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与几位老师聊过博后的事情加上自己也正在面临毕业就业,今天终于突发奇想,博后的合作导师是否可以有多个,甚至是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学科?沿着这个思路越想越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可以,并且大有意义。本文提要:博后分级概括(优秀博后普通博后),提出概念(交叉学科博士后),提出观点(交叉学科研究院+交叉学科博士后这种硬链接和软链接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科交叉,产出新东西)。
三五年前,我们这个领域博士毕业大多可以留下来工作。最近几年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基本要做几期博后才有希望找到好的固定工作。大家普遍认为固定工作好于博后,所以博后不怎么受待见。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我自己都搞不清楚。综合起来我觉得博后其实也不错,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高速变化,让人有点应接不暇。博后的行情也是一样地再变。几年前大部分招收博后的单位还在提供住宿公寓,那时候博后待遇比博士高不了多少,所以博后更像是博士的延续。现在的博后待遇高出博士四五倍,大部分学校也不提供住宿了。博后变得更像一种临时工,这和国外情况就比较类似了。
科研圈在发展,博后现在变成了一种潮流,各高校科研院所也相应搞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时间名头满天飞。各地待遇差别也很大,博后名头五花八门,但是基本来看是可以分成:普通博后和优秀博后。两者比例大概是10:1。优秀博后的待遇明显高于普通博后,博士们都想争个名头,做优秀博后。区分普通博后和优秀博后这种做法明显是为了激励博士们多发文章做好工作,但是十分之一的优秀博后能有多大激励作用呢?这套区分乍听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作用还有待考量。
区分优秀与普通自古有之,优秀博后除了激励作用,更明显是打出各高校的招牌。大家喜欢拿各高校的‘优秀’博后进行比较,并用这部分代表博后群体,就像提本科教育,言必谈985双一流。所以这种优秀博后的机制,可能是招牌作用大于激励作用,形式大于内容,有一点点‘哗众取宠’的嫌疑。我觉得更有意义的可能是交叉学科博士后,他们更有可能给这个世界带点新东西来。
在当今的2021年,各学科发展迅速,相互交叉越来越频繁。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各种交叉学科研究院纷纷如雨后春笋一样生长。博士后作为科研圈的一大生产力,也感受到了学术圈正在发生的变化。与各种实体的交叉学科研究院相对应,交叉学科博士后则更加灵活。他们可以是一座座桥梁,沟通起不同学科,让不同学科交相辉映,产生新的东西。
交叉学科博士后不必依托于交叉学科研究院,我们可以联合不同学科的不同专家,作为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只要是对学科发展有利,只要大家有合作意向,只要能够产出新东西,那么不同高校不同研究所的老师们就可以合作起来,共同招聘一名或几名博士后来完成合作。这种交叉学科博士后既可以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又不依赖于大楼大学,可谓是一种交叉学科软链接。相比之下,交叉学科研究院往往要盖大楼建实体单位是一种硬链接。
交叉学科研究院+交叉学科博士后这种硬链接和软链接相结合的方式,应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科交叉,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新东西。相比于优秀博士后,交叉学科博士后可能不会花那么多钱,但是产生的科学效益应该是更明显的。优秀博士后无法大面积普及,否则就难称优秀了;交叉学科博士后却可能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普遍,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这种交叉学科博士后的思路不是我首创,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招聘交叉学科博士后了,开出来的待遇很诱人。不过目前正在招收的交叉学科博士后是依托于交叉学科研究院的,与本文倡导的交叉学科博士后稍有不同。本文倡导的交叉学科博士后是不依赖于交叉学科研究院的交叉学科软链接。不是大动土木成立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院,而是鼓励老牌的传统王牌学科强强联合,以交叉学科博士后的形式开展合作。
望学术圈考量这种交叉学科博士后的软链接机制,感兴趣的高校和研究所可以开辟试点。交叉学科博士后如同星星之火,而交叉学科研究院则是一个个烽火台。两者交相呼应,可以促进学科交叉,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新的曙光。期望看到最初的星星之火。
子牧20210222南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