心,自觉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自己也为大学在学术界赢得名声。在各种“帽子”的争夺中,学者走得太远,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在各种大学排名的比拼中,大学走得太远,忘记了应该走出未来之路。是时候回归了,不妨就从回归以人为本的学术评价开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569-1267220.html

上一篇:课题组是怎样一个地方
下一篇:听一场学术报告就像经历一段旅程
收藏 IP: 116.7.245.*| 热度|

33 李东风 杨正瓴 安海龙 李兆良 王立新 左小超 谭平连 梁洪泽 王庆浩 孟利军 陆仲绩 褚海亮 王安良 张宇 郭战胜 黄永义 王琛 姜春林 张坤 钟定胜 王中任 周健 吕泰省 LetPub编辑 赵晶 周阿洋 穆仕芳 郭宾 王生亮 牛凤岐 宁利中 章娟 NTUZY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