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长春中国光学博物馆的高与冷 精选

已有 6842 次阅读 2016-4-13 17:1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普, 展览, 科考, 长春光学博物馆


深蓝色的灯光下,馆长(右侧)看着我们一行参观人群

【长春中国光学博物馆考察日记】3月29日我们到长春中国光学博物馆交流,博物馆馆长及工作人员很热心的和我们谈了谈他们博物馆建设与管理的一些事。

吉林长春以物理、光学、电影等著称,中科院光学物理所,理工大学都具有很强的光学研究背景。因此早在N多年前就想建立光学博物馆了。光学博物馆被认为是国家光学博物馆,总共有七个展厅,展览大纲由理工大学江校长设计,并兼任首任馆长。他专业理论知识很深,组织能力和文笔都很强,对社会事物很热心。因此刚刚开始时候,设计什么的还算顺利。同时也考虑到了博物馆的艺术性,建设之初有多媒体艺术公司参与设计,方案拿出之后反复探讨,大的规则是有冲突之时首先要符合科学原则。现任馆长认为,博物馆的设计,刚开始只要有一个专家就行,不需要那么多专业人员,反而需要很多艺术类和博物馆类的人员参与。

据说,光学博物馆的建筑是省政府直接给的,在建设之前已经建设好了。最先的设计是一个艺术展览馆,后来分别给了艺术馆、科技馆和省博物馆,因此三个馆都安排到了一起。好处是物管、清洁、安保和卫生都一起由物业公司承当了,费用政府直接给,费用节省了很多。缺陷是厕所不够,餐饮不便,由于完全公益,因此没有任何收益,带来诸多不便,职员工的加班费啥的没有。因此,他们建议博物馆建立之初,应该考虑适当有些收费项目。最令现任管理者头疼的事是管理问题,博物馆现在虽属理工大学管理,但博物馆还没开馆,由于领导不断调走了,现在也不知道属于哪个部门管,打报告都找不着人。管理者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参观完光学博物馆,初步的感觉是光学博物馆的展陈还是很现代,很洋气,新品居多,老物件很少。对此,问了三个问题:一是布展的思考,以及现有的优缺点;二是展品的收集,以及展品制作中如何考虑老物件和新展品的关系,如何权衡;三是据说光学馆收集展品很不容易,他们对此有何建议给我们?

馆长回应说:1. 收集展品材料之时,组成七个团队到全国各地征集材料。收集过程极为艰难,由于没有名气,人家看了信函,还以为是骗子呢。(思考:如何克服?或可宣传和纪录片先行,收集展览的同时扩大影响力。网络科普宣传团队先行,理念领先,争取更大的各方认可和支持) 2. 展品展教的东西最好要自己研发。我们之前想着要把各种东西收来,做成博物馆,后来发觉还得自力更生。收集来的东西互动性差,只能摆在那里。我们现在的关键在要把某个知识点转化成展品,这需要和设计人员沟通,然后一个个研发。具体是请复旦上海上科科技设计公司帮忙设计。3. 我们的理念就是专业和深度,而不是大多科技馆去理解的几个镜子。我们每个东西都有专利,必须是领先的东西。我们是国家馆,展品必须与别人不一样。我们的定位就是专业,酒香不怕巷子深。让大家参观只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要办成最大的光学资料库和文献检索库,然后还得承担中国光学史的整理工作。

总体上,光学博物馆管理层的展陈理念相当高冷,走的是一条专业引领的路线,但对于财政、管理和未来出路信心不是那么足。光学馆给人最大的感觉是很洋气,但过于学究,比如相机,CT这些东西堪称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应该结合科学史和文化来讲述,不能光讲科学原理,不能死抱着“科技馆”的概念不放(上海科技馆不就突破了嘛)。个人的思考是一个博物馆想保持活力,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否则科学家做博物馆的的专业高冷理念,很快就会转化为远离公众的高与冷。冷冷清清总是不好的。

古代一些与光有关的物件

光学博物馆的硬件和灯光非常洋气和高冷,值得很多老破小的博物馆学习

物馆展出的各种相机。相机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博物馆也花了很大的篇章来讲解,但总觉得不感人

如何讲CT的故事,才能吸引人呢

最后以一个例子讲述一下光学博物馆的展览。表面上看,馆的硬件真的是高大上,看起来很好很时尚。如CT断层扫描的模型和科普介绍。然而,我的同事们从前走过之后一溜烟就跑了,很明显这个模型并不吸引人,也没能把CT的伟大之处展现出来。如何才能让CT模型吸引眼球,如何才能让人为CT的光学原理感到钦佩呢?

个人虽然不是光学出身,但对医学史颇有兴趣。如果换做我,我会加入很多医学史和病痛检测的故事进来。想一想,假如某人身体里某部位出了问题,疼痛不已,你该怎么办?医生该怎么办?这事可从X光讲起,然后过度到CT断层扫描,然后再把几位科学家获取诺贝奖的传奇故事穿插其间。有了这些先进技术的发展,我们生病的时候,减少了若干痛苦。想一想哪些做穿刺检查之人痛苦,你才能感悟到CT的发明有多伟大。结合科学史、人文精神和有趣的讲解,博物馆才会有生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969855.html

上一篇:植物的性
下一篇: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新生代博物馆的典型
收藏 IP: 123.53.8.*| 热度|

11 徐令予 魏焱明 黄永义 王晓峰 史晓雷 马德义 韦玉程 王春艳 李燕祥 张晓良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