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规划参考】美国密歇根大学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典型经验

已有 2113 次阅读 2020-1-7 15:23 |个人分类:规划参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摘要

美国密歇根大学开设的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旨在培养能改善教育实践的人才。该项目的师资队伍具有多学科的背景,实践工作经验丰富;课程内容强调研究方法和实践性知识;教学方式强调“做中学”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密歇根大学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经验具有典型性,对我国高校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8年,笔者发表了《美国高校如何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基于课程视角的调查分析》一文。该文基于美国17所高校院校研究证书项目的课程信息,从证书授予、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维度探讨了美国高校如何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问题,归纳总结出若干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1]虽然笔者当时已尽力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力求客观地描述、评价与解释资料,但受研究对象多且杂、资料有限(尤其是第一手资料缺乏)等因素的制约,研究总体上还不够深入,尤其缺乏深入的案例研究。为弥补这个遗憾,在过去的一年里,笔者围绕该文所探讨的问题,通过目的性抽样,从上述17个项目中抽取了一个具有典型性的项目,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旨在揭示案例高校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典型经验。


01

研究方法与过程

1. 案例选择


目的性抽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典型个案抽样、异常个案抽样、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2]根据研究目标达成的需要,笔者采用典型个案抽样,所抽取的个案是密歇根大学(下文简称“密大”)开设的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密大建立于1817年,是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享有“公立常春藤”“公立大学典范”等美誉。[3]该校教育学院下设5个学术部门,其中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是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已有60多年的历史。该中心在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项目之下,设置了五个研究方向(concentration),院校研究是其中的一个。

本文之所以选择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为典型个案,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该项目主要由美国院校研究会(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AIR)前会长彼得森(M. Peterson)和曾有十多年院校研究实践工作经验、现任教于密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戴斯贾丁斯(S. L. DesJardins)提议开发,其人才培养方案相对较为成熟,在美国院校研究界享有较高的认同度。笔者访谈的多位美国专家在谈及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培养时,都提到过该项目。其次,AIR作为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院校研究专业组织,在其官网上公布了7所高校提供的院校研究专业(方向)学位项目信息,其中2所高校的项目可授予博士学位,5所高校的项目可授予硕士学位,密大是这5所高校中的一所,且项目历史比较悠久。最后,该项目依托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及其王牌专业高等教育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4]


2. 资料收集

本文通过文献阅读、网站/教学系统信息检索、访谈、观察等多种途径,系统地收集研究所需的资料。鉴于有关美国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培养的专题文献很少,笔者主要阅读了有关美国院校研究的文献,从中析取出一些有关的资料。同时,检索了AIR和密大教育学院官网,按研究问题分门别类地收集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的多名师生以及美国院校研究界的多位专家(见表1),获得了丰富而多样的资料。尤其难得的是,该项目2019届的一位毕业生(C-2),不仅接受了笔者的多次电话访谈,而且给笔者提供了大量研究资料,包括其在密大使用的Canvas学习系统的所有资料,成为本研究的重要信息提供者。此外,在本研究进展期间,笔者所在单位的魏署光副教授正在密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访学,受笔者的委托,他对对该中心主任、院校研究方向的骨干教师进行了了多次面对面的访谈,并参与了该项目的课程教学,在实地和自然情景中进行参与式观察,收集到了本研究亟需的第一手资料。


表1 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11.jpg

3. 资料分析


对于以上所收集的资料,笔者沿着“为何教——谁在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探究思路,进行归纳取向的案例研究。就“为何教”的问题,基于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建立分析框架,依次分析密大教育学院的使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教育目标、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谁来教”的问题,采用教师履历分析法,分析授课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任教院系。就“教什么”的问题,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及其平行项目的课程设置进行结构分析。就“怎么教”的问题,重点考察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和其他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该项目的实践教学特征。


02

研究结果与分析

No.1

1.为何教:培养“改善教育实践”的人才

诚如“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R.W.Tyler)所言:“若想系统地、明智地研究某个教学计划,首先必须明确要达到的教育目标。”[5]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首先必须明确的也是教育目标,即“为何教”的问题。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的教育目标,宏观上秉承了该校教育学院的使命,中观上反映了该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教育目标,且在微观的课程教学目标中得到具体体现,最终指向“教育实践的改善”。


密大教育学院的使命是“增进教育知识,改善教育实践”[6],该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改善世界高等教育的学者和实践者”[7]。由前者到后者,是一个逐步细化、有所选择的过程,两者一脉相承,构成了一个“漏斗形”。“漏”到该中心开设的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所“漏”下来的目标,也就是该项目的焦点,乃是“培养实践人才,旨在开发在中学后教育机构及系统办公室开展应用研究所需的概念性、技术性和实践性技能”[8]。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虽然兼顾理论与实践,既培养学者,也培养实践者,但其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的教育目标明显偏向于培养实践者,旨在使学员能够胜任在高校从事规划、管理、绩效评估等实践岗位的工作。[9]该项目的两位骨干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曾指出,院校研究方向的教育目标是,让学员习得院校研究实践岗位的入门技能。(B-1、B-2)


在所开设的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的教育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细化。笔者以课程目标制定与分析的经典指南——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为分析框架,以密大官网公布的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所开12门课程①的教学大纲为分析对象,对其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定位分析。如表2所示,这个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涉及所有认知过程及各类知识,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趋同性与集中性。在认知过程维度,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集中于“理解”和“应用”,重视“在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强调“在给定情境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分析”和“评价”也比较受重视,强调“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总目的之间的关系”,重视“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10]在知识维度上,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集中于“程序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重视“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强调“原理和通则的知识,以及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11]


表2  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课程教学目标在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中出现的频次

22.jpg


No.2

2.谁来教:具有多学科背景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一共有13门课程,均由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开设,并由8名教师主讲,其中教授3人,助理教授3人,讲师1人,行政人员1人。分析这些教师的履历,可以发现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教师普遍具有多学科背景。在美国高校,灵活的转专业制度以及不分专业的研究生入学申请,给学生提供了多学科求学的便利机会,很多学生在求学期间曾换过专业。[12]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的授课教师,除一位讲授“教育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在本、硕、博三个阶段均就读于经济学专业以外,其余教师都不是一个专业读到底,学科背景囊括了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艺术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例如,讲授“院校研究”课程的教师,其本科专业是经济学,硕士专业是公共事务,博士专业是高等教育学。讲授“教育质性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师,其本、硕专业均为生物学,博士专业为学习科学。重视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大特色,在本科层次尤其如此。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求学,在本、硕、博三个阶段又受过多学科训练,由此而成长起来的教师一般不会“偏食”,其知识基础比较宽,学术视野比较广,有助于给学生提供既丰富又均衡的“营养”。


其二,教师普遍具有实践工作经验。在美国,职场上换工作,就像大学里换专业一样普遍,而且很多拿到博士学位的人不是本、硕、博一连贯地读下来。读博之前,很多人有“间隔年”(gap year)的经历,或是去工作,或是去旅游、做义工等等。博士毕业之后,先在实务部门或非教学岗位工作,然后再转到学术部门或教学岗位工作的情况也很多。有这种工作经历的求职者,在院校研究人才培养单位是比较受青睐的,因为院校研究的实践性强,如果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就很难搞好教学。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之所以办得比较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项目有一批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整个项目教师团队中,只有一人一连贯读完了本、硕、博,其他教师在求学期间都曾有“间隔年”的工作经历,而且大多数教师在任现职之前从事过院校研究实务工作。例如,讲授“院校研究”课程的教师,不仅做过3年的私人企业市场分析,而且做过13年的院校研究实务工作;讲授“管理实践”课程的教师,曾有8年的学生事务管理经验,如今正在负责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生招生与就业的协调工作。


除了以上两个鲜明的特点以外,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骨干教师普遍是跨院系联合聘用的。自2004年起,密大开始实施教师跨院系联合聘用制度,明确提出各院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联合聘用教师,打破了教师隶属于某个院系的局面。至今,这项制度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示范性影响。[13]就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而言,3位骨干教师(承担了13门课程中的6门)都是跨院系联合聘用的。例如,有的骨干教师具有经济学背景,不仅在教育学院讲授“教育经济学”、“教育量化研究方法概论”等课程,还在公共政策学院讲授“应用经济学”课程,并在经济学院讲授“劳动经济学”、“经济学结构预测方法”等课程。另有骨干教师具有历史学、高等教育学、管理与政策分析的背景,既在教育学院讲授“作为复杂组织的高等教育机构”课程,也在文学、科学和艺术学院任教。这种联合聘用,可能会给教师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麻烦,也有可能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但有助于打破院系壁垒、促进学科交叉、实现资源共享,对提高教学质量颇有好处。[14]


No.3

3.教什么:强调研究方法与实践性知识

“教什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主要涉及课程的内容及其结构。课程内容是学生的学习经验、活动、资料的总和,包括但不限于教材、阅读资料等知识的载体。课程结构是各种课程类型或各门具体课程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从横向结构可见课程内容的广度与综合性,从纵向结构则可见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层次性。[15]


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的课程内容,在结构上既有横向的拓展,也有纵向的深化。就横向拓展而言,整个项目的学分要求是36个,分布在核心课程、方向课程、相关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实习课程五个版块(见表3)。其中,核心课程和实习课程是必修的,方向课程一般是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开设的课程中选修,而相关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修。总体来看,必修课程只有3门(共9个学分),其他课程(共27个学分)全是选修,由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业基础或职业发展取向,根据课程计划的版块分配要求,与导师商量后自由选择。由此而形成的“少数必修+多数选修”的横向课程结构,其所含内容是多学科的,涵盖了应用研究所需的各种概念性、技术性、实践性知识,例如有关高等教育机构和系统办公室、院校运行过程与问题、院校研究方法与技术、院校情境与组织文化等方面的知识。[16]这样的课程结构具有广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不是让学生一头扎进专业的“小胡同”,而是让学生在多学科的“海洋”里遨游,有助于学生打开视野,获得广博的知识,提升发展的潜力。


但是,上述课程结构容易造成泛而不专、学无所长的问题。有鉴于此,该项目也注意课程内容的专深性和纵向深化,这集中体现在研究方法课程版块上。从学分数量来看,研究方法版块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一家独大”,学分要求高达15个,而其他四个课程版块的学分要求都只有3-6个。由此可见,整个项目的课程内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结构重心,那就是重视研究方法。从项目课程计划所提供的研究方法课程来看,其中既有总论性的“教育研究方法”,也有分论性的“教育质性研究方法”和“教育量化研究方法导论”,还有向纵深发展而分化出来的分支课程“非实验研究的量化方法”和“分类有限因变量”。此外,从学时数量来看,实习课程的学时是最长的,持续2个学期,每周15-20小时,按每学期16周计算,总学时为240-320小时。学生从大量的学时中所获得的主要不是理论性知识,而是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大多具有缄默性、个人性、身体化等特征,需要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和(或)表现出来。[17]掌握这种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院校研究这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有帮助。


33.jpg



注:有“*”标识的为必修课,无“*”标识为选修课


将表3所示四个项目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院校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项目的学分要求高,学习时间长,更强调研究方法。其他三个平行项目都只要求30个学分,通常可在1.5年完成,而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要求36个学分,通常需要2年才能完成。这个项目之所以要求更多学分和更长时间,主要是因为有更多的研究方法课程要学。在研究方法课程版块,三个平行项目都只有3个学分的要求,但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有15个学分的要求,后者是前者的5倍。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院校研究岗位在研究方法上对求职者、从业者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种要求,密大教育学院高等教育中心结合自身的师资优势,不仅给院校研究方向硕士生开出了系列研究方法课程,而且鼓励学生选修其他教学单位开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No.4

4.怎么教:重视“做中学”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怎么教”与“教什么”是相互依存的两个问题,两者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虽然教学内容并不必然决定教学形式,但是教学形式受到教学内容的深刻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研究方法,而方法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其习得的关键在于实践,因而该项目在教学形式上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用杜威的经典教育学术语来说,就是重视“做中学”。[18]


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的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实习,而且持续两个学期,这是该项目“怎么教”的一大特点。在很多类似或相关的硕士学位项目中,教学的常见逻辑顺序是“先理论再实践”,或是“先学科课程再活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实习常被作为最后一个环节来组织。一些类似或相关的硕士学位项目,如中国大多数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尚未将实习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更别提将之设为必修课程了。但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却不同,它根据院校研究重实践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必修实习课程,而且让学生尽早开始“做中学”。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就要根据职业发展取向,在导师和实践课程负责人的指导下,在学生事务中心、教学研究中心等部门寻找实习岗位,进行两个学期的实习。这门实习课程虽然只有3个学分,但却是所有课程中时间跨度最大、用时最多的,而且是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施的。对于硕士毕业后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这样的实习有助于其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尤其有助于其发展特仑兹尼(P. Terrenzini)所说的“情境智能(context intelligence)”。[19]一位院校研究资深专家在受访时说:“这样的实习课程让学员获得了院校研究样本工作(sample work)的经历。如果我招聘员工,会优先考虑受过这样训练的学员,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上手工作。”(A-1)此外,考虑到部分硕士生有升学取向,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从2017年开始设置了研究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每周10个小时,2个学期可获得3个学分。与实习课程一样,它也是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但不是必修的。


表4 2019届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毕业生(C-2)同学的修课情况

44.jpg


备注:数据来源于学生C-2的Canvas学习系统;*代表跨院系选修的方法课程。


除了上述独立的实践课程,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开设的其他课程,尤其是研究方法课程,大多设有实践环节,课程采用“讲授+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以学生C-2的修课情况为例(见表4),“教育量化研究方法导论”和“非实验研究的量化方法”的学时较多,每门课每周除了3个学时的讲授,另外还有2个学时的实践;“教育质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限因变量”的学时较少,每门课每周讲授的学时只有2个,但也有2个学时的实践;“复杂抽样调查分析方法”的学时也较少,在暑期集中上8周,每周3次课,每次2个学时,其中1次是实践。从整体来看,独立设置的2门实践课程学加上其他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二者的学时数大幅超过理论课程(环节)的学时数。


在“怎么教”方面,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的另一大特点是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美国的很多高校,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高校通常根据各自的偏好和条件,选择适用的教学管理平台,最常使用的是Blackboard、Canvas等学习系统。这些平台拥有支持教学的资料和工具,包括课程设计与管理、学生互动、学习管理等功能,能满足及时反馈和评价的需求。[20]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使用的是Canvas学习系统,该平台汇聚了学生在校修读的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按照课程通知、教学大纲、课程讨论、课程作业、教学评价等文件夹,分门别类发布每门课程的教学资料,记录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及教师的反馈信息。据该学习系统的一位使用者反映,“每次课堂参与情况及作业表现,都在系统里有数据记录。这有助于教师了解我们的学习过程,给我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也有助于教学改进”(C-1)。另一位学习者还指出,“除了Canvas学习系统,在课堂上也时常可见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高度结合,如在上一些研究方法的课程时,通常要配备一个专门的答题器(iClicker),现场答题。这不仅可以现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还可以加强生师互动”(C-2)。信息技术的运用属于技术增强式学习,“做中学”属于融入情境实践的技能式学习,都有助于学生的学。[21]


此外,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每门课程并非只有期末的一次终结性评估,考核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各个重要环节,例如文献阅读、课堂讨论、随堂测验、小组汇报、课程论文等。各个环节有不同的分数权重,最后加总得出成绩。在此过程中,有一点值得关注,即该项目虽然不要求学生写学位论文,但并未忽视学生的写作能力。该项目一位骨干教师在受访时说:“各门课程都要交期末论文。学生要写很多,他们不得不如此。我认为,鼓励学生多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写得行政人员看得懂。如果写的满是统计学术语,他们是看不懂的。因此,在院校研究课上,学生的写作量大,每周都有写作任务。”(B-1)


03

研究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方面,密大的典型经验是“依托多学科,强调研究方法与实践教学”。具体表现有: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培养能“改善教育实践”的人才;在师资队伍上,教师具有多学科背景,实践工作经验丰富;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研究方法和实践性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做中学”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该校一位硕士毕业生在受访时说:“密大院校研究项目所教的,超过了我目前从事院校研究工作所需的技能,让我毕业后有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不仅可以直接从事教育实践工作,也可以今后读博深造。”(C-2)该项目一位骨干教师在受访时则谈到:“该项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好,待遇也高。起步年薪有七八万(美元),晋升到院校研究(办公室)主任,轻易就可拿到六位数的年薪。”(B-2)


对于我国高校如何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密大的上述典型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我国高校设立了近百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是教育学学科门类下布点最多的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有些设置了院校研究方向;有部分高校则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二级学科硕士点设置了院校研究方向。为提高这些硕士点所设院校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质量,我国高校可以参考密大的有关典型经验,优先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首先,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或是跨学科、跨院系联聘师资,或鼓励院校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其次,强化研究方法(尤其是量化方法)的训练,开设依次进阶的研究方法课程,并曾设实操学时及环节,多让学生在“做中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在院校研究实务部门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尽早安排,将之作为必修课来要求。这是因为,让新手尽早、尽可能多地与熟手、能手接触,是促进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培养的有效策略。[22]按美国一位资深院校研究者的说法,“院校研究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工作。学生在课堂上学些技术性方法,或者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代替不了在院校研究办公室的实践实习。”(A-2)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院校研究的发源地美国,目前也没有建立起成熟的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培养方案。而且美国高校的多样性非常突出,其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培养方案是非常多样化的。本研究所涉及的典型个案,其培养方案只是相对比较成熟,其典型经验虽然值得借鉴,但难以被复制,而且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例如,就院校研究工作的需要而言,在专业人员培养中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总学分要求既定、学生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过于强调研究方法的学习,会强化院校研究的技术性,而淡化其应有的战略性。


注释:

①密大院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项目共开设了13门课程,除“法律与高等教育”这门课程以外,其余12门课程都在官网上公布了详细的教学大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213237.html

上一篇:【智库数据】国内高校五年在ESI中的直线上升中的不均衡问题
下一篇:【规划参考】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 —以N大学为案例
收藏 IP: 111.187.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