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uyang

博文

美国穷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中)

已有 6987 次阅读 2012-1-12 11:13 |个人分类:政治经济|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 贫困, 收入差别, 贫困线, 贫富差别

二。穷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上一节介绍了美国制定贫困线的方法和关于这个方法的争论与建议。在这一节中,让我们看看贫困人群的真实生活情况。
2010年,美国有4千6百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历史最高水平。贫困率是15.2%。这是贫困人数的第三个增长年份。按种族看,非西裔白人,黑人,西裔和亚裔的贫困率分别是9.9%,27.4%,26.6%和12.1%。按年龄分,十八岁以下,十八到六十四岁和六十五岁以上的人群,贫困率分别是22.0%,13.7…%和9.0%。下图显示了贫困人数与贫困率的变化历史【一】。
在贫困线附近,我们还可以把人们按收入更细地划分。2010年,美国有6.7%的人的收入少于贫困线的一半,有33.9%的人收入少于贫困线的两倍【一】。在美国的政治语言中,常常把生活在贫困线以上但仍然很穷的人称为贫穷工人(working poor)。他们也是政府扶贫的对象。
虽然美国贫困的人数相当可观,但生活在贫困线下并不等于就是“水深火热之中”。在美国,典型的“穷人”拥有空调,有线电视和其他现代用品。他们的食物,住房,医疗条件都满足基本要求。只有少数人遇到生活的艰难如食品不足或住房不够【二】。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穷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提高,虽然比总体水平落后大约二十年。也就是说,今天穷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大致相当于1990年代所有人的平均水平。
 
更具体地说,76%的穷人家里有空调,四分之三的穷人家庭拥有汽车,三分之一拥有两辆或更多。其他现代电器如电视,有线或卫星电视,录像或DVD,微波炉,音响,洗碗机等在穷人中也是相当普遍【三】。
 
 
关于食物,美国农业部负责提供食物和营养救济,同时也通过人口调查局的问卷调查来监视美国家庭中食物供应的情况。他们确定“食物短缺”(low food security)与“严重食物短缺”(very low food security)的家庭数量。“食物短缺”是指因为经济原因而必须限制食物的种类和影响营养的均衡。“严重食物短缺”是指因为经济原因而干扰了正常的饮食习惯甚至减少了食物摄入水平。大多数“严重食物短缺”的家庭有饥饿的经历。在2010年,有14.5的美国家庭经历过食品短缺(与贫困率接近),其中有5.4%的家庭经历过严重食物短缺。在有儿童的家庭中,2010年有9.8%的家庭有过食物短缺,而1%的家庭中成人与儿童均经历过严重食物短缺。一个典型的“严重食物短缺”家庭一年中有七个月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而其中每个月有几天处于这种情况【四】。
 
关于住房,下表显示2001年美国全体家庭与贫穷家庭人均房间的分布【五】。数据来自2001年美国政府调查。
根据2009年的政府调查,当年约有64万人无家可归。这相当于1.4%的穷人人口。而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无家可归者居住在紧急庇护所或临时住房内。当然无家可归状态的流动性很大,所以有此经历的人要以上比例更多。在2009年,大约有4%的穷人有过至少一夜的无家可归经历【三】。
 
关于医疗服务,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急诊服务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政府对穷人也提供医疗帮助(Medicaid)服务。所以理论上说穷人能够得到医疗服务。但急诊服务与美国普遍的私人医生还是有很大区别。Medicaid因为付费标准低,很多医生都不接受。所以从质量上说,穷人能得到的医疗服务可能比平均水平低。另外,有一个阶层的人因为收入太高不能享受Medicaid,但他们的低端工作通常又不提供医疗保险。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二】中提到,只有13%的穷人经历过因为经济原因而在过去一年中不能去看病。但我在它提供的参考文献中没有找到这样的数据。从一些健康指标,如婴儿死亡率,儿童的体重,身高等来看,美国穷人的健康状况与全体人口一样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显著改善。从成人死亡率来说,2004年穷人群体(未得到高中文凭者)的死亡率比全体人群1970年要低。在成年穷人中,1999-2002年间有40%有未经治疗的蛀牙。而这个比例在1971-1974年是67%。而在全体人群中,这个比例分别是24%(1999-2002)和48%(1971-1974)。在2004年,穷人儿童(18岁以下)有12%一年以上没有看过医生。而在1982年,这个比例在全体儿童中是17.6%【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不少数据都来自几个隶属于保守派思想库(Heritage Foundation和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ion)的作者,所以在观点上肯定有偏向。但我主要引用的是转引自政府调查的数据。而且看来自由派思想库也基本认同这些研究结果。但他们指出,在考虑生活水平的提高时要注意到医疗费用的增加(也即其他花费的相对减少),而且美国整体人群与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比起二战后的头几十年来减慢了很多【七】。

 
综上所述,从生活用品,食物,住房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看,目前美国穷人的生活水平大约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整体美国人相当,所以算不上绝对贫困。当然这只是说的平均水平。穷人中真正遭遇经济困难的也是有的。所以以上结论并不是说穷人问题不需要人道层次上的关怀。但是,美国穷人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弱势状态。以下就这个方面再提供一些数据。
 
贫困与犯罪率的联系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上,美国六十年代“向贫困宣战”的运动,其动机之一就是解决当时严重的犯罪问题。本世纪也有研究表明,高失业率和低工资与高犯罪率,特别是财物犯罪率相联系【八】。然而,在最近几年中,虽然贫困率有增无已,但犯罪率却连年下降。从2000年到2010年,美国的人均犯罪案件数和暴力犯罪案件数都降低了20%【九】。这个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好的解释。我们只能说犯罪率与很多因素有关,贫困可能只是其中之一【十】。
 
人们通常把贫困与失业联系在一起。有研究表明,历史上,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失业率与贫困率有相当强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十一】。阴影显示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年份。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每一个百分点的失业率增加会带来0.4到0.9百分点的贫困率增加。其他一些对于特定人群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果。
 

具体到贫困人群,研究表明失去工作是进入贫困状态最重要的因素【十二】。当户主失去工作时,家庭在当月进入贫困状态的机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而在后两个月进入贫困状态的几率也增加了1.1和0.3个百分点。所以提供工作机会是改善贫困现象的一个重要措施。反过来,工作也并非根除贫困的灵丹妙药。在2006年,有24.5%的工作人员工资在贫困线水平之下【十三】。这些人的平均小时工资是7.36美元,而全国的平均小时工资是18.07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双职工全时工作的话,这样的工资收入应该是超过贫困线了。可见工作不足还是贫困的原因。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贫困的持久性。短时间进入贫困状态与一辈子贫困是两件相当不同的事情。根据人口统计的结果,在2004年收入处于最低20%的群体中,在2007有30.9%的人进入了更高的收入阶层。在2004到2007年中,有31.6%的人口经历了至少两个月的贫困状态,但只有2.2%的人4年中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一】。不仅贫困状态是不固定的,各个收入阶层之间都具有流动性。下图显示了1988到1998十年中,各个收入阶层之间的流动情况【十四】。我们可以看到,收入最低和最高阶层都有大约一半的人保持地位,而有4%左右的人流向另一端。
 
 
虽然理论上讲美国“一夜致富”并不是神话,而当今首富很多也是贫寒出身,但穷人在成功机会上还是面对不可否认的劣势。研究表明,出生在最穷阶层(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的家庭的孩子成为最穷阶层的可能是最富阶层的孩子的五倍。这个比例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高【十五】。
 
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出现和低端工作的流失,这种劣势可能越来越严重。穷人的劣势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受到社会的隔离。在美国除了自然形成的社交网络外,工作场合是很重要的社会纤维。在工作中,属于不同阶层,圈子,文化,宗教的人需要在一起合作,交流,促进了这个多样化社会的融合。这也是失业率如此触动人们神经的重要原因。而许多穷人很多年不工作,甚至几代人靠救济为生。他们就被隔绝于“美国工人”(working America)这个圈子之外。同时,不少扶贫措施(如低收入房屋补助等)客观上把穷人集中到某些区域,也在物理上把他们与其他阶层隔离开来。事实上,生活在贫困集中的社区的人口在1990年占穷人总数的14.1%,在2000年降低到9.1%,而到2009年又回升到10.5%【十六】。这种隔离使得穷人除了物质上的贫乏外,对于自己能力和面临机会的认识都会受影响。如何帮助穷人走出这个“死结”,是扶贫的一大课题。我们以后还会谈到。
 
“流动性”的另一个方面,是世代间的变化。所以穷人儿童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表现与父母的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例如,如果把父母的教育程度分为高度,中等和初等三组的话,那么他们的孩子的分数平均排名会有73%,50%和27%那么大的区别【十七】。相对于非贫穷家庭来说,穷人的孩子留级和辍学的风险要大一倍。而早期教育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生命头五年中家庭收入增加一万美元,他们完成高中教育的机会就会增加近两倍【十八】。研究表明,4年级的学习成绩能预测终身收入水平【十九】。所以穷人在接受教育上的劣势地位影响到他们在社会向上流动的能力。
 
穷人受到的学校教育质量也有不同。在美国大学是收费的。即便存在很多财务补助的途径,研究表明学生的大学教育选择仍然受家庭经济情况的很大影响【二十】。而在中小学,贫困地区的学校质量不好是众所周知的。2011年教育部的调查表明,甚至在同一个学区中,贫困社区的学校老师的工资花费也较低,因为那里低年资的老师较多【二十一】。
 
总之,美国穷人就绝对生活水平来说,绝大多数称得上“衣食无忧”,只有极少数面临物质贫乏问题。但是他们与社会其他部分的流动有限,有被隔离的危险。这也是一些政治家谈论的“两个美国”现象。要提供更多的“脱贫”机会,就业与教育都需要改进。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和讨论目前政府的扶贫政策。

---------

一 Carmen D. Walt, Bernadette D. Proctor and Jessica C. Smith,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us: 2010”, September 2011, 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prod/2011pubs/p60-239.pdf accessed 12/16/2011

二 Robert Rector and Rachel Sheffield, “Air Conditioning, Cable TV and an Xbox: What is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Heritage Foundation Backgrounder #2575, July 2011, http://www.heritage.org/research/reports/2011/07/what-is-poverty accessed 12/16/2011

三 Robert Rector and Rachel Sheffield, “Understanding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Surprising Facts About America's Poor”,  Heritage Foundation Backgrounder, September 2011, http://thf_media.s3.amazonaws.com/2011/pdf/bg2607.pdf, accessed 12/16/2011

四 Alisha Coleman-Jensen, Mark Nord, Margaret Andrews, and Steven Carlson,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0”, Economic Research Report No. (ERR-125) 37 pp, September 2011, http://www.ers.usda.gov/Publications/ERR125/ERR125.pdf, accessed 12/30/2011

五 Robert E. Rector and Kirk A. Johnson,“Understanding Poverty in America”, Heritage Foundation Backgrounder, January 2004, www.fullemployment.org/Understanding%20Poverty%20in%20America.pdf , accessed 12/16/2011

六 Nicholas Eberstadt, “The Poverty of the Poverty Rate”, The AEI Press, 2008

七 Gary Burtless, “Comments on the Material Well-Being of the Poor and the Middle Class since 1980”, The Bookings Institution, 10/2011, http://www.brookings.edu/speeches/2011/1025_material_wellbeing_burtless.aspx, accessed 12/22/2011

八 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Poverty in America: Consequences for Individuals and the Economy”, January 2007, available at http://www.gao.gov/new.items/d07343t.pdf

九 “United States Crime Rates 1960-2010”, http://www.disastercenter.com/crime/uscrime.htm accessed 12/30/2011

十 Patrik Jonsson, “Poverty rate paradox: Poverty rises, but FBI crime rate falls”,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September 13, 2010.  http://www.csmonitor.com/USA/2010/0913/Poverty-rate-paradox-Poverty-rises-but-FBI-crime-rate-falls accessed 12/30/2011

十一 Donald G. Freeman, “Trickling down the Rising Tide: New Estimates of the Link between Poverty and the Macro-economy”,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 Vol. 70, No. 2 (Oct., 2003), pp. 359-373, Article Stable URL: http://www.jstor.org/stable/3648974

十二 McKernan, S.-M. and Ratcliffe, C. (2005), Events that Trigger Poverty Entries and Exit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6: 1146–1169. doi: 10.1111/j.0038-4941.2005.00340.x

十三Amy Rynell: “Causes of Poverty: Findings from Recent Research”, The Heartland Alliance, 2008.  http://www.heartlandalliance.org/whatwedo/advocacy/reports/causes-of-poverty.pdf, accessed 12/17/2011

十四 KatharineBradbury and Jane Katz, “Are lifetime incomes growing more unequal? Looking at new evidence on family income mobility”, Regional Review, Q4 2002, http://www.bostonfed.org/economic/nerr/rr2002/q4/issues.pdf accessed 12/17/2011

十五 Haskins, R., Sawhill, I. V., “Creating an Opportunity Societ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9

十六 Elizabeth Kneebone, Carey Nadeau, and Alan Berube,“ The Re-Emergence of Concentrated Poverty: Metropolitan Trends in the 2000s”, Brookings, November 2011, www.brookings.edu/~/media/Files/rc/papers/2011/1103_poverty_kneebone_nadeau_berube/1103_poverty_kneebone_nadeau_berube.pdf accessed 12/21/2011

十七Pew Economic Mobility Project: “Does America Promote Mobility As Well As Other Nations?”, 2011, www.economicmobility.org/assets/pdfs/CRITA_FINAL.pdf , accessed 12/17/2011

十八 Greg J. Duncan and Jeanne Brooks-Gunn, “Family Poverty, Welfare Reform, and Child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Vol. 71, No. 1 (Jan. - Feb., 2000), pp. 188-196, Stable URL: http://www.jstor.org/stable/1132232

十九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Achievement Gap in America’s Schools”, McKinsey & Company Report 2009, http://www.mckinsey.com/App_Media/Images/Page_Images/Offices/SocialSector/PDF/achievement_gap_report.pdf

二十 Pew Economic Mobility Project: “Housing Wealth and Higher Education: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Mobility”, 2011, http://www.economicmobility.org/reports_and_research/other?id=0018 , accessed 12/17/2011

二十一 Ruth Heuer and Stephanie Stullich, “Comparability of State and Local Expenditures Among Schools Within Districts: A Report From the Study of School-Level Expenditures”, http://www2.ed.gov/rschstat/eval/title-i/school-level-expenditures/school-level-expenditures.pdf, accessed 12/17/2011

有关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528249.html

上一篇:美国穷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上)
下一篇:看了《非你莫属》张绍刚百般刁难刘莉莉的节目,不吐不快(微博)
收藏 IP: 71.166.42.*| 热度|

5 夏新宇 张玉秀 白图格吉扎布 zhangcz07 niming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