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说了,古文的白话翻译几乎总是负的,更应该做的是“注疏”。今儿说两个有趣的例子。
佛经开头都说,“如是我闻”,不必翻译大家也明白;翻译也无非是“我听说是这样的”,如此而已。其实,它是有来历的,如《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九:“佛将入灭,阿难问云:世尊灭后,诸经之首,当安何语?佛答曰: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为某众等。”
再看一个四字开头:“粤若稽古”——这是《尚书》开头的四个字,大概意思就是“古时候”,或者“根据考察,在那古时候”,也就是《八扇屏》里说的“在想当初”……可这几个字解析起来,却有很多问题:“粤”是《古文尚书》,今文作“曰”。而古文没有“粤”,在金文里即“雩”字……王国维说,“雩、粤、越、曰,古通用”。
而“若”也是可与“越”通用的,两个同义词连读就是“曰若”,是个语首助词,像“夫惟”之类的。所以,“粤若稽古”就是“稽古”,是史官追述古事的引子,与佛家的“如是我闻”差不多。
通过如此咬文嚼字,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几个字眼学到一些文化的历史的和文字的知识,而它们的译文不会增加任何信息。
再看一个洋例子。数学大玩家Martin Gardner为Alice做过详尽的注疏,把文本背后的东西都挖掘出来了——我们说Alice是最有意思的nonsense读物,看了老G的注疏,会对那些意思发生更大的兴趣。还是看开头(镜里世界)——爱丽丝在钻进镜子之前,问她的淘气猫猫:“Do you know what tomorrow is, Kitty?……我看见男孩儿们正在为篝火捡柴呢……明天咱们去看篝火。”
牛津大学基督学院的篝火晚会是11月5日(即Guy Fawkes Day),所以,爱丽丝进镜子的日子是11月4日——后面爱丽丝对王后说她7岁半,所以那是在1859年——真正的爱丽丝小妹妹(Alice Liddell)的生日是1852年5月4日。
Mavis Baitey夫人在一本小册子Alice's Adventures in Oxford (1980)猜想那天是1863年3月10日,牛津为庆祝Wales亲王婚礼举办了篝火和焰火晚会。卡洛尔在日记里说他带爱丽丝去过学校。但老G发现卡洛尔那两天的日记没雪。不过,B夫人的猜想也很有道理,因为英格兰的11月很少下雪,而3月的雪很多。
爱丽丝穿越镜子的主题似乎也是后来才补充的。Alice Liddell有个同名的表妹,她在1932年回忆,当卡洛尔听见别人叫她时,很惊讶:“啊,你就是那另一个爱丽丝呀!”他给小女孩儿一个橘子,拿在右手,然后走到镜子前。问她,镜子里的女孩儿是哪个手拿橘子?小朋友的回答令卡洛尔惊讶:“如果我到了镜子里,橘子还会在我的右手吗?”——这与小爱因斯坦“如果我和光跑得一样快”的问题岂不是一样的伟大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