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研究团队成员参加过、也组织过多次国际会议,每次会前,老师会提醒学生们不要错过最后的压场戏---panel,最好先做些准备,争取能在Panel上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如能引起学术朋友的注意,对其后的研学将大有裨益。
Panel何许物也 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同学总会好奇,什么是panel?
以前常用央视的《实话实说》节目来比喻,专题+嘉宾+听众+主持人,主持人引导思想交锋或文化碰撞;参与者都可争取发言;共同完成一个专题的讨论,而电视观众是受益者。
直观与派生语义.英文单词Panel 的对应于实物的语义是多仪表控制板;在逻辑上加以引申,派生出的语义是“多专家讨论组”,旨在辨明对象的是非黑白或灰度;panel的语义维度丰富,投影到法律上即陪审团,讨论一个人有罪无罪或过错程度;投影到到学术会议上是专题讨论小组,常辩论一个领域未来几年的发展,讨论“XXX向何处去”这样的大问题;
典型的panel常有下列要素: 一组论题、两个观点(或多个观点)和三大主体(几位主辩人或专家,听众和主持人);如果缺失一些元素,称为非典Panel。
百年经典panel 如今,有了一个更好的例子,在电影《建党伟业》中,在五四运动之前的北大图书馆,那一场辩论就是百年难得的典型panel。先看其中的几个要素:
一个论题: 新文化 vs. 旧文化, 辩论主持人:蔡元培,
两个阵营: 正方:新文化三杰: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反方:辜鸿铭;
三大主体:主持人:蔡元培,双方发言人;听众:五四三杰:罗家伦、刘仁静、张国焘等听众数百人(为线索简单,这里不提及演员,请谅)。当年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未见过如此阵仗的panel, 这才真的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有点时空穿越了)。
过程:新文化三杰轮番向 “保守派”辜鸿铭提问,妙语连珠,如胡适的“干不了”,引起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辜鸿铭不惊不咤,不退不让,...
听众可以发言是Panel 的特色(所以提倡今天的年轻人在Panel 上积极发言),五四三杰之一的罗家伦(暂不论人物后来的变化),以晚辈身份向一代偶像的辜鸿铭的提问,质疑孔学之用场问题,这是个有深度,挺难回答的问题。辜的“三三得九”论虽属诡辩,却表现了学贯中西的大师功底,….
这段戏是擅长时空穿越的编剧董哲的艺术创作。考究历史。其人却真有其言,只不过编剧用了些许四维空间的乾坤大挪移功夫,在此意义上,剧本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增加了可看性和故事性,难得。
有哪些精彩的的看点呢?
看历史思潮 通过剧中的几场辩论(Panel),观众感觉了那个年代的历史思潮;
那是一个上下求索的年代,人们在古今中外搜索救国的大道,但却没有今天的百度、谷歌这样的搜索工具以及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工具;那是一个沉渣泛起、鱼龙混杂的时代,军阀们好像注射了权欲的鸡血,走马灯式地登场,但口里喊的也是强国口号;那是一个年轻人想大事、做大事的时代,看那些五四青年,一声口号就能点燃热血;那是一个连大师和哲人都会困惑的年代,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都在苦苦求索,直到十月革命那声炮响才豁然开朗。
看强国的思想奠基. 《荀子.强国篇》说“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小事之至也数,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能积微者速成”。讲的是做大事须从小事做起。影片中基于事实组装的几场Panel,是建党前的思想酝酿和舆论准备工作的缩影。先驱们从文化做起,从思想奠基做起,从宣传群众做起,从培养年青一代做起,台下的那些人才,成了以后各方的精英,那时散布的思想火种,影响了那以后中国的几十年。
看经典人物的多个侧面 在那几场百年经典的panel中,对台上的几个人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历史学家会用长篇专著来分析他们思想的发生发展和转折,革命家会分析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立场(已有很多这方面的评论)。
此外,还有一个较少提到的角度,用今天的职称评定标准,台上的几个人物,以他们的学术造诣,如果申报个院士、会士或博导,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至于说到“大师”,这是个未严格定义的概念,少见有红头文件规定其量化评定标准;说台上的人物都是大师,说台下的听众都是人才,想必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看完故事,感叹求索真理之难、感叹救国之不易,也不禁要感叹,那时的北大,怎么能聚集了那么多的大师,聚集了那么多的人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