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反思超常教育(2018.05.25肖惠卿)

已有 2723 次阅读 2018-10-11 12:12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2018525日晚

地点:阳光一百国际新城204

主讲人:肖惠卿

摄影:张金峰

撰稿:肖惠卿

参与者:余小波、陆启越、马秋阳、张然然、梅诗琪、张欢、苏娅、刘花香、张金峰、唐兴、肖惠卿、廖毅、张学锋、周虹、沈秀兰、程钰慧、廖异苗

 

教育是什么?曾有一句名言这样说道:“Education is not a preparation for life but life itself”,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由于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性,对待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即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在现实生活总,有这么一批特殊的群体,天资聪颖,智力等方面远超普通人,即人们口中所谓的“神童”。针对这一种群体,是否该建立相对应的教育体系也是一直以来人们争议的焦点。“伤仲永”和“江郎才尽”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天才最终也会成为“泯然众人矣”的悲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超常教育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创新性的匹配当前政策和国情的教育方式,但这种教育模式下造成学生智商高情商低,甚至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本期沙龙主题即“反思超常教育”,主持人肖惠卿给大家提了几点建议思考方向:超常教育是什么?其选拔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更为合理呢?

  一、什么是超常教育,如何选拔?

唐兴率先发言,她认为,超常教育是指针对超常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培养超常儿童的教育。如何选拔出真正的超常儿童接受专门教育,是我们必须最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第一,如何甄别超常学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甄选金质儿童的教育问题,但他并未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虽然现代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为超常儿童的鉴别提供了大量的依据,但由于人的潜能无限性与鉴别方案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任何甄别都可能是不完善的。这意味着最好的鉴别也可能错过真正的天才,难免出现新的不公平。第二,由于人的复杂性,不同个体的超常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那我们究竟从哪个年龄阶段开始选择?一旦错过了超常儿童的关键阶段,是不是会人为制造了新的不公平?第三,超常儿童的出现并不是集中的,而是分散的,不仅发达城市可能存在,落后的地区也可能存在,我们究竟在什么范围内选择超常儿童?如果我们只能在有限的地区选择,我们是不是在制造不公平?这说明我们在超常教育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刘花香从超常教育的本质去思考这一问题,她认为大部分人是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待它的。如视“超常教育”为“超前教育”就是一种很普遍的认识。受此理念的影响,许多家长为了能使孩子进超常教育实验班,想方设法走后门,有的甚至到户籍管理部门改动孩子的出生年月以使之符合入学年龄的要求。“超常教育”本质既不是超乎寻常的教育,也不是使常态儿童成为超常儿童的教育,它是针对超常儿童心发展特点而进行的旨在使他们得到良好发展的教育。如今社会对超常儿童的理解已经从单一的智力维度走向多元化智能维度,这无疑是观念上的进步。但是仍有不少学校受传统观点影响,认为超常儿童最主要的特点是智商很高。由于心理科学研究水平的局限性、成人文化意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有不少超常儿童被无情地漠视或扼杀。所以她认为其选拔标准也应该与社会现今的观点共同成长。

6597661303914945976.jpg

张金峰认为,“超常”这一概念是非常广泛的,超常儿童是相对于常态儿童而言,是儿童中智慧才能优异发展的一部分,他们与常态儿童之间有差异也有共同性;它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发展早、计算能力强等指标,凡是孩子在某个方面表现出来一些远远超出普通人状况的特征,都可以认为是在这一方面是超常的。仅用智力测验来鉴别天才儿童是有局限的。

张然然提到,所谓“超常”不仅仅体现在智力上,也包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或者是潜在的优于同龄儿童的一种能力。超常教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超常教育的问题在于为了超常而超常,因为对于超常儿童来说,正常水平的教育无法满足其发展的要求,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而适当的超常教育既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又能物尽其才,避免重蹈古代“伤仲永”的覆辙。

126945214596902094.jpg

梅诗琪提出了对超常儿童的思考,她认为超常儿童是在心里的某个方面,例如智力数学音乐舞蹈体育等某个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儿童的那些儿童。严格的来说,就是这类儿童高于普通儿童平均值两个标准差。从定义来看,超常儿童分两类,一类是在某一特殊领域的超常,另一类就是属于全面的超常,后者的情况更难得。根据研究机构的结论,所谓狭义的超常儿童,就是在智商上大于或等于130,也就说这个IQ的平均水平要高于平均水平的两个标准差;广义上超常儿童就是任意某个方面都是高于正常儿童两个标准差。所以由此看来,我们平时在定义这个超常儿童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局限于IQ,只是讨论狭义上的超常儿童。但其实在某个儿童的某一方面优秀都能算是一个超常儿童。因此超常教育是针对超常儿童的特殊性而开展的一种特殊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形式,超常教育与针对那种聋哑人、盲人或者智力低下儿童的特殊教育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理论指导思想都是因材施教。

陆启越则表示所谓“超常教育”,是指为天资优异的儿童提供一种有别于常人的个性优化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将少数儿童的出众天资全部开发出来并转化为非凡的能力。超常教育和常规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进度、深度和广度上,体现在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上。超常教育的思想,古来有之,早在唐宋时期,已为神童创立了专门的童子科制度。这种童子科制度以满足成人需要为价值取向,忽视儿童的天性和自主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超常教育。

廖毅从字面意思剖析,他觉得超常教育应该是超越常规。既然是超越常规,那就肯定有具备常规性教育的普遍性教育与超常教育相对应。超常则是要超越常规,而教育在这的意义更加注重于教导和培育,也就是超越常规的一种教导培育方式。

  二、超常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刘花香认为,不少专家、教师和媒体在评价目前超常教育的成功时,往往只从短期或中期成果的角度去考虑,以考取重点大学、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留学海外的百分比来衡量。这种评价具有无可否认的可行性,但事实上却不够科学严谨 。一方面,这种评价忽视了教育的滞后性特征。超常儿童成为硕士生、博士生并不意味着他一定就能成为国家的拔尖人才报效祖国。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有多少比例的年轻拔尖人物是由超常教育培养出来的? 与之相反的是大多数人才接受的是常态教育。另一方面,评价的维度单一,只重视超常教育的结果,忽视了超常儿童的成长过程。这样做容易对教育目标产生误导,加剧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素质教育难以贯彻,使得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唐兴认为超常教育的目的是为智力发展超常的儿童提供适合其心理发展特点的科学、系统的教育,需要对他们因材施教。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自1978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坚持科学研究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原则,对我国的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并与教育部门紧密结合,在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层面上开展超常教育、教学实验,先后与北京八中、人大附中、北京育才学校、陶然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合作建立超常教育实验基地。30多年来我国的超常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超常教育仍然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没有形成完整的有效教育模式,社会舆论对其的批判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张金峰坦言超前教育有待完善,当前社会上有观点认为对超常儿童给予特殊关照,让他们享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一种教育不公平。对此她持不同意见,她强调对超常儿童实施超常教育才是真正的公平教育,是对超常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护。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应该是而且只能是为了每个儿童健全发展的教育,教育平等不仅是给每个人受教的机会,而且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教育方式。机会均等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公平应当是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教育。因为每个孩子的智能存在差异,学习接受度是不同的,简单的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同样的常规平行班教学,这无论是对接受能力较好的孩子或是普通的孩子的未来发展都是不公平的,这是一种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体现。教育中所需要的公平应该是相对公平,而不是绝对公平。所以对不同程度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是必要的,而不应采用千篇一律的常规教育方式。虽然这毫无疑问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状态,但值得探索前行。

1620451441023584920.jpg

马秋阳认为在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受教育教学设计的局限等因素影响,超常教育凌驾在应试教育之上,然后就变成了“超常应试教育”。个人在学校教育上获取的优秀成绩,并不等同于他整个人生的成功。因此中国的应试教育阻碍了常规教育的发展。她强调学校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成才的教育,而非成器的教育。超常教育应该引起重视,如何让这些天才儿童成人成才,如何不扼杀他们而去促进他们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更多的是提供给他们一个足够自由成长的空间和环境,而不是把考上清华北大作为目标,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发展,促进他们全面的身心发展,而不是停留于智育和潜能的激发。历史上的天才都不是教出来的,我们将来的天才也不可能是教出来的,应该是在自由充足的空间当中自己成长起来的。

张欢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来分析这个问题,她认为不管是不是超常儿童或超常教育,孩子去上学不仅仅是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环境当中和人沟通交流、与人相处,这是一个世界观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就像俞敏洪讲的一样是一棵树正常、自然地长大过程。经历这个过程,他未必能成长得多么多么优秀和出色,但是他慢慢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人,这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应该是最重要的事情。

  三、超常教育是否合理?

刘花香认为班级化教育只是培养超常儿童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唯一形式。对于超常儿童的教育,国外有多种模式,有个别指导、课外充实和特殊中小学校等。在国内,全国除具备超常教育能力的大学和中学以外,各地还有出于不同目的开设的少儿班,这些少儿班变成了收获功利的手段。显然,举办实验班是实施超常教育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但全国各地大兴超常教育之风,难免存在追求轰动效应和经济效益之嫌。

对此张然然持不同的意见,她认为超常教育有其可取之处。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具有超常教育特点的少年班,这些班级为超常儿童提供了专业教育,存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例如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八中等均开设了少年班。北京八中少年班的培养目标是使超常儿童的潜能得到最佳发展,成长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高中毕业生。通过专门的测试,招收10岁左右的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完成八年的学习计划,即14岁左右即可参加高考。北京八中的少年班,不仅有初试复试,还有试读,通过选拔后可以进行7天的试读。如果学生或是家长认为学生不适合少年班的学习,则会分流到普通班级。北京八中曾对从少年班毕业的学生做过追踪调查,大部分学生都获了优于常人的发展。因此不能因为超常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否定超常教育的价值。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正确、科学地进行超常教育,这需要政府,专家,社会合力制定出完善、系统的培养机制,实现超常教育的正常有序发展。

梅诗琪强调,超常教育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之所以当前会对超常儿童问题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强调超常儿童全方位的超常,在IQ这个方面表现良好的超常儿童如果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不好,尤其是生活上表现不如预期,那么就容易产生超常教育有害这样的争论。第二,我国现在对这个超常教育的理解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尤其是家长。 正如施建农教授所说,超常教育是针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而不是把常态儿童变成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家长为了让孩子更优秀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这种盲目从众并不叫超常教育,超常教育只是针对超常儿童的,不能盲目给孩子报特长班或者是兴趣班当作超常培养。第三个争论就是超常教育育人成效问题。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这几十年来针对的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还是培养了很多各领域的尖端人才,只是这些超常儿童长大后大多都是出国了,因此并没有在国内作出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超常教育并非没有培养人才,反而培育了大量人才,只是我们培养的人才的去留问题需要反思。超常教育在我国仍然可以继续开展下去。

陆启越十分赞同这种超常教育的形式,理由如下:第一,人与人之间天赋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智商是成正太分布的,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天赋异禀的人数也是最多的,这为我国开展超常教育奠定了基础;第二,我国开办了各种类型的盲、聋、哑、弱智学校等特殊教育形式,对于近千万的超常儿童,理应建立有别于常规教育的超常教育学校;第三,只有广泛开展超常教育,并根据超常儿童的特殊性开展独特的教育形式,才能将超常儿童的独特天赋全部挖掘出来,为我国培养大量的、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但超常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涉及诸多问题:首先,什么样资质的儿童才能被认定为超常儿童?标准是什么?其次,如何根据不同资质、不同性格的儿童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并采取灵活的培养方式?再次,超常教育与常规教育相分离,会不会有碍教育公平?这些都是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张欢说到,超常儿童是智力突出优异或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对这些儿童开展的所谓超常教育是特殊教育的组成部分,我们首先要肯定超常儿童乃至超常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和正当性

在职研究生张学锋认为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前日本的教育协会会长大田瑶,比喻教育的培养就像种子发芽一样,应该是一种有机肥,而不是无机肥。也就是说应该顺着它自己应该成长的方式去成长,而不应该去刻意地通过其他方式来促进它的生长,每一个生命它生长其实是有规律的。超常儿童处在某个阶段,可能会比平均水平要高,那并不意味着这个儿童成长一段时间之后,这个高就一定会成为他的优势。所以他对超常教育的存在持保留态度。

周虹提到超常儿童的数量是很少的,所以不存在成班的问题。而且国家的教育只能解决根本问题,就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性教育。真正的天才更适合家庭教育。

801077783819042174.jpg

沈秀兰则从概念出发,她倾向于超常儿童在正常的、顺其自然的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接受普适教育可能更合适他们的成长。我们无法通过比较科学的方式去判定超常到底是什么。但根据系统论社会共生理论,在同一环境下,孩子会相互影响,在系统的环境之下,其实每个人都实现了一个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如果是让其单独成班,可能会限制孩子另外一个方面能力的成长。如果没有一个稳妥的方式能够全面培养超常儿童,那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陈钰慧认为教育可能跟家庭有关系,跟学校有关系,跟超常儿童自己的天赋有关系。就像大自然生长的植物一样的,它可能仅仅只是早熟了,更早的成熟,更早的上市而已。就某一个时期的特定的结果而言,我们国家设定的教育的这个过程,是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然后再到高等教育。这个过程一定有科学性的。每一个儿童经历每一个阶段的成长,才是比较完整的教育阶段,而不是单纯凭他在某一个阶段所展示出来的结果来对他进行特定的培养。如果他有天赋,可以在第二课堂来进行个人能力特点培养。但是作为一个特别的培养,还是没有必要开这样一个班。正常的教育过程对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廖异苗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超常儿童这个群体是客观存在的。那既然是客观存在,就不要把它归类于全国基础教育里。不能因为这一块的研究困难,而去否定这个群体的存在,以及它的后续的发展。所以对于他们的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个,如何发现并识别这个超常儿童。第二个怎么培养他们?第三个培养完了之后怎么使用?从人才使用的角度出发。即为怎么识别?怎么发现?怎么识别?当我们识别出超常儿童,就应该单独培养。这个识别标准不能太硬,不能太死板。它应该是一个可进可出的动态的过程,并且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接着他认为在超常儿童的培养有几个方面很关键。第一个怎么分类,它是哪一类的?超常的?只是智商超常,还是说在某个方面超常?那么这个分类越精准,对后面的这种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肯定是越好的。第二,针对这些的课程计划到底怎么做?怎么培养?现在考虑最多的就是这些孩子,我们培养不出来,因为在中国没有这种成功的案例。正应如此,更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说觉得培养不出来就不去培养。要因材施教,长远一点,从如何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还是觉得有必要对这个群体进行一个有效的识别,进行一个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及让他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6597615124426216910.jpg

这一次的沙龙大家畅所欲言,观点各异,碰触了思想的火花。尤其是来自教育一线的专业硕士结合他们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想法。余老师总结道,既然超常教育是现实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这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在超常教育探索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否定因材施教这一基本原则。余老师强调超常儿童与正常儿童并非一类。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对这部分超常儿童实施相对特殊的教育,使他更有归属感以及成长体验感。我们绝不能因为少数不理想的现象而否定我们的教育初衷。现在的反面例子层出不穷,比如“伤仲永”、比如高商低能的“天才儿童”现象,社会的舆论带给我们的这种影响是相对来说负面,这种嘈杂之声会使得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不太乐观。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教育者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不同声音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超常儿童这个探索之路,其实是非常艰难的道路。我们不能因为道路艰难,就放弃深入的探索。教育的研究是慎重,教育的实验往往对人的终身都会产生影响。每个人的人生没法重来,但教育需要随着时代一直不断地发展。不同的孩子接受不同的教育,我们需要因材施教。因为教育从来都是培养不同的人而非同一种“人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40233.html

上一篇:“南西湖,北雄安”,新兴高校崛起之路(2018.05.11刘花香)
下一篇: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的思考(2018.06.08张金峰)
收藏 IP: 59.71.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