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创新与创业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由创业型大学说起

已有 3022 次阅读 2016-4-19 15:52 |个人分类:创新与创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微软雅黑, 象牙塔, 遗传基因, 服务站

阿什比的名言“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最容易概况与理解大学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大学,之所以是大学,而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就有着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的基因;另一方面,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是与环境不断调适互动的结果。区别于“象牙塔”,当今大学越来越被认为是社会的“服务站”。那么,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大学如何在秉持自己的遗传基因的同时,又积极回应环境的变化?大学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与“服务站”之间保持着怎样的张力?创业型大学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上述种种问题。

一、创业型大学产生的知识基础

创业型大学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它得力以外在社会发展的动力:农业社会竞争性资源是土地,工业社会的竞争凭的是规模,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知识成为最核心的竞争性资源。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发现的聚集地,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被赋予种种使命与期待。大学对外界的回应表现在多个方面,多功能巨型大学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大学回应外界变化的集中反映,但这种规模扩张式的变化遭到人们对大学种种质疑与担忧,由此引发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广泛关注。

大学面对外界需求,毫无定力的被动回应——“对方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组织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目标迷失,这种应急式的被动回应显然是不足取的。那么,大学发展面临的时代问题是,大学应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也引发了人们对大学功能作用的大讨论,由此达成的共识是:大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服务社会,乃至引领社会,而其优势仍是知识的传授与创新。

具体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服务有两条路径(McMullanand Melnyk, 1988):一是通过培养人才间接服务社会。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是未来的创新者,他们既能够在岗位上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也能够通过创业创造更多新的岗位,而大学,正是通过培养更具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人才以及更能满足创新创业领域的高质量人才,以承担社会责任和满足社会需求。二是通过研究成果直接商业化来直接服务社会。具体而言,在大学进行的研究产出了大量的新思想与新发明,都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还远远没有开发利用。可见,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创业型大学:将创新与创业联系起来的组织形态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越来越依赖于知识获取与知识生产。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表现在各个领域:教育与培训的方式、知识的发布与配置、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新的工艺流程的使用以及服务行业。与此同时,知识生产、使用、传递的新方法仍在持续涌现,并且在国际化背景下,知识工作者的联系呈网状结构(network),而大学成为网状结构的节点,也成为研究、教育与创新的关键。大学,作为学术世界的代表,成为经济发展、区域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角色(Zaharia, et.al.,2005)。

概而言之,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与知识性组织都面临着发展轨迹的转换,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都迫切需要重新调整大学与产业的关系。显而易见,知识的创新、新企业的创建以及知识的转移与传播,大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宰者。大学的知识与技术通过三种机制直接转移至工业界,那就是知识产权、校园型企业以及新兴公司。

在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经济中,可持续性和主要竞争性资源是知识,成功的企业是那些经常创造新知识并将知识成功整合入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企业。因此,新兴公司成为财富与雇佣的关键载体。知识经济提供的资源是无限的,因为人创造知识的能力是无限的。顺应这样的潮流,与社会保持积极互动的大学成为创业型大学。环境虽然影响大学,但创业型大学反过来对环境产生影响。创业型大学既保留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传统意义,同时进行知识向产业界的转移以及教育适应劳动市场的调整。创业型大学联系创新与创业的理路如图所示(Zaharia, et.al.,2005):


作者:高桂娟为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该文为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971208.html

上一篇:近两年,中国84所非985、211院校进入ESI排名
下一篇:穷人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
收藏 IP: 180.16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