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的思考(2018.06.08张金峰)

已有 5979 次阅读 2018-10-11 12:17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201868日晚

地点:阳光一百国际新城204

主讲人:张金峰

摄影:唐兴 肖惠卿

撰稿:张金峰

参与者:廖毅、陆启越、范玉鹏、刘潇华、陈晨、马秋阳、张然然、梅诗琪、张欢、徐上、刘花香、张金峰、唐兴、肖惠卿

 

“双一流” 建设是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已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迫切需要,探析我国的“双一流”建设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建构起科学的评价体系显得意义重大。近日,第二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论坛(以下简称“双一流”论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杭电)、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杭电)主办,中国评价科学研究院(杭电)、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中心、《评价与管理》编辑部等机构共同承办。来自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00余名专家、领导、代表参加了会议齐聚一堂,围绕“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的主题展开讨论交流。本期沙龙由张金峰主持,张金峰首先介绍了双一流建设的背景,然后引导大家思考:纵观国内大学评价体系,我国大学评价体系现状及原因?目前我国国内评价体系存在哪些问题?完善国内评价体系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6597995555449442382.jpg

 一、会议内容简介

沙龙伊始,上周赴杭州参加第二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论坛会议的刘潇华和大家作了一个简单的分享。

本次会议是基于我国“双一流”建设不断探索,为加强“双一流”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交流,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召开的。来自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的主题,总结交流全国高等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科教评价在双一流建设中以评促建的作用。论坛除了各位学者专家作的主旨报告外,还设置了4个分会场,分别围绕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双一流’建设的理论探讨”“‘双一流’建设的院校经验”等主题进行探讨。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各抒高见,做了十分精彩的报告,让他获益匪浅。他就其中几位专家学者的报告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院长邱均平教授作了关于国家“双一流”布局与金平果优秀学科的比较分析的报告。他介绍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包括对学科的评价在内的排行建设布局规划,同时也对金平果排行如何去评价优秀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做了简要分析。邱教授着重强调金平果排行主要是以紧扣“双一流” 开展的评价,并且按照大学排行的分类,把学校分为A类或者B类,然后根据相应的排行类别进行不同的权重划分进行比较。北京大学的陈洪捷教授,他的主题是评价一流学科的两种维度。他认为对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评价,不光从一个指标或是某一个具体方面去评价,而要从两种维度去评价,这里的两种维度就是指学术的维度和管理的维度。从这两个维度去出发,可以全面地去评价一个一流学科的发展情况。厦门大学的别敦荣教授,他的报告主题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品格。这个报告与众不同之处是从价值的角度去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品格。别敦荣教授把世界一流大学品格分为四类,分别是普世品格、崇学品格、包容品格以及笃定品格。广州大学的刘晖教授对一流大学建设的制度约束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讲了三个,一是形象一流,即首先从形象上面,形象上面就是要符合一流大学的一种气质。二是制度一流,制度是重要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要从从一个高层的角度去制定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三是观念一流,观念比现实还要坚硬。即强调“双一流”建设的大学办学理念要要脱离现实,形成这些大学独特的思想。除了专家学者,还有很多年轻学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刘潇华分享浙江大学陶瑜博士的汇报。陶瑜博士的主题是世界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比较与位序变动性研究。她主要是从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基本情况、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内容比较研究以及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序变动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入手,同时把这几个指标进行归类,然后通过权重进行分析比较。对于大学排行的研究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刘潇华认为,能够参加此次会议,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对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提升和思想认识的进步都是一个良好的促进。同时他也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够多去参加类似的学术会议、论坛报告等活动,可以帮助自身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6632668654630849090.jpg

、“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现状  

自从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诸如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少数高校没有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易被世界大学评价体系牵着鼻子走以及“双一流”建设评估体系没有彰显中国特色等多个问题。

张欢率先从双一流建设的内部问题和双一流建设两个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张欢认为,当前的双一流建设存在特色单一的问题。我国目前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主要是依据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来制定相关的评价项目,双一流中的所谓办学特色明显不足。华东师大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就曾在会议上特别提到,我国建设“双一流”应谨慎使用中国特色这个词,不能制定一个只存在于中国高校,但是其他国家或地区不承认的评价体系。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国外的评价体系中,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曾提到,2016由于QS排名降低了医科发表论文的权重,我国高校排名有所上升。国内的高校排名被世界排行榜牵着鼻子走,中国高校的本土特色就很难体现出来。因此双一流对“特色”的界定要审慎。其次,她强调双一流建设要处理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系。双一流建设最大的特点在于一方面要评价大学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又要突出每个学科的优势和亮点,所以需要构建多维多层多元的评价体系。对此,她认为双一流建设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能只用过去的评价模型来推导未来的评价体系,而是要用未来的眼光来制定现在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兼顾可操作性和可比性。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评估处处长刘振天教授所说: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都是无限而主动的,而评估指标是有限而抽象的,评价某种意义上就是用有限说无限,用抽象还原具体

6597778951658764308.jpg

陈晨赞同张欢的想法,她认为双一流战略不仅是中国能够在国际上提升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中国高校转型的重要机会。目前我国高校更注重外观大而强,但是很少有高校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从各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现,当前的指标体系都十分注重教育投入和产出,这样易导致高校发展目标成为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的学校。而国外高校则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她以哈佛和斯坦福大学为例哈佛大学主要集中于培养一些国家级领袖的人物,斯坦福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些高科技产品的领导者及创业精神的人才。与这两所世界名校相比,我国高校缺乏自己的特色。最后,她强调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无论研究型综合性或是专业型高校,都应该将这人才培养这一指标纳入到学校的教育理念中去。她认为,高校应该坚持原则,应以体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目标,并且要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

陆启越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谈起。在我国,政府通过重点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做法由来已久。早在1959年,国家就确立20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1960年增加了44所,1978年达 88 所。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先后部署的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在继续推动重点大学建设的同时,又增加了重点学科建设。20179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紧接着,就“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的优势来看,他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优势:第一,目前的“双一流”建设,打破了大学固化身份;第二,它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紧扣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第三,“双一流”建设的评估与国际接轨。目前的评价重视社会评价,也参考了国内外权威性较高的一些评价。最后,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的缺点来看,他认为:第一,虽然倡导与国际接轨,但目前的评价标准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过度推崇国际标准。比如我们现在的学科建设当中,就是说特别重要的一个参考依据,尤其是科学研究这一块,主要就是依据ESI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数据库分为22个学科专业领域,其中以理工科为主。我国高校的盲目跟风,并不在意这一评价指标中的一些部分是否适合我国高校。第二,现在的专业建设,造成高校过于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长远目光。目前很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把一些不利于评估结果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直接撤掉,集中力量把优势资源用在刀刃上,盲目追求所谓的一流学科,却忽视了学科整体的协调发展。第三,他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现在“双一流”建设过于强调绩效,强调科研产出,而对大学人才培养关注太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本质的职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就在于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这就需要评估指标体系应与时俱进,充分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反映各高校学科发展的绩效。

6597831728216906585.jpg

受前面同学观点的启发,张然然认为排行评价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缺乏科学的评价系统。目前我国的评价系统指标较单一,不利于专业性较强的院校的长远发展。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一所专攻语言学习的名校,其在排名中所占位置与它本身的实际地位并不相符,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大众的判断。大学排名本身初衷之一是为高考生择校提供参考,但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这部分特色的专业性高校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便不占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择校,违背大学排行的初衷。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设立不同的评价系统,文史见长的院校和理工科见长的院校本身便具有不可比性,更无法比较其孰优孰劣。第二,是否可以纳入反应高校软实力的指标。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它的长远发展应该是硬实力跟软实力的有机结合。硬实力指可以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的人、财、物,软实力则包括办学特色、历史传统以及学校声誉等不可量化的东西。如果完全只用硬性标去评价一所大学是否全面?如何在指标中体现软实力是需要现在的评价机构去思考的。第三,大学排名的数据是否客观。大学排名简单说来是数据统计的问题。我国排名机构根据自己设定的评价体系收集不同指标的数据,再根据指标被赋予的权重进行统计,进而形成排行结果。不排除排名机构在数据取得的限制下,采用易于获得的数量型数据进行评价,使得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例如,很多评价机构都把学术数据库中收入的论文数量作为指标之一,但并未考虑到论文层次不齐的质量,仅仅统计总数并没有特别强的说服力。因此排名机构收集的数据究竟有多大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便不得而知。第四,大学排行对学生本身的关注度较少。指标中设计到“人”的多以教师队伍里面杰出学者或者学校的杰出校友为主,但是很少关注目前在该校就读的学生的感受。作为大学的主要组成者之一的学生群体,似乎在评价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因此是否可以在排行中稍微地关注一下在校学生的体验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刘花香认为,目前国内的大学排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大学排名对高校分类不明晰。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育规模的大众化和办学目标的多元化,不同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向、教学质量水平、内部管理结构、学科发展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导致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定位。而我国高校的定位和分类目前依然模糊不清,许多分类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无论是各个排名机构提出的分类标准,还是部分学者提出的分类方法,皆有许多不足之处,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其次,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尚需完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优劣是排名活动最终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因此,指标体系一定要随着排名对象和排名目的的变化而作出调整,才能客观地反映出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华东师范大学学者谢安邦教授说过:“目前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普遍有一定的高、大、研特点,在指标结构和功能方面:第一,大多使用一套指标体系,完成多项评估排行任务;第二,指标的筛选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可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第三,重视消费者导向,强调在高等教育改革、政府决策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多种作用;第四,在核心指标方面,大多强调规模指标或大学的产出指标”。此外,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我国现行的各种大学排名操作实践中,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合度还不够平衡,往往导致大学之间盲目性展、功利性竞争,忽视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传承和凝练。最后,社会和高校对大学排名的支持度不一。对于学生和学生家长而言,希冀通过大学排名,尽可能了解学校全面、丰富和准确的信息,了解相关高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而不同的排名机构的排名结果有时却大相径庭,不仅对家长和学生起不到指导作用,反而会引起公众对高校印象的混乱,造成对高校比较判断上的障碍。尤其是目前我国大学排名所采用的各种指标体系过于专业繁琐,有些指标数据晦涩难懂,难以被普通大众理解和接受。对于各个高校来说,他们可以接受对其本身的评价或评估,而对于排名结果往往表现出两种态度:一是不迎合、不参与,对于排名结果也不接受;二是重视大学排名,唯排名“马首是瞻”,追求大学排名产生的“马太效应”,功利性过重。

3254976630782514164.jpg

肖惠卿认为几大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主要考虑学术因素,在评价大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方面有所缺失。首先,不同的世界大学排名体系都有其自身方法论的考虑。我们要关注目前国际上一些大学和学科的评价体系,对其反映的一些趋势性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但绝不能简单盲目照搬和复制,跟着这些评价指标跑。她认为首先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引导大学服务国家,把关注点和重点放在衡量人才培养成效,衡量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创新竞争力提升、对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等的实际贡献上。其次,在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上,除了一些常规评价指标外,更应突出服务导向,如对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情况、对学生到国家急需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就业情况等进行评价;突出贡献导向,如可考察高校产学研重大平台建设、智库建设、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效益等情况;突出责任导向,如可考察高校落实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精准扶贫任务等情况。最后,要把文化传承作为发展的使命,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审视一所大学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以及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标准,立德树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特别强调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在本科。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建设一流大学就缺乏根基。因此,必须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评价导向。 

马秋阳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她认为用数据说话有一定可靠性,国家高校以及政府可以很明显的从这些数据中察觉到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我国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她认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高校参与评估缺乏主动性。学校目前大多为了评价而去评价,会刻意为了指标体系而去改变学校的各项现状。学校在参与评估的过程中,它自身是想改善的,但鉴于资金不够、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目前很多高校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第二,目前各色的排行,指标内容呈现不清楚,这样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判断。社会大众不是专家,可能对这些排行的了解度并不足够,不同的排行不同的指标会影响他们的判断。这背离了设立排行的初衷,并没有为社会大众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建议。针对这些现存问题,首先,她认为“双一流”建设评估不能被排名牵着鼻子走。“双一流”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我国高校的世界大学排名名次。我们不否认,世界大学排名尤其是四大排名已经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类高校争创和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参考标准之一。然而,从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的舆论来看,一些高校依据世界大学排名所展开的“某种”竞争,或许已经使其在迅速提升大学排名名次的竞争中迷失了方向。“双一流”建设不能简单地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外在特征进行“拷贝”,而要深入探究其内在本质。其次,她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榜样的带头作用。清华北大在我国来说就可以作为其他高校的榜样和示范,其它高校的着眼点基本都局限在他们身上。所以排名靠前的清华北大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其他学校做好示范,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范玉鹏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主要从认证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范玉鹏认为目前认证评估还存在以下几问题。首先,是评估实施主体方面,独立性和公信力有待商榷。就拿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承担方---教育部学位中心来说,其是教育部直属的事业机构,所秉承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意志,听从的是相关机构领导的指令,是事实上的利益相关者,并不具备独立性;此外,学位中心的某些做法使其公信力备受质疑,尤其是之前推出的学科评估A刊目录,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最后也不了了之。其次,是评估手段方面,依然沿袭“短、平、快”的政治动员方式。我国目前还未建立起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实际上还是以政府部门的名义运作,还是习惯于发红头文件。这样就使得评估具有了强制性,就使得大学不得不围绕评估起舞。公众质疑评估的客观性,也就难免了。再次,是评估标准方面,“窄化”和“固化”问题突出。所谓“窄化”,即用某一门学科或者某一类学科的评估理念和技术方法,去评估所有的学科;所谓“固化”,即拘泥于某一学科的要素与特点来衡量各类学科,缺乏灵活和变通。不同学科之间是有显著差别和不同特性的,尤其是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如果硬拿理工学科思维来评估人文学科,就容易闹出缘木求鱼的笑话。最后是评估结果方面,绝对化问题突出。任何以定量形式表现的教育评估结果都是相对的,复杂的学科评估更是如此。学科评估用一些显性的、可量化的指标来作为评价依据,依靠显性指标和定量结果来量化学科间的绝对差距,这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

1708271633757464605.jpg

三、“双一流”建设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  

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高等教育界就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办一流大学就是办一流学科。然而,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少数高校确实没有一流学科。显然,新时代开启的双一流建设遭遇了评估困境。那么该如何突破这一评估困境,是当今双一流建设所必须面对的。

唐兴认为,如今,“双一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当中,现在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对双一流建设情况或成果进行评估这一问题。她认为在评估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双一流”建设评估不能被排名牵着鼻子走。“双一流”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我国高校的世界大学排名名次,各种大学排名都有其侧重也并不能涵盖“双一流”建设目标。太过重视排名,会让大学在注重提升大学排名名次的竞争中迷失方向,反而忽视了学校的长期发展。二是要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确立公开的、共识比较广泛、负面影响比较小、比较科学合理、相对可行的“双一流”建设遴选标准。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出台。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应引入真正的第三方评估参与其中。三是“双一流”建设评估体系要彰显中国特色。我们建立的一流大学应该是“第一个北大”、“第一个清华”等,而不是“第二个哈佛和剑桥”,因此在借鉴其他国际知名高校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独自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一流大学建设模式,这样也才能够为其他国家高校的发展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从而对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作出贡献。四是要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和发层发展。“双一流”建设不是所有高校争取的荣誉,它仅对少数“双一流”建设高校适用。让全国2700 多所高校均以“双一流”为奋斗目标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可能的,中国特色评估体系要避免“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单一做法。因此,“双一流”建设要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估,让各类高校各有其位各安其位。同时要明确高校的比较优势,构建相互衔接、各有侧重、分层实施的评估引导机制。位于塔尖的国家层面建设高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着眼宏观科学布局,聚焦世界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居于中间的省市层面建设高校,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着眼区域学科结构调整,聚焦优势特色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居于塔基的高校层面建设学科,要对接国家和省市建设战略,努力提升学科竞争力与综合实力。

6631499873772943227.jpg

梅诗琪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进行了思考。我国高校的评价包括外在的评价和内在的评价两个方面,外在评价集中于社会以及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内在评价主要是学校对自身的评价。她认为要建设“双一流”,对高校的评价也该进一步完善,针对目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该如何改进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首先高校方面,对高校来说,应该加强对内在评价的关注,把握评价的主动性。高校自评应该是评价的重要基础,每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和办学理念。因此学校自评应该立足于学校自己在“双一流”当中对学校的定位和本身特色,学校应该掌握一定主动性,而不要被评价体系牵着鼻子走,更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的初衷在于通过评价找到学校的问题进而促进高校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但目前有点本末倒置,学校只是为了提升自身评价排名或结果的“好看”而去参与评价,显得十分被动与消极,而少有学校主动迎接评价。其次,对政府来说,要进一步转化政府职能,促进管办评分离。要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和立法职能,要对社会上现存的评估机构加强监督,规范评估活动,设定一定的监督标准,坚决杜绝一切不正当不正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目前我国关于大学评估的法律较少且不完善,所以政府急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第三,对于社会第三方评价来说,需要建立一个独立规范的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虽然我国目前有几大排行机构,但是在规范度和公信力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诸如排行机构收集的数据来源可不可靠、指标体系设置是否合理、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这样比较是否合理以及排行机构在运行中是否否规范等等这些问题。而我国目前的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也还没有完全独立于政府部门,其运行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并不能完全发挥出社会评价的作用。所以我国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规范的专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是非常紧迫的。

 廖毅则结合自己在加拿大的学习工作经历,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他谈到,在加拿大共有三十多所大学,对不同大学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根据特点可分为三类,每一类大学中的学校都可以说是一流大学。因此,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界定,其实每个国家可能都有不同的界定。另外,他认为目前“双一流”评价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校分层分类评价体系不尽合理。目前学科评估只有很粗的分类评价,也没有分层评估,只是将所有学科分成九大类评价。几乎所有理工科评估指标体系都一样,并且博士点学科和硕士点学科一起评。这相当于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科,非常不利于高校尤其是非双一流高校的特色发展。比如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涵盖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由于我国高铁过去几年发展很快,大项目和大奖都很多,大交通学科一起评估,铁道类大学肯定占绝对优势。如果双一流建设按照这样评估的结果只择优支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院校就会处于弱势地位,这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他认为评估指标应该多元化,要体现自身发展特色。一流的大学和学科地位从来不是自说自话或自顾自怜,同时也不是盲目地照搬照抄,不仅需要客观的质量评价,还需要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学习经验和开展合作的过程中,要客观、充分地看待本校和本学科的现状、特色以及发展前景。既要着眼于国际前沿,也要尊重学科差异,体现自身发展特色。通过国际化的评估背景,引导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进一步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

1879126944620825336.jpg

  听完大家的观点,张金峰有感而发,当前我国高校倾向于仰望星空,而非脚踏实地。我国倾向于将高校进行横向比较而忽视了纵向比较;在数量和质量的追求中,更多的去追求数量指标,追求ESI数量,忽视学术制度等深层次的东西;追求跳跃式发展,忽视历史发展规律,一味求快,在文化传递中更容易跟风、人云亦云。因此,她认为我国高校要想在这样的困境中作出正确抉择,就必须充分认清 “双一流”建设应扎根中国大地。这种扎根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上,更应该体现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上,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全球认可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进而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认可度,更好地坚守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40234.html

上一篇:反思超常教育(2018.05.25肖惠卿)
下一篇:致谢青春,时光留恋—2018届师兄师姐们的谢师宴(2018.06.23唐兴)
收藏 IP: 59.71.64.*| 热度|

1 刘东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1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