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宽窄巷子 蜀中奇遇

已有 4171 次阅读 2016-10-3 21:3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乐趣, 邂逅, 成都, 宽窄巷子

说到旅游,我总想起成都,正如这句古话:你问我乐不思蜀乎?不,我思蜀而不乐!去过很多次成都,每次都有不同的心情和收获,特别是美食,以后当专门撰文记录。这次先写写宽窄巷子,一个很奇特的景点,一段非常独特的经历。

大概是十年前到成都去访问,恰逢周六上午有半天闲暇,和在成都作义工的台湾朋友Tricia约了一起吃饭,她推荐去宽巷子、窄巷子,名字听起来很好听,正好没去过,于是就有幸到了这个美丽的成都小街,也成了我这次成都之行的一个难忘记忆。

地段在市中心附近,步行街,巷子是旧的,一宽一窄,但是建筑都是重新建的仿古建筑,门楼、大门和街上的摆设都是古香古色的,整洁而不做作,庄严大门上的门神都是鲜活的,打开门,不是茶社就是小吃,还有只接受预定的私房菜馆,服务员都是美丽热情的川妹子,衣着鲜艳,衬着这古朴的门厅,让人感到青春的活力在历史里流动,为这些古老的街道赋予了新鲜的生命,沿街都是各类特色的兜售小车,那些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实在可爱,虽然价钱不菲,可是很吸引人的眼球,我就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面包挂件,不但手感柔软,还有喷喷的面包香气,回来后很多人都误以为是真的面包,爱不释手。

先是浏览宽巷子,人多一些,店铺也热闹些,我们遇到店铺就进去逛逛,不一定买什么东西,但是看看那些美丽的手工艺品也感觉很享受。转到窄巷子的时候人少了一些,可是更好玩,认为有了更好的艺术品,那一面墙上嵌着一幅像油画又向旧照片的艺术品,可是它又不完全是画,因为其中一部分很巧妙地突出了出来,是一块石头、或者椅子/桌子的一角,你可以去抚摸去参与其中,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艺术形式,吸引了很多游客,我们既看到了他们的历史面貌又参与其中,那作品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作品和自然景观是如此的和谐,浑然一体,远远的你看不出其中的机关,以为就是一个整体,等你到了近前,就开始惊叹艺术家的绝妙构思!

就这样我们两个在宽宽窄窄的巷子里徜徉,抚摸历史,感触现实,舒适暇意,因为它古朴而不华丽,它热闹而不杂乱,它有趣而不庸俗,太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和艺术、融合了历史和现实,漫步其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我想这就是宽巷子和窄巷子的魅力,这就是成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的文化奇迹,未来的千百年它一定还会续写新的传奇!

当然这不是这次宽窄巷子之行的经典,我们两个走累了,选了一家有大树的餐厅去吃饭,直接上到二楼去坐下,环境很宜人,人很多也很快乐,我们两个都是外地人,也不知道该吃什么,于是我就扭头看我背后那一桌点了什么菜,想借鉴一下,没想到,背后桌子上的那位男士大声跟我说话:

张海霞,你好!

什么意思?先生,我是看菜的,不是看人的啊,我没带写名字的胸牌啊!

可是,那位中年男士很执着:

张海霞,我认识你!

妈呀?什么情况?我仔细打量对面这位男士:带眼镜,谢顶,肚子凸起来的胖胖中年人,我真的不认识您啊!您一定认错认了。

没错,我就是张海霞,可我真的不认识您啊!

我和Tricia两个人面面相觑,我真的是认不出来这位先生是谁?您到底是谁?怎么这么笃定认识我?而且把名字叫得这么确定?!

于是,站在宽窄巷子的大树下,两个人聊起来,对了很久才发现他原来是我之前学校另外一个系隔壁班同级的同学,我印象中一个极瘦极瘦的羞涩男生!他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叫我怎么认得出来呢?!

竟然这么不经意间还能够遇到认识的人(尽管我之后再也没见到这位同学),可是,这个点菜的邂逅插曲,却让宽窄巷子这顿饭就变得非常有意义,我和Tricia都觉得这里是块福地,也是有缘之地。同时也颇感万幸,尽管时间是把杀猪刀,把很多人和事都彻底改变了模样,还好,我的变化还没有那么颠覆,看来在学校里每天跟学生在一起,保持初心还是很重要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去成都,都想再去这宽窄巷子,没准儿还会在那里遇到更多有缘人,多一些意外惊喜,这也正是旅游的乐趣:让生活变窄变慢,让心胸变宽变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1006545.html

上一篇:骗子大师,我叫你呢!
下一篇:给孩子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的童年
收藏 IP: 123.116.154.*| 热度|

7 侯成亚 王涛 李红雨 徐晓 马德义 姚伟 张海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