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饶毅们在就有知识分子在
昨天下午17:30分之后,中国正式进入屠呦呦时间,铺天盖地的新闻和转帖都与之相关,新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的到来显得很突然却又很及时,可以说是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而饶毅老师似乎早就有所准备,他不到一个小时就在“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上发了“屠呦呦实现中国科学诺奖零的突破详见饶毅解读”,此时科学网上他的2011年8月22日的旧博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也已经被再次置顶推荐,一个重大发明的历史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大众的面前,饶伯乐的美名也开始在民间热传,一位网友在我的博文后留言:
国家应该因此意识到,让饶毅主持科技部或实际科技政策对中国科学进步的价值超过他单纯作为科学家至少1000倍。科技生态环境的意义远远大于某些个人的文章数量。如果单以文章数量来看饶毅,很多非议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那是一种狭隘的眼光。其实并不是只有饶毅理解屠呦呦的成果价值,而是很少有人像他那么胸怀大义,不顾自己的名利得失而执言。因此,饶毅的眼光+正气+勇气 = 对整个中国科学生态环境的促进,功劳巨大,单就他著力推举屠先生的功劳,他完全应该因此获得国家级的科学伯乐奖。
这是大家的共识,饶毅长期以来为以屠呦呦先生和张亭栋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有突出贡献但是在国内没有发言权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奔走呼号,其贡献和影响也同样值得大力表彰!更难能可贵的是饶毅老师在“名利雾霾”压顶的当下学术圈里能够敢于独树一帜地勇敢地发出自己的怒吼:
公开声明不再参选院士,愿意和院士们在学术上以10年为限一较上下;
公开呼吁和支持屠呦呦、张亭栋等毫无权势的学者,让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
创办“赛先生”作为科学传播阵地,合作失败后又创办“知识分子”继续发声;
北大毕业典礼上最短致辞送别毕业生:做自己尊重的人
……
每一次都振聋发聩、掷地有声,在社会上也引起巨大反响,这次诺奖的故事,更是会被后世传为美谈,没有饶毅们的大声疾呼、详实论证和积极推动,以屠呦呦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可能又要遗憾地与诺奖“擦肩而过”了,而这次我们没有遗憾,实至名归地获得了应有的荣誉,其中饶毅们的贡献不可不提,不仅仅是他们有伯乐的眼光,而是他们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无私、正直、勇气”等知识分子的品质、“不事权媚俗”的知识分子的风骨,让我们真心的佩服:有饶毅们在就有知识分子在,这就是饶毅们存在的价值,超越“院士、校长、大奖”等头衔的意义,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致敬,饶毅们,致敬,以屠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们!
特别转帖饶毅老师昨天在知识分子上的文章,特别是最后的思考,值得所有人深思。
2015-10-05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实现了中国科学获诺奖零的突破。
屠呦呦因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而分享一半奖金。一同获奖的还有爱尔兰医学研究者WilliamC.Campbell、日本学者SatoshiŌmura分享另一半奖金,他们找到治疗线虫寄生虫的新疗法。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一直困扰人类几千年,并构成了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特别是,寄生虫病影响到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口,对改善人类健康和福祉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已经开发出彻底改变一些最具破坏性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William C. Campbell和Satoshi Ōmura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物阿维菌素(Avermectin),它的衍生物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RiverBlindness)和淋巴丝虫病(LymphaticFilariasis),对其他寄生虫病也显示出很好的效果。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这两个发现为人类提供了战胜这些疾病的强大手段——它们每年影响数以百万计的人们——为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2011年8月22日,《知识分子》主编饶毅在其博客首先刊登对屠呦呦和张亭栋从中药中发现化学分子的成就,其后他与合作者在《中国科学》发表文章,叙述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工作,称之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国科学的冲击,是今天的人们不能不反思的问题。
屠呦呦做出举世公认的成就,为什么没有得到任何国内的重要认可,没有大奖、没有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
屠呦呦在1970年代做出重要成就,条件很差、经费有限,今天我国的经费大增,用于支持什么工作,什么人?
我国的体制,在浪费钱,还是能够出现更多的重要工作?
我国的文化,是在压制人,还是能够支持更多的屠呦呦、张亭栋?
我们应该麻木不仁,继续浪费,还是深刻的反思、实际的改革?
我国科技界由无德、无才、无能主导的现象,是否应该得到改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