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uyang

博文

美国穷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上)

已有 7333 次阅读 2012-1-4 08:03 |个人分类:政治经济|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 贫困, 穷人, 贫困线

最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把“百分之九十九”变成了流行词。它的对立面是“百分之一”,也就是美国收入最高的百分之一的人。这些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日益增加的收入差别反映了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和缺乏公正。而最近的另一个相对低调的报道其实更应该引起警觉:最近的人口调查表明,2010年美国有四千六百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人口的15.1%。这个数字是詹森总统六十年代“向贫困宣战”以来,一九六五年以后的最高水平之一,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点。贫富差别的扩大不仅表现在在高端的“百分之一”,也表现在低端的“百分之十五”。例如:1979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比高中毕业生多38%。而今天,这个差别是75%【一】。穷人这个“百分之十五”对美国社会的经济,道德和稳定的影响,其实比“百分之一”要大得多。所以,美国穷人更应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怎样理解美国的贫困现象?美国的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怎样帮助他们?这是我在这个系列文章中要探讨的问题。
贫困现象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和政治争论也是汗牛充栋。显然,本文肯定是非常浮光掠影的。但鉴于华人读者中很多人对美国贫困问题了解关注甚少,希望这个简单,中立的介绍能有所帮助。也欢迎这方面的行家不吝指正,补充。本文引用了一些资料,供有兴趣的读者继续钻研。这些大多是综述而不是第一手原始资料。读者可以顺着其中参考文献深入研究。
 
与贫困问题紧密相关的还有三个问题:贫富差别,种族和教育。为了简明起见,这组文章尽量不涉及这三个问题,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单独讨论。
 
-。贫困线是怎样决定的?
 
在社会学上,贫困有两种含义: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绝对贫困容易理解,就是说人的物质生活水准不能满足其最低的生活需要。当然,这个“最低需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所以也有“相对”的成分。而相对贫困,是说当一个人的物质水平远远低于社会主流的时候,他就无法参与很多社会活动,而被隔离出去。这样,虽然他的生理需求能得到满足,但仍然属于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使用绝对贫困概念来界定贫困线的例子有世界银行2008年设定的每天1.25美元(一年458美元)的贫困线。中国最近把贫困线标准定于一年361美元,这也是绝对贫困的一个例子。相比之下,欧洲大多数国家采用相对贫困的概念。欧洲联盟规定的贫困线是全国收入中间值的60%。
 
美国的贫困线是1965年制定的【二】。当时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和家庭按最经济的方式购买所需食物(即农业部发布的“经济食品组合”)的花费乘以3。“所需食物”隐含着绝对贫困的概念,而那个系数3则是当时社会上食品花费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这又具有相对的意义。所以可以说美国的贫困线标准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相结合。因为成人,老人和孩子的食物需求不同,贫困线与家庭人口及其组成有关。2010年,一个典型的四口之家(两个成人两个孩子)的贫困线是22,190美元/年。一个单亲家庭(一个成人一个孩子)的贫困线是15,030美元/年【三】。
 
这个贫困线制定以来,近五十年来没有改动,只是随着城市消费品物价指数调整。同时,农业部发布的“食品组合”也几次根据最新的营养摄入指南和食物市场变化进行调整。最新的食物指南是2007年发布的【四】。基于这些食品计划,农业部每月发布食物消费水平报告【五】。根据2010年1月的数据,一个四口之家(两个成人两个孩子)每月的最低食品花费是585.6美元,合7027.2美元/年。乘以3得21081美元。与上面所说的贫困线很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这个“最低价食品组合”,一个成年男人每周的食物包括:谷物4.55磅,蔬菜9.27磅,水果8.41磅,牛奶11.37磅(约1.5加仑),肉,蛋和其他蛋白质:3.99磅,其他食物(调料,咖啡,苏打,成品午餐等)2.26磅。读者不妨与自己的食量比较一下。
 
虽然关于贫困线的原始研究是基于税后收入的,但现在用来与贫困线比较的是税前收入。这本来无所谓,反正穷人也不交多少税。但是从1975起,美国开始实行“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EITC)”。作为鼓励穷人工作的措施,EITC在报税时按工资收入提供一定比例的返还(即使报税人不需要缴税也能领到钱)。2010年,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单亲之家最多能拿到5000多美元(要求工资收入在12,550和16,449之间)。而这个收入不算入“税前收入”之内。还有其它一些政府救济,如食品劵和医疗帮助,因为不是现金形式,也不计入。
 
贫困线和与之相关的贫困率一直是美国人口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关注点。然而,对于贫困线的制定也有种种批评意见。
 
不少人认为目前的贫困线太粗糙,没有考虑到地区的差别。而且过去近五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开支成分有很大变化,例如医疗和育儿的成本提高很快。有人认为,把食品支出的5倍作为贫困线更为合理。为此,美国科学院1995年发表了一个报告,提出一个新的估量方法【六】。按照这个方法,贫困线不仅要考虑食品成本,也要包括衣物,住房等的成本。而这些成本要基于过去三年真正的消费者花费数据。贫困线要反映家庭人数和地区的差别。而且所有资源,包括政府现金和非现金的援助,都要计入收入,而税赋,托儿,医疗等花费要从收入中减去。
 
根据这个建议,联邦政府从2010年开始提供“补充贫困线”(Supplemental Poverty Measure, or SPM)【七】。它并不取代目前贫困线的法定地位,而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更“真实”的贫困度量。SPM基本采用了科学院的推荐,但是把消费水平的统计年限改为过去5年,而且把贫困线规定为消费水平分布的最低33%的人群的水准。也就是说,这个贫困线更多地是“相对贫困”的度量。除了家庭人口和地区外,SPM还把人群分为三组:拥有住房且有房贷负担,拥有住房但没有房贷负担,和住房者。在2010年,这三组中四口之家的贫困线分别为25018,20590和24391美元。而现用的官方贫困线为22,113美元。用现有贫困线衡量,2010年的贫困率是15.2%。而使用SPM的话,同年的贫困率为16.0%。
 
另一方面,也有人(主要是保守派)批评现有贫困线高估了贫困现象。首先,他们指出目前使用的通货膨胀率是高估了。根据几个研究,目前通用的城市消费物价指数(CPI-U)可能每年高估了1.5%的通胀率。这主要是因为CPI—U没有考虑新产品进入市场,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在不同产品中的选择机会。为此,研究者们推出了新的通胀指数。下图显示根据不同贫困线标准和通胀率算出的历年贫困率【八】。
 

 
图中的蓝线是现有的贫困线和现有的通胀率(CPI-U)。红线采用同样的贫困线但根据国家科学院的建议按家庭人口做了调整,并使用了另一通胀率CPI-U-RS。CPI-U-RS也是劳工统计局发布的一个参数,可以看成是“改进了”的通胀率。它比CPI-U大约每年低0.4%。绿线这采用了作者提出的另一个通胀率。它根据种种研究结果,把前一个通胀率更降低了大约每年0.8%。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通胀率对于贫困率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是另一方面,上面提到过,如果采用最新发表的食物成本,算出的贫困线与目前使用的根据涨率逐年调整的贫困线相差不大。换句话说,即使通胀率的计算有偏差的话,它也被多年来营养摄入要求的变化所基本抵消了。
 
除了通胀因素外,【八】的作者还认为不应采用收入,而应采用实际的消费支出水平来衡量人们的经济条件。消费支出也是政府统计部门定期收集的一个数据。研究表明,低收入人群普遍存在支出大于收入(甚至数倍于收入)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收入的统计不完全(如上所述,很多政府救助没有被计入),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进入贫困状态只是短期的(这一点后面还要谈到),所以他们在低收入的状态下可以依靠积蓄维持原来的消费水平。下图【八】显示按税前(深绿线),税后收入加非现金救助(桔黄线),与消费支出水平(淡绿线)来计算的贫困率。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差距在近年还是相当大的。结合了通胀率和经济资源估计的修正,2009年的贫困率将是3%,而不是官方的14.3%了。
 

 
以上介绍了“修改”贫困线的两种方案。一个是国家科学院提出的,已经被政府采纳作为一个选项。另一个是一些保守派思想库提出的。这两个方案对于贫困人数的估计,前者比目前稍高,后者比目前低得多。目前,贫困线的修正问题还是一个学术问题。在有更好的衡量方法之前,目前的官方贫困线还是衡量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一个有效工具,特别是它在几十年中提供了详尽的统计数据。在以下章节中,我们仍然采用“官方贫困线”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对于我们大众来说,了解“贫困”在美国的实际意义比追究“贫困”的学术定义更为重要。为此,下一节我们来看看美国穷人的生活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0in;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一 David Brooks, “The Wrong Inequality”, the New York Times, 10/31/2011, http://www.nytimes.com/2011/11/01/opinion/brooks-the-wrong-inequality.html , accessed 12/21/2011

二 U.S. Census Bureau,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shansky Poverty Thresholds and Their Subsequent History as the Official U.S. Poverty Measure”, http://www.census.gov/hhes/povmeas/publications/orshansky.html , accessed 12/14/2011

三 U.S. Census Bureau, “How the Census Bureau Measures Poverty”, http://www.census.gov/hhes/www/poverty/about/overview/measure.html , accessed 12/14/2011

四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he Low-Cost, Moderate-Cost and Liberal Food Plans, 2007”,  CNPP-20, November 2007, http://www.cnpp.usda.gov/Publications/FoodPlans/MiscPubs/FoodPlans2007AdminReport.pdf, accessed 12/14/2011

五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Cost of Food at Home: U.S. Average at For Cost Levels”, http://www.cnpp.usda.gov/USDAFoodCost-Home.htm, accessed 12/14/2011

六 Constance F. Citro and Robert T. Michael, Editors; “Measuring Poverty: A New Approach”,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5

七 Kathleen Short, “The Research Supplemental Poverty Measure: 2010”, 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P60-241, November 2011, http://www.census.gov/hhes/povmeas/methodology/supplemental/research/Short_ResearchSPM2010.pdf , accessed 12/15/2011

八 Meyer, B. D. and Sullivan, J. X., “The Material Well-Being of the Poor and the Middle Class Since 1980”, AEI Working Paper #2011-04, October 25, 2011,http://www.aei.org/files/2011/10/25/Material-Well-Being-Poor-Middle-Class.pdf , accessed 12/10/2011

有关文章:
美国穷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中)
美国穷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quickforward=1&id=53012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525280.html

上一篇:菜鸟上路——我的第一份工
下一篇:美国穷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中)
收藏 IP: 128.244.9.*| 热度|

6 夏新宇 杨月琴 韩健 李欣海 neilchau niming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