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照镜子的花蕊 精选

已有 9088 次阅读 2014-12-1 11:4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性选择, 镜像对称


看看这张照片,你能发现什么奇特的现象吗?(淡褐毛苣苔自交不亲和文献


植物虽然不会动,但你若是细细观察的话,植物的故事也是非常神奇滴。细细看上面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吗?没错,图中四朵花的花蕊以中线呈对称排列,非常有意思。

该植物名为淡褐蛛毛苣苔(Paraboea rufescens),生长在西双版纳石灰山喀斯特岩石之上,是喀斯特山地上较为常见的植物之一。它的生命极为顽强,不仅能够忍耐热带岩石上的极端高温,而且能够忍耐岩石上极为贫瘠的营养条件,更为有趣的是它的繁殖生物学特征和策略奇异。

首先淡褐蛛毛苣苔的花药具有两种,一种是黄色花药,没有花粉只用来吸引传粉昆虫;另外一种是白色的花药,散开后的花粉具有活性,能够给雌蕊受精。其次淡褐蛛毛苣苔的花柱形状像照镜子。它一般一次盛开两朵,或四朵,左边和右边的花柱好似照镜子一般镜像对称,植物学家将其称为左右花柱英文术语为Enantiostyly或者Mirror-image flower

左右花柱对其有何好处呢?检测发现,淡褐蛛毛苣苔自交后会遗传衰退,因此为了避免同一只传粉昆虫拜访时候,挨个采蜜造成花粉污染,淡褐蛛毛苣苔便进化出左右对称交叉传粉的花柱类型,以避免自交。(aob 2005

 

茄科植物黄花刺茄是首个被发现照镜子的植物黄花刺茄自交亲和,熊蜂振翅传粉文献

花蕊照镜子这种现象最早是美国科学家Todd1882年发现的。Todd在描述茄科植物黄花刺茄(Solanum rostratum)和豆科决明属的一种植物时(Chamaecrista fasciculata),发现了植物花蕊左右对称的现象。之后,镜像花柱现象在豆科、雨久花科、紫茉莉科、田葱科、苦苣苔科等十多个科中相距发现,成了传粉生物学的热点之一。花蕊是如何照镜子,以及照镜子又如何遗传进化而来,照镜子的发育又有何好处等等成了大家解读的重点。

首先,随着越来越多对称花柱植物的发现,植物学家发现植物花蕊照镜子的方式还非常多样。有不同植株花序照镜子对称的情况,也有同一植株上不同花序照镜子的情况,还有同一花序上不同花朵照镜子的情况,格局各不相同。甚至在姜科植物中,还发现,花柱运动,呈现出一定的照镜子功能。较为令人不解的是,诸如黄花刺茄、决明等其它很多镜像花柱植物,与褐蛛毛苣苔极低的自交衰退不同,它们大多种类具有很复杂的繁殖方式,自交后甚至具有更高的结实率。

传粉生物学大牛Spencer Barrett对黄花刺茄的研究发现,花蕊左右对称与豌豆花色遗传一样,具有稳定的遗传性。黄花刺茄雌蕊左右对称受一对显隐性基因控制,显性为R向右,r向左,代距间符合孟德尔遗传定理。黄花刺茄花柱对称,有助于熊蜂在不同花间传粉,有助于提高异交概率。(nature 2002) (延伸阅读:进化生态学家Spencer Barrett和学生们在一起


武汉植物园2013年发现风筝果花柱沿着中线对称。这是金虎尾科第一个发现有镜像对称的植物。


版纳植物园2001年发现,热带山姜属植物则通过新颖的机制移动花柱来避免自交。(Flexistyly,文献 

研究还发现,镜像花柱的花大多还具有复杂的雄蕊结构,其花朵多与异形雄蕊相关。异形雄蕊顾名思义是指一朵花的雄蕊具有两种以上的形态。不同的雄蕊功能不一样,鲜艳的雄蕊较为鲜艳,不具备花粉,可保护功能花粉不被虫子吃掉。对称花柱还有助于引导昆虫拜访艳丽的非功能雄蕊,同时以柱头接触昆虫身体的一侧,避免昆虫振动翅膀,损伤雌蕊。

总的说来,镜像花柱是一种增加异交率的适应机制。这一类花朵不仅在拜访昆虫不足的时候,以自交方式保证能够繁殖后代,而且进化出了非常巧妙的对称花柱,以增加异交,提高后代抗性以抵抗突然的环境变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847648.html

上一篇:雨林魅力:版纳植物园的一些精彩瞬间
下一篇:那些与蝙蝠交流的奇葩植物
收藏 IP: 210.72.92.*| 热度|

28 李学宽 朱晓刚 杨正瓴 戎可 曹裕波 武夷山 徐耀 黄永义 戴小华 余海涛 董侠 查宏光 强涛 周向进 刘光银 王伟 李土荣 卢元 杨月琴 anonymity eastHL2008 biofans crossludo shenlu wangqinling peosim aliala ab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