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bing8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ngbing800

博文

华冰聊专利:如何放大韩春雨的科研成果效能? 精选

已有 4755 次阅读 2016-5-23 17:02 |个人分类:专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专利保护, 韩春雨, 科研成果效能

华冰聊专利:如何放大韩春雨的科研成果效能?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授等人的文章被《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在国内科研界引起广泛关注,齐声夸赞其取得的成就:认为他做出的研究优于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是我国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打破了外国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更有人因此推断:韩春雨会成为中国继屠呦呦之后的第二个诺贝尔奖得主。

分析韩春雨被广泛关注的原因,除了难得的创新成果以外,还有两大原因:一是河北科技大学是非211非985高校,实验条件艰苦、设备匮乏,科研基金、专业人才均不充裕,但是韩却能在这样的条件取得世人瞩目的科研成绩,刷新了大家的认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韩教授发明的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在医药,农业,畜牧等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科技创新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公众对此寄予了较多的期望。

然而,从韩教授的实验室成果,到成为可以为公众带来就业机会、市场机会、财富机会,还有很长的距离。如何辅助韩教授的成果落地,如何将韩教授的科研成果效能扩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惠及大众,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补救现有知识产权缺陷


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在医药,农业,畜牧等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韩教授申请的专利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具体表现在: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支持;数量少、尚未形成合理的布局;与浙江大学存在专利权权属风险;缺乏整体产业规划,无法全面保护其创新技术等等。因此,韩教授团队急需做的便是寻找专业知识产权保护团队,为其提供专业的布局服务,弥补以上漏洞,避免因为知识产权缺陷而走上屠呦呦的老路。


系统保护后续科研成果


韩教授的科研成果不会因为文章发表而结束,而是会持续有新的科研成果出现。因此,应组建知识产权专项团队或与专业知识产权服务团队合作,与以韩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积极互动,为其提供及时、必要的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的同时,寻求创新技术中可专利点,做好专利挖掘、布局工作,形成专利组合,并做好技术秘密与专利的规划,尽快在基因编辑技术相关领域形成优势专利群,占领技术高地,提升产业价值。


专项资金支持后续研究


针对类似韩教授这样的基础科技成果,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以帮助他们在后继科学研究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为进一步扩大研究成绩提供经济保障。同时,该资金可以为科技成果所需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资金储备,从源头上帮助科技工作者解决好资金短板的问题。


深入研究韩教授的科研成果,争夺下游应用产业优势

韩教授的论文、专利都已经成为公知的技术资源,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深入研究论文、专利里记载的内容,并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及时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专利保护,就有可能在医药、农业、畜牧等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下游应用产业领域形成由中国科技人员占优势的专利群,扩大产业化的优势,占据国际市场高地。

   韩春雨教授是我国若干科研工作者之一,他的成绩给了众多基层科研人员希望。我们可以他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辅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和资金支持,将韩教授等的科研成果效能放大,使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也为“中国创造”增光添彩。

                             

                                         【本文于2016年5月23日在中国科学报第七版-观点刊发】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www.zhiqianip.co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韩春雨事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30980-979232.html

上一篇:华冰聊专利:韩春雨-不要重蹈屠呦呦的覆辙
下一篇:华冰聊专利:小米专利之“有钱就任性”
收藏 IP: 124.65.136.*| 热度|

3 陈南晖 柳林涛 hnw4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