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谈书目选择 精选

已有 6697 次阅读 2010-8-16 06:36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谈书目选择

武夷山

 

黄锦芳博友昨天说:

如果读书是数据处理,那选书可否看成是预处理。如何对数据进行去噪,即挑出有价值的书,而不是盲目跟随大众或商业炒作之风呢?可否请武老师也发篇文章谈谈。谢谢~

这个问题比“如何提高阅读速度”还要难回答,因为,其答案一定随读者所在学科、随读者的治学旨趣(您要做狐狸还是做刺猬?)、随读书动机(为了完成当前课题还是为了构筑知识大厦的地基?)而异,并没有“标准答案”。卑之无甚高论,只是谈一点个人体会。

久病成医,读书多了自会挑选。在上路阶段,不必“盲目跟随大众或商业炒作之风”,但还是有几种类型的人或物是可以跟随的。

第一,认作者品牌。

我碰到过一些同学,他们看书、看论文都不注意作者是谁。这个习惯不好。比如,您用了一种牙膏,觉得很满意,如果您连牙膏的牌子都不记住,那下一次怎么购买同一品牌的牙膏呢?

您总归碰到过自己觉得水平很高的图书或论文作者,千万记住他们的名字。他(她)的另一部书或另一篇论文,应该不会太差。比如,我读过美国物理学家Freeman Dyson的自传的中译本《宇宙波澜》,也读过他的原著Infinite in All Directions(后来有了中译本《全方位的无限》),都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么,等待他的下一本书或新文章吧,您不会失望。

第二,认出版社品牌。

不同出版社形成了出版不同类型读物的传统、经验与实力。若说译著,商务印书馆的最好;若说古籍,中华书局的最好;若说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最值得信赖,如此等等。三联书店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本来一直挺好的,但几年前曾买过该社出的一本译著,编校质量一塌糊涂(我甚至可以判断出来,责任编辑拿到译稿后,未作任何加工,就匆匆付印了),吓得我后来几年不敢买三联的书。

因此,看看您所在专业以往的优秀著作主要是哪几家出版社推出的,就认准这几家出版社好了。

第三,参考高质量书评的意见。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适用于外文书的选择。如果同行的权威专家先于我读了某书,并予以推荐,那听他(她)的话应该没错。NatureScienceAmerican ScientistScientific American等杂志都经常发表高水平的书评,可以跟踪。另外,可以特别注意一下专业期刊(相对于Nature这样的多学科期刊和American Scientist这样的科普期刊而言)上发表的书评,尤其是一次将好几本同类主题的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评论的那种书评。如果书评者对某书有褒有贬,且批评得合情合理,表扬得不浮不虚,那您选这样的书来读,与选择某一篇满纸赞颂的书评所推荐的那本书相比,很可能更加合适。

    据我观察,我国科技期刊刊登书评的极少,刊登比较式书评(一次评多本)的几乎看不到,这是一大缺憾。而我国报纸上的书评,几乎都是说好话,很少听见批评声音。2004年,《中国图书商报 书评周刊》邀请我写一篇《水知道答案》的书评。我对编辑说,我对此书持严厉批评态度,你们愿意登这样的书评吗?对方说,可以。于是,我写了一篇书评,见http://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3412。为此,我还是很佩服《中国图书商报 书评周刊》的。这样的报纸不多。有些报纸的书评专栏还希望得到来自出版社的某些赞助呢,当然是断然不敢发表批评性的书评的。报纸缺钱,这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中国读者(如黄锦芳博主)若想通过中文书评获得较可信赖的信息,希望就不大了。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53449.html

上一篇:科学与技术的深层关系
下一篇:婴儿性早熟:都是奶瓶惹的祸?
收藏 IP: .*| 热度|

28 赵星 孟津 卫军英 阎建民 刘进平 刘红超 曹聪 杨锁强 钟炳 张焱 王修慧 丁甜 任国鹏 刘颖彪 魏瑞斌 刘圣林 严晓文 余昕 王启云 许文婕 马光文 马瑞敏 李泳 许培扬 唐常杰 张少雄 林涛 黄锦芳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