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消除“核恐慌”要靠科学而不是骗人

已有 3130 次阅读 2011-5-15 11: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水电, 核泄漏

/水博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由于核污染、核辐射的危害性大、持续时间长,人们对核电站产生恐慌是非常正常的。不过,由于任何人类活动都不是有代价的,核能的开发利用,当然也不会例外。从当前人类发展的现实来看,没有核能的利用就不可能支撑我们的现代人类文明。因此,仅有恐慌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科普宣传,让人们树立起人类应该而且可以安全的利用核能的信心。

 

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近年来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而且也因为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而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利用核能是我们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战略。因此,为了消除核恐慌进行科普宣传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们消除核恐慌的科普是为了让社会公众明白更多的科学道理,理解和支持我们国家的能源政策,而不是为了为某一种政策进行辩解,更不是为了保护某一行业的利益而搞宣传。

 

如果我们消除核恐慌的动机有不纯,我们的科普宣传就可能会变为骗人的说教。例如,前不久在凤凰网上的“一虎一席谈”节目中,就有核电专家当众欺骗说核能是“唯一能够取代化石能源的”。这种说法明显的违背客观事实。不仅从大多数国家和全世界的统计数字来看,到目前为止核电的比重,仍然排在水电之后,而且,从长远来看,利用可再生能源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保障。煤炭、石油、核能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但是,它们都是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都总有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天。

 

更有甚者,为了以科学的名义骗人,竟然采取了污蔑水电的方式来消除人们的核恐慌情绪。个别环保和能源专家居然公开说什么“在过去的50年里,平均每发TWeY1012瓦年)电能的即时死亡人数,核能是最少的,是煤的1/43,天然气的1/10,水能的1/110。(参见工程院出版的核能卷212页)。我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们这些离奇数字他们是如何统计出来的。据我所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到底造成了多少人的死亡?至今仍然还是个谜。不仅如此,今后还有多少人要死于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的福岛核泄漏,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估计的。另外,核能发电后的大量核废料还储存在世界各地,今后会不会对全世界构成重大的威胁,更是一个难以预计问题。

 

特别是核能发电的单位死亡人数是水能的1/110,更是明显的胡说八道。有人为了支持这一谎言,曾举例说中国的“75.8”板桥水库垮坝就淹死了多少多少万人。然而,事实却是,板桥水库根本就没有热核发电作用。也就是说“75.8”死了多少人,与水能发电没有任何关系。我希望我们的环保、核电专家不要愚蠢的用诬蔑、贬低水电的造谣方式来消除公众的核恐慌。

 

要知道人类文明对水能的开发利用与核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根据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即使没有发电的需要,人们也必须建设水库调节水资源,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这就是为什么导致数万人死亡的“75.8”垮坝之后,全世界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水库的建设(除了个别已经完全建完了国家)。而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直接死亡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全球的核电建设几乎停滞了30年,的根本原因。

 

因此,为了不让切尔诺贝利事故严重的影响人类核能利用信心的教训重演,我们加强科普宣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科普的动机要正确,方法要科学,决不靠靠编造数据的骗人。除此之外,消除核日本福岛的核恐慌,也不能光靠科普宣传,更要靠我们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美国的三厘岛和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发生之后,全世界基本上终止了第一代核电技术。福岛核泄漏之后,我们的核电部门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停止被动安全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因为,自然界发生各种意外,是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所以,消除核恐慌不必急于求成,更不必找“专家”说谎骗人。最好的科普是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核电技术。目前,第三代的核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就是建设成本要高一些,就看我们的核电部门舍得不舍得为了公众的安全增加些投入。另外,据说我国的清华大学都已经试验成功了完全主动安全第四代核技术,向公众介绍并积极推广这些先进的技术,加强核安全的措施,才是消除核恐慌的最好的科普。

 

核能发电应该大发展,但发展核能要靠科学,而不是靠谎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444357.html

上一篇:防灾减灾日:科普水电开发的地质减灾知识
下一篇:两湖遭遇特大干旱,长江下游受益于三峡
收藏 IP: 211.160.90.*| 热度|

3 陈学雷 刘继顺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