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如是我闻爱丽丝 精选

已有 7057 次阅读 2013-6-24 09:04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爱丽丝

 

 

上回说了,古文的白话翻译几乎总是负的,更应该做的是“注疏”。今儿说两个有趣的例子。

 

佛经开头都说,“如是我闻”,不必翻译大家也明白;翻译也无非是“我听说是这样的”,如此而已。其实,它是有来历的,如《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九:“佛将入灭,阿难问云:世尊灭后,诸经之首,当安何语?佛答曰: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为某众等。”

 

再看一个四字开头:“粤若稽古”——这是《尚书》开头的四个字,大概意思就是“古时候”,或者“根据考察,在那古时候”,也就是《八扇屏》里说的“在想当初”……可这几个字解析起来,却有很多问题:“粤”是《古文尚书》,今文作“曰”。而古文没有“粤”,在金文里即“雩”字……王国维说,“雩、粤、越、曰,古通用”。

 

而“若”也是可与“越”通用的,两个同义词连读就是“曰若”,是个语首助词,像“夫惟”之类的。所以,“粤若稽古”就是“稽古”,是史官追述古事的引子,与佛家的“如是我闻”差不多。

 

通过如此咬文嚼字,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几个字眼学到一些文化的历史的和文字的知识,而它们的译文不会增加任何信息。

 

再看一个洋例子。数学大玩家Martin GardnerAlice做过详尽的注疏,把文本背后的东西都挖掘出来了——我们说Alice是最有意思的nonsense读物,看了老G的注疏,会对那些意思发生更大的兴趣。还是看开头(镜里世界)——爱丽丝在钻进镜子之前,问她的淘气猫猫:“Do you know what tomorrow is, Kitty?……我看见男孩儿们正在为篝火捡柴呢……明天咱们去看篝火。”

 

牛津大学基督学院的篝火晚会是115(即Guy Fawkes Day),所以,爱丽丝进镜子的日子是114——后面爱丽丝对王后说她7岁半,所以那是在1859年——真正的爱丽丝小妹妹(Alice Liddell的生日是185254

 

Mavis Baitey夫人在一本小册子Alice's Adventures in Oxford (1980)猜想那天是1863310,牛津为庆祝Wales亲王婚礼举办了篝火和焰火晚会。卡洛尔在日记里说他带爱丽丝去过学校。但老G发现卡洛尔那两天的日记没雪。不过,B夫人的猜想也很有道理,因为英格兰的11月很少下雪,而3月的雪很多。

 

爱丽丝穿越镜子的主题似乎也是后来才补充的。Alice Liddell有个同名的表妹,她在1932年回忆,当卡洛尔听见别人叫她时,很惊讶:“啊,你就是那另一个爱丽丝呀!”他给小女孩儿一个橘子,拿在右手,然后走到镜子前。问她,镜子里的女孩儿是哪个手拿橘子?小朋友的回答令卡洛尔惊讶:“如果我到了镜子里,橘子还会在我的右手吗?”——这与小爱因斯坦“如果我和光跑得一样快”的问题岂不是一样的伟大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702199.html

上一篇:红米飘香的地方
下一篇:科学总有无聊的时候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36 应行仁 刘波 张玉秀 陈小润 李学宽 孙学军 武夷山 廖晓琳 张洁 赵宇 田云川 文克玲 吉宗祥 吕乃基 杨正瓴 黄晓磊 曹聪 陈湘明 苏德辰 杨生茂 董全 梅庆 罗帆 钟炳 蔡庆华 鲍海飞 陆俊茜 罗会仟 邢志忠 周华 anran123 luxiaobing12 心静如水 tianxg03 crossludo qqlist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