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服务意识,从杂志社的官方博客说起

已有 3872 次阅读 2010-12-29 20:34 |个人分类:编辑部的故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服务, 期刊

今天花了差不多一上午时间(当然,期间被各种事情打断了无数次),在新浪上开通了中国激光杂志社的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clpsh),并简单地写了第一篇文章。

很多著名杂志,如三联生活周刊,都在大众网站上建有独立的博客,介绍期刊内容与杂志社的活动。独立自己网站以外的博客,可以让读者通过不同的视点关注你。

中国激光杂志社的主要网络阵地是中国光学期刊网(www.opticsjournal.net),发布各种论文、会议、行业新闻等,但这并不影响杂志社寻求更多的机会来展现自己。

本来打算直接上微博的,但考虑到科研人员可能用的比较少,而且很多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所以还是只开通了博客。

开通博客是为了服务读者和作者,与大家有更方便的交流方式。说到服务意识,中国激光杂志社2010年战略研讨会刚刚结束,很多编辑都准备了精彩的报告,展示了自己在过去一年成果,也指出了目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对未来的看法。

针对研讨会提出的问题,杂志社最近将组织详细的讨论,但内容无非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来服务读者与作者,建立更灵活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形成更加完善规范的出版制度。

在有些编辑心目中,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从接到作者的投稿开始到文章见刊结束。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参加会议,认识同行专家,约稿,这已经是很多编辑工作的全部了。对于一些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的确如此,但对一个完整的编辑部事情却不这么简单。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杂志社做了哪些更有服务意识的“小”事情呢?

首先,期刊全文的提前上网,不是等到论文印刷后再上网。这相对过去是一个进步,但与先进的期刊相比,这一点也就勉强算是跟上步伐吧。

其次,对作者即时发送论文的pdf版本。这是一个很小的工作,实现起来难度也不大,但就我了解,做到这一点的不多(特别是国内)。我以前也投过两次稿件,没有期刊这样做过。

基于作者本人的相互关系图也是一个很意思的事情。通过这个小功能能看到一个人的研究与哪些人有关系,而这些人又与谁有关系。

再有就是处在测试中的文献导出功能,如导入到endnote, jabref中方便读者引用。当然,编辑部的工作不限于此,只是外面的人感觉不到而已。

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当一个编辑部只有几个人的时候,信息还是通畅的,有问题找任何一个编辑都可以解决。但当人数增加时,问题提到编辑那里了,但很难保证让所有有关的编辑都知晓。如一篇原定于第3期发表的论文,能否提前发表到第2期,应该找谁咨询?

这就需要通畅的信息反馈机制和问题解决机制。有了问题交给谁,谁来提供标准答案,哪些问题是可以个性化回复的,哪些是程序化的?会不会有关系稿,如何处理?这一切的问题,都需要职责明确的人来解决,随口给出一个答案,难免会出错。

我们在努力提供理想的信息反馈与问题解决方案,但路还很长。

至于完善的出版制度,现在正处在从自发到规范化转变的途中。详细但不复杂的投稿指南,完美的投稿模板,明确的审稿指南,这些文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完成。当一个手工作坊成长成一个现代化的公司的时候,这些都应该不断成型。

应该说,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更多的事情在等着我们。例如人之成长,周围年轻的同事不断增多,自己也正在从菜鸟变成老鸟。年龄见长,经验增长得如何,能否以身作则鼓励后来人,给他们以积极的影响,做个称职的编辑。是他们影响我们,还是我们影响他们?

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有失误也有成绩。我应该是比较无悔的。
 


致谢:

感谢张博士亲自做晚饭给我时间以完成本篇文字。





中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杂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76-398817.html

上一篇:发表论文过程中的“费用”问题
下一篇:做好PPT, 还得努力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赵大良 许培扬 徐耀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