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姣,2019.10.23,由组会报告整理而来
各位师弟、师妹好。
G老师让我给大家作一个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报告。请原谅我用了这样一个不正经的题目,但请听听我的理由。上周X院士组织了一场学术写作讲座,几位同学也去听了。我区区一个博士后,能力有限,成果不多,没什么经验可输出。但照本宣科列出写论文应知应会list,我也无意于此。因此,今天的报告只是分享我对学术写作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感悟。今天的题目就是我时常在想的一个问题——写论文,才是科研人员的正经事吗?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如果只作观察,从不写作,自然科学家的生活倒是幸福的。”可见,写作大抵来说并不是件让人永远开心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要写?写论文是不是科研正经事呢?
我认为“是”。因为科技论文是一种载体,它传播科研成果,承载书面思考,促进学术交流。
传播原创性研究成果
有个著名的比喻:“如果森林中的一棵树倒下,但没有人听见,那么它是否发出过声音?”对于科研工作者的idea和论文发表来说,那么答案毫无疑问为“否”。再好的idea,没有传播出去被人听到,就如同没有发出过声音一样。
为了传播,必须将idea和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发表的科技论文”,否则再好的idea也会湮灭。有效发表至少包含三个重要因素[1]:
第一,原创性科技成果的首次发表。
原创与创新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当今科研创新脱离不开以下三种情况:(1)新问题新方法。这种当然最好,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次搞个大新闻。(2)新问题老方法。比如说有限元方法是一种经典数值方法,但是该方法仍不断应用于各种新结构、新模型、新材料的研究之中。(3)旧问题新方法。我目前的研究更接近这种。虽然是旧的问题,但由于引入了新方法,得到了许多以往方法得不到的结果,体现了新方法的独特优势。创新包含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创新,但原创是根本。创新的标志性提法包括但不限于:提出某种新的观点;提出某种新的方法;建立某种新的模型等。无论是学位论文的创新点,还是期刊论文的highlights,每一篇文章都必须有值得分享和传播的创新之处,以区分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研究。
举例来说,综述文章是对已发表文献的评述,好的综述提供真知灼见,给人启发。但由于不是首次发表的创新成果,因此综述文章不属于有效发表的科技论文。
第二,经得起科技同行的实验重复和结论验证。
在研究成果被纳入人类知识体系前,还需要验证其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结论的正确性。通用做法就是同行评议。虽然同行评议机制并不完美,也屡屡爆出问题,引发争议,但仍不失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举例来说,学术会议中的会议摘要、会议报告,由于缺少细节,不满足严格的同行评议,因此不是有效发表的科技论文。
第三,发表在能供科学界随时获取的出版物。
发表的论文必须可以被获取,从而可以被开放讨论、勘误、引用,甚至发现问题被撤回。这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从而经过科学特有的“筛选”功能,最终被纳入人类现有的知识体系。
1921年,S.P. Timoshenko教授[2]在经典梁理论基础上考虑了梁的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梁理论,后来被称为Timoshenko梁理论。之后,但凡研究中用到这种梁模型,都会引用1921年的这篇文献。而要举个反例的话,就是著名的省纸狂魔费马先生了——“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书面思考和论证
分享和传播最新的原创性成果需要一个载体,科技论文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载体。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无论是开放存取还是收费订阅,无论是经过完整的同行评议还是预印本——总之,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论文都需要先“写”出来。而“写”论文的过程就是完成书面思考和论证的过程。
在科技论文构思、撰写和修改过程中,要始终将潜在的读者(编辑、审稿人、大同行、小同行)放在心头,自觉保持与读者的对话,时刻努力满足读者的预期。这里简单讲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满足读者对于文章内容逻辑安排和呈现顺序的预期。科技论文常有“IMRAD”结构一说,看起来像是科技“八股”。但这并不是说科技论文作者缺乏写作能力,而是为了满足读者预期——
开头,读者想知道你为什么研究这个题目?这就是Introduction。
之后,读者想知道你要怎样研究?这就是Method。
然后,读者想问你得到了什么结果?这就是Results。
最后,读者还想知道得到这些结果,那又怎样?这就是Discussion。
第二个层面,满足读者对于信息呈现方式的预期[3]。以一句话为例,简单来说,在一句话的“topic position”放入旧信息,在一句话的“stress position”放入要强调的新信息。这也是英文论文与中文论文语言方面的最大区别之一。
关于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模式,下一次报告中再展开。
保持与学术共同体的对话
这一要求基于以下事实:这一领域你不是开天辟地第一人,如果你觉得你是,那肯定是错觉。以本研究为原点,要始终自觉保持从前到后、从大到小的不同视角的审视。
前,即向前追溯。前人如何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空白、局限与不足?本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有什么意义?后,即向后发展。包括自己的后续研究,也包括作为已发表的文献成为他人研究的引证文献。从前到后,这些研究成果环环相扣,构成一个链条,完善一个学科,发展新的范式,最终汇入人类知识长河。大,将本研究置于更宏大的体系中,在此可遇见大领域的大同行。小,将本研究立足于更具体的点,在此可遇见竞争激烈的小同行。从大到小,大、小同行形成全世界范围的无形学院。
前人和后来者,大同行和小同行,共同构成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共同体。而科技论文就是你进入这个科学共同体的入场券,也是你行走于这个科学共同体的硬通货。
综上,发表科技论文实现idea的分享和传播,撰写科技论文促使idea的充分论证,交流科技论文助力作者融入学术生态圈。所以,写论文,真的是科研人员的正经事!
还有一句想讲却没讲的话。我只是从科研自身发展规律谈我对于“为什么科研工作必须要写论文”这个问题的感悟。我没讲几年几篇的“数篇儿”式考核,没讲与分区和影响因子直接挂钩的外部激励,没讲“不发表就出局”的残酷。只因我仍是一个凡事慢半拍的理想主义者。也许两年后,我可以再来做个报告,题目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梦想的破灭”。
[1] 参考罗伯特·A·戴和芭芭拉·盖斯特尔编著的《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7版)》
[2] Timoshenko, S. P. (1921). "On the correction for shear of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ransverse vibrations of prismatic bars." Philos. Mag., 41(245), 744-746.
[3] 参考George D. Gopen和Judith A. Swan撰写的《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Writing》一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